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43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刚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锯片,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别耐磨损的金刚石锯片。
背景技术
金刚石锯片通常由基体与刀头组成。基体外缘设置有一圈内含金刚石的刀头。传 统的金刚石锯片,其刀头一般是由合金粉内加一定浓度的金刚石,再采用机械混料的方式, 将两者混合后,装入模具内烧结而成。由于金刚石颗粒与合金粉的比重相差较大,故传统的 金刚石锯片其刀头中的金刚石颗粒分布疏密不均,且金刚石颗粒在刀头的裸露位置也是随 意排布。因而,现有的金刚石锯片存在以下问题(1)当刀头某一部位其金刚石颗粒过于稀 松时,会影响刀头的切割力度;而刀头某一部位的金刚石颗粒过于稠密时,又会导致金刚石 接触面积过大而产生较大的阻力,同时也可造成局部温度过高,致使金刚石碳化,而降低切 割效率。( 金刚石裸露不充分的刀头部位不能有效地参与切削,而金刚石裸露过多的部 位,金刚石会过早地脱落。由此影响了锯片的切割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金刚石颗粒布局科学,且切割效率高、使用寿命 长的金刚石锯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刚石锯片,包括有基体、刀头,刀头内排布有金刚石颗粒, 其设计要点是金刚石颗粒在刀头切削方向呈离心状有序排列,同时可根据需要采取内层稀 疏,外层稠密的排布方式。如此设计的金刚石锯片,金刚石颗粒分布及裸露位置均勻,且每颗金刚石颗粒均 能够随锯片的旋转而依次参与切削。由此解决了现有金刚石锯片因金刚石颗粒分布疏密不 均、裸露部位分配不科学而导致的问题。提高了锯片的切割效率和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C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所示,金刚石锯片由基体1、刀头2构成,刀头1内排 布有金刚石颗粒3,金刚石颗粒3在刀头切削方向呈离心状有序排列。在进行金刚石颗粒 3排布时,可将设有相应定位孔的筛网(即在刀头切削方向有离心状有序排列定位孔的筛 网)放置在合金粉层上,再将金刚石颗粒3布入定位孔后,进行烧结。由此每颗金刚石可随着锯片的旋转而依次参与切削。从而有效提高了金刚石的利用率,并且减小了对被切削材 料的冲击,从而减少了崩边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刀头最好如图3所示,其厚度由多层含有金 刚石颗粒3的合金粉层叠加而成,由此增加了刀头2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由于刀头的磨 损通常是由外向内,因此最好将刀头2外层的金刚石颗粒3排列密度大于内层(2-2) 的排列密度(如图4所示)。由此既可保证刀头良好的切割效率,又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 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金刚石锯片,包括有基体(1)、刀头O),刀头⑵内排布有金刚石颗粒(3),其 特征在于金刚石颗粒(3)在刀头切削方向呈离心状有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2)其外层金刚 石颗粒(3)的排列密度大于内层0-2)的排列密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刚石颗粒布局科学,且切割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金刚石锯片,其包括有基体、刀头,刀头内排布有金刚石颗粒,其设计要点是金刚石颗粒在刀头切削方向呈离心状有序排列,且根据需要采取内层稀疏,外层稠密的排布方式。如此设计的金刚石锯片,金刚石颗粒分布及裸露位置均匀,且每颗金刚石颗粒均可随锯片的旋转依次参与切削,由此解决了现有金刚石锯片因金刚石颗粒分布疏密不均、裸露部位分配不科学而导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锯片的切割效率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8D1/04GK201848929SQ20102054914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素景, 李伟, 李德山, 李春红, 苑兴然, 裴晶, 魏巍 申请人: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