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46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筒液压顶升方法中用到的顶
升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火电厂烟囱钛钢内筒的施工,是火电厂建造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气顶倒装法,如申请号为“93114578. 3”、名称为“整圆等扇形分隔式钢烟囱及其气顶倒装施工法”的发明专利所述。这种方法中施工中重心在烟 上部,要求的机械设备较多,且安装速度慢、危险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其安装速度快、操作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涨圈,涨圈与涨紧装置相连,涨紧装置与径向千斤顶一端相连,径向千斤顶另一端设在槽钢支架上,涨圈下方设有竖向千斤顶。涨圈上方焊接有止滑块。所述径向千斤顶是十个,所述竖向千斤顶是十个。本装置与气顶倒装法施工相比烟@重心始终在下部,具有设备安装速度快、顶升速度快且平稳、便于操作、设备拆卸方便、可多次利用等特点。故本装置施工时工艺流程更为合理,工效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容易控制,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节能环保。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涨圈3,涨圈3与涨紧装置7相连,涨紧装置7与径向千斤顶1 一端相连,径向千斤顶1另一端设在槽钢支架2上, 涨圈3下方设有竖向千斤顶5。所述的涨圈3是高强度橡胶垫片。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千斤顶和竖向千斤顶可为6 10个,最好均为10个。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涨圈3通过螺栓与涨紧装置7相连,用径向液压千斤顶 1将涨圈顶紧,涨圈3依靠摩擦力与钢内筒筒体4连成一体,涨圈3下方对称安置10只竖向液压千斤顶5,提升钢内筒筒体4时,用竖向液压千斤顶5顶升涨圈3,使钢内筒筒体4随之上升即可。上升完毕后,径向液压千斤顶1松开即可使涨圈3脱离钢内筒筒体4。实施例2如图3所示,涨圈3上方焊接有止滑块6。加上止滑块6之后,可进一步加强操作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涨圈(3),其特征在于涨圈(3)与涨紧装置 (7)相连,涨紧装置(7)与径向千斤顶(1) 一端相连,径向千斤顶(1)另一端设在槽钢支架 (2)上,涨圈(3)下方设有竖向千斤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涨圈(3)上方焊接有止滑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千斤顶(1)是十个,所述竖向千斤顶(5)是十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囱钢内筒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涨圈,涨圈与涨紧装置相连,涨紧装置与径向千斤顶一端相连,径向千斤顶另一端设在槽钢支架上,涨圈下方竖向千斤顶。本装置与气顶倒装法施工相比烟囱重心始终在下部,具有设备安装速度快、顶升速度快且平稳、便于操作、设备拆卸方便、可多次利用等特点。故本装置施工时工艺流程更为合理,工效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容易控制,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E04H12/34GK202100046SQ2011201694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卢春亭, 王五奇, 王同生, 王颖, 魏肖琦 申请人: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