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97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25° 60°之间的密实性的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迎合人们生活多样化选择的需求,近几年来,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别致、纷呈多样的坡屋面结构。但往往由于坡屋面的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极易弓I起渗漏。对于设计坡度小于25°的坡屋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骨料下滑力较小,因此可参照有梁板的施工方法安装单层底面模板后进行振捣、浇筑;对于设计坡度大于 60°的坡屋面则可参照剪力墙的施工安装双层模板后进行浇捣。本施工方法适用于通常设计坡度在25° 60°之间的密实性的坡屋面结构。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通常设计坡度在25° 60°之间的密实性的坡屋面结构的结构简单且能保证浇筑质量的导轨结构。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包括铺设在斜坡面上的模板,架设于模板上的梁板钢筋,该梁板钢筋由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双层构成,在梁板钢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与梁板钢筋通过导轨支撑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作为优选,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双层筋网之间增设有支撑马凳筋。作为优选,所述梁板钢筋的板底钢筋与模板通过垫块连接承载。本实用新型针对坡屋面结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易简,切实可行的导轨,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其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取消屋面砂浆找平层,缩短工期,减少机械费、 材料费,降低垂直运输压力和施工成本;避免了屋面砂浆找平层施工时因为结合不牢、基层清理不干净,养护不够而出现的空鼓,裂纹等质量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它包括铺设在斜坡面上的模板1,架设于模板1上的梁板钢筋,该梁板钢筋由板底钢筋21和板面钢筋22双层构成,在梁板钢筋上设置钢筋导轨4,导轨4与梁板钢筋通过导轨支撑5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板底钢筋21和板面钢筋22双层筋网之间增设有支撑马凳筋3。梁板钢筋的板底钢筋21与模板通过垫块6连接承载。现就最佳实施例及其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施工原理是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梁板钢筋后,在梁板钢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与梁板钢筋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在屋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用4米刮尺在导轨土对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板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标高,通过对混凝土平整度、标高等的严格控制,是屋面结构板达到抹灰层的平整要求,取消屋面板找平层的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钢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不小于φ 10,当梁板钢筋> φ 12时,间距不大于IOOOmmX 1000mm,当梁板钢筋< Φ 12时,间距不大于600mmX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2道,且距梁板钢筋末端不大于150mm;2.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3.马凳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点采用点焊,同时在其周边2 3道范围内的上、下层钢筋网也采取点焊,以加强钢筋网整体稳定性。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 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4.导轨采用直径IOmm 二级钢筋,导轨钢筋上表面即为混凝土面,导轨下用钢筋头焊接支撑,钢筋头不得高出导轨面,支撑间距为500 800mm且每根导轨不得少于3个支撑占.
^ w\ j5.屋面梁板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后,由测量工程师测量出屋脊、屋面各阴阳角和水沟内边处得混凝土标高,并在焊工的配合下用钢筋头来标识混凝土面的标高,钢筋头固定在已经绑扎好的梁板钢筋上,钢筋头上必须做好混凝土面标高的标记,标识间距不大于5米,在屋脊端部和阴阳角处均需设置;6.按照标识好的混凝土面标高先焊接屋脊和阴阳角处的钢筋导轨,屋脊导轨和吊模按照标高安装好之后,以屋脊和吊模为控制线来增设大面的导轨(拉线处理),板而导致按3000mm间距设置(不能大于3000mm),导轨下仍用直径IOmm的钢筋,按800— IOOOmm间距采用钢筋头点焊固定,导轨设置完后用板厚来校核导轨是否设置准确,层面板厚120mm, 最大偏差不得超过4mm;7.砼的浇筑应从屋檐处开始,从下往屋脊处施工,并以最高处屋脊线为对称轴,两边对称浇筑砼,其间隔时间要小于砼初凝时间(约3小时)。浇筑砼过程中,屋面工程属于重点工程应安排专职人员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时、移动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要严格按照标高多方向、多点拉线控制砼面标高,保证砼浇筑质量。依靠已经固定好的导轨利用4米刮尺控制混凝土面标高。用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振捣, 振捣完毕后,用刮尺抹平表面。因坡度较大,砼成形较困难,故要求砼坍落度为100-1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包括铺设在斜坡面上的模板,架设于模板上的梁板钢筋,该梁板钢筋由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双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梁板钢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与梁板钢筋通过导轨支撑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双层筋网之间增设有支撑马凳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钢筋的板底钢筋与模板通过垫块连接承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斜坡面现浇混凝土的导轨结构,包括铺设在斜坡面上的模板,架设于模板上的梁板钢筋,该梁板钢筋由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双层构成,在梁板钢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与梁板钢筋通过导轨支撑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本实用新型针对坡屋面结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易简,切实可行的导轨,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其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取消屋面砂浆找平层,缩短工期,减少机械费、材料费,降低垂直运输压力和施工成本;避免了屋面砂浆找平层施工时因为结合不牢、基层清理不干净,养护不够而出现的空鼓,裂纹等质量问题。
文档编号E04D15/07GK202194317SQ20112029720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刘小宜, 李文新, 杨阳, 胡美风, 蓝九元, 邓小华 申请人: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