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28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金 刚石锯片类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刚石锯片,是用于切割非金属材料特别是石材,金刚石锯片作为易耗件,其单位 面积消耗量极大影响加工成本。公知的圆形金刚石锯片包括圆盘形基体及均勻设于基体径 向外侧的若干刀片(刀头)组成,刀片(刀头)含有金刚石磨粒在使用过程中起切割的作 用。为了减少刀片的加工成本,一般沿刀片(刀头)周向开有多个凹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的凹槽有两种,一种是“U”型,另一种俗称钥匙孔型,但是该金刚石锯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 发生凹槽底部开裂甚至刀头根部断裂等不利状况,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加工成本上升,甚至 发生断裂的刀头飞出引起工伤事故。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锯片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金刚 石锯片新型构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由基体和刀头组成,其中基体,为圆盘形,其中心为轴孔;刀头,设于基体径向周侧,且刀头的外沿均勻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方向 基体轴孔延伸,且上述的凹槽为倒三角结构,凹槽由刀头外沿向基体内口径增大。进一步,所述的凹槽侧壁与槽底的夹角为60度,且凹槽口的宽度为凹槽底宽度的一半。进一步,所述的基体上设有同心的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述方案,锯片在切割过程中锯齿受到的应力均勻,降低了槽底 的最大应力值,最大限度的防止凹槽底部开裂现象,从而延长了金刚石锯片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各部件标识1、基体,101、轴孔,102、通孔,2、刀头,2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由基体1和刀头2组成,其中基体 1为圆盘形,其中心为轴孔101;刀头2,设于基体1径向周侧,且刀头2的外沿均勻设有多个凹槽201,所述凹槽沿 径向方向基体1轴孔101延伸,且上述的凹槽为倒三角结构,凹槽由刀头外沿向基体内口径 增大。请参阅图2,所述的凹槽201侧壁与槽底的夹角为60度,且凹槽口的宽度为凹槽底
宽度的一半。请参阅图1,所述的基体1上设有同心的多个通孔102。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述方案,锯片在切割过程中锯齿受到的应力均勻,降低了槽底 的最大应力值,最大限度的防止凹槽底部开裂现象,从而延长了金刚石锯片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 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一种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由基体和刀头组成,其特征在于基体,为圆盘形,其中心为轴孔;刀头,设于基体径向周侧,且刀头的外沿均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方向基体轴孔延伸,且上述的凹槽为倒三角结构,凹槽由刀头外沿向基体内口径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上的凹槽侧 壁与槽底的夹角为60度,且凹槽口的宽度为凹槽底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上设有同心 的多个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刚石锯片新型构造,由基体和刀头组成,基体为圆盘形,其中心为轴孔;刀头设于基体径向周侧,且刀头的外沿均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方向基体轴孔延伸,且上述的凹槽为倒三角结构,凹槽由刀头外沿向基体内口径增大。所述的凹槽侧壁与槽底的夹角为60度,且凹槽口的宽度为凹槽底宽度的一半,所述的基体上设有同心的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述方案,锯片在切割过程中锯齿受到的应力均匀,降低了槽底的最大应力值,最大限度的防止凹槽底部开裂现象,从而延长了金刚石锯片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8D1/04GK201685343SQ2010202222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江文强, 江文清 申请人:泉州市三工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