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89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排水装置,尤其适用于膜结构屋面,设置桅杆的中心下拉点 的雨水排水。
背景技术
随着膜结构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膜结构工程作为 一种建筑体系所具有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形态及膜材本身的性能。恰由于此,用膜 结构可以创造出传统建筑体系无法实现的设计方案。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都可通过立意得 以表达,张拉膜结构的独特外形体现了建筑自身的自然美感。例如上海世博会世博轴及地 下综合体项目,使用的张拉膜总面积近7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张拉索膜体,其 中张拉最大跨距接近百米,最大的一片覆盖3000多平方米。优秀的膜结构设计是功能、结构与外形的有机融合。现有技术中雨水排放主要是 利用雨水管道直接收集排放,雨水斗一般明露,做法比较简单,与优秀的膜结构设计无法匹 配。通常膜结构通过竖向桅杆支撑固定,膜结构和桅杆的连接处(即膜结构下拉点)的雨 水汇集排水需采用雨水斗结合桅杆进行统一设计,以不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膜结构和桅杆连接处排水 的雨水斗,该雨水斗突破了现有产品的形式,简洁,具有大流量排水的功能,并能利用膜结 构下拉点形态,与桅杆结构结合,排水管道暗设,满足建筑物立面设计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为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包括膜结构和支撑 所述膜结构的竖向桅杆,在膜结构和所述桅杆的下部连接处,围绕所述桅杆的外壁设置雨 水斗,所述雨水斗底部与所述桅杆外壁封闭,在所述雨水斗内部的桅杆外壁上设有侧向出 水口,所述侧向出水口靠近所述雨水斗底部设置,在所述桅杆内部设有竖向排水管,连接弯 管无缝连接侧向出水口和竖向排水管。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所述雨水斗内的上部平面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外侧 边与雨水斗的内壁连接,其内侧边与桅杆外壁连接,所述网格板的标高设置在所述雨水斗 的淹没水深以上。设置网格板,可以防止气体混入水流,起到防旋涡,增加雨水斗排水能力 的作用,同时也起了阻截杂物落入雨水斗内的作用。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所述雨水斗内部,挡气隔板设置在所述侧向出水口上部的 桅杆壁上,所述挡气隔板与所述雨水斗的内壁留有间距。如设置网格板,所述挡气隔板应设 置在网格板的下部和侧向出水口上部的桅杆壁区段内。设有挡气隔板,可将雨水冲击水面 引起的气泡挡在主流外,尽可能地减少气泡对水流的影响。基于基本方案的一种优化,所述雨水斗的外壁倾斜角度与所述膜结构下拉点的张 拉角度一致,可使雨水顺利在雨水斗中集水。基于基本方案的一种优化,在所述雨水斗内设置多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通过所述桅杆的中心,两边分别与所述雨水斗的内壁连接,所述侧向出水口为多个,分别设置在被 所述加劲肋分隔的桅杆壁上,分别设有多个竖向排水管和多个连接弯管一一对应侧向出水 口连接。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侧向出水口和与其对应的单个连接弯管和竖向排水管。雨水斗的形状可以为圆锥形等上大下小的形状,斗体的容积大小直接影响排水的 稳定,过大整体庞大,影响美观,过小可能排水系统还没形成满管流,系统的设计排水量瞬 时小于屋面汇水雨量,雨水会溢出雨水斗。所以斗体的容积需根据形成满管流的时间及雨 量确定,同时考虑安全系数和水面波动造成外溢等因素。该雨水斗的淹没水深是根据进口 流速和进口尺寸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所有排水管道暗设情况下,桅杆的中心下拉点的雨水排水 问题。(2)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有效排水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与膜结构下拉点形态一致,与 桅杆完美融合,不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剖面节点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以一个雨水斗设置四个排水口为例,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
。圆锥形雨水斗8围在圆形桅杆1外固定,雨水斗8底部封闭,可直接将雨水斗外壁 与桅杆1接触焊接,也可采用如
图1所示,用底板10将雨水斗底部密封,底板10也可以作 为雨水斗8侧壁钢材整体的弯折部分。四块加劲板2将桅杆和雨水斗均勻等分成4份,每 块加劲肋板通过桅杆的中心,两边分别与雨水斗8内壁连接,每份1/4桅杆圆管壁上开一个 侧向出水口 9,侧向出水口的下边缘与雨水斗的底部齐平或略高于雨水斗底部。在桅杆的内 部的每个1/4扇形区域内,分别设置竖向排水管7,根据竖向排水管7的管径,侧向出水口 9 之间需设置连接弯管6,将侧向出水口 9与竖向排水管7连接起来能使水由水平方向的流向 改为垂直方向,顺竖向排水管排7在桅杆内部排出。沿侧向排水口上边缘,该桅杆段向外侧水平伸出一圈钢板,即为挡气隔板5,该挡 气隔板5与雨水斗内壁间留有间距,使水流能弯延流过。在雨水斗的淹没水深位置处,沿桅 杆外壁设有一圈网格板3,可通过两侧焊接固定网格板3,也可根据
图1所示在雨水斗的内 壁和桅杆外壁的同一安装标高处布置若干支架4,用于搁置网格板3。搁置网格板3的安装 方式可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为了便于工厂化加工,雨水斗8可与桅杆1的连接一段一起加工和进行防腐处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 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可实施性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比如 雨水斗的外形、加劲肋的分隔数、其与桅杆固定方式、气水分离方式、防旋涡装置的形式等。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
4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包括膜结构和支撑所述膜结构的竖向桅杆(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结构和所述桅杆的下部连接处,围绕所述桅杆(1)的外壁设置雨水斗(8),所述雨水斗(8)底部与所述桅杆外壁封闭,在所述雨水斗(8)内部的桅杆外壁上设有侧向出水口(9),所述侧向出水口(9)靠近所述雨水斗(8)底部设置,在所述桅杆(1)内部设有竖向排水管(7),连接弯管(6)无缝连接侧向出水口(9)和竖向排水管(7)。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 斗(8)内的上部平面设有网格板(3),所述网格板(3)的外侧边与所述雨水斗(8)的内壁连 接,其内侧边与桅杆外壁连接,所述网格板(3)的标高设置在所述雨水斗的淹没水深以上。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 斗(8)内部,挡气隔板(5)设置在所述侧向出水口(9)上部的桅杆壁上,所述挡气隔板(5) 与所述雨水斗(8)的内壁留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 斗(8)内部,挡气隔板(5)设置在所述侧向出水口(9)上部和所述网格板(3)下部的桅杆 壁上,所述挡气隔板(5)与所述雨水斗(8)的内壁留有间距。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 的外壁倾斜角度与所述膜结构下拉点的张拉角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 斗(8)内设置多个加劲肋(2),所述加劲肋(2)通过所述桅杆的中心,两边分别与所述雨水 斗的内壁连接,所述侧向出水口(9)为多个,分别设置在被所述加劲肋分隔的桅杆壁上,分 别设有多个竖向排水管(7)和多个连接弯管(6) —一对应侧向出水口(9)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排水领域的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包括膜结构和支撑所述膜结构的竖向桅杆,在膜结构和所述桅杆的下部连接处,围绕所述桅杆的外壁设置雨水斗,所述雨水斗底部与所述桅杆外壁封闭,在所述雨水斗内部的桅杆外壁上设有侧向出水口,所述侧向出水口靠近所述雨水斗底部设置,在所述桅杆内部设有竖向排水管,连接弯管无缝连接侧向出水口和竖向排水管。该雨水斗突破了现有产品的形式,简洁,具有大流量排水的功能,并能利用膜结构下拉点形态,与桅杆结构结合,排水管道暗设,满足建筑物立面设计的需求。
文档编号E04D13/04GK201738509SQ20102027752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孟可, 梁葆春 申请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