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石灰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循环石灰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灰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热风循环石灰竖窑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石灰窑,包括炉体、自动上料机、窑顶布料机、窑底自动卸灰机和与窑顶出烟管连通的脱硫除尘器连通管。这种结构的石灰窑炉,存在料位不便控制、炉温不能有效控制、热能综合利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申请号为201020140039. 0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ー种石灰窑竖炉,其仅仅是在窑炉中设置了分料器改进了窑炉出料时的状态,但没有对料位、炉温等进行有效控制。申请号为200710054579. X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ー种阶梯活性石灰竖窑,在燃烧带中设置水平台阶,并在台阶上设置活动推杆,以此推动石灰石的反转,提高了质量。上述石灰窑均没有有效解决料位、炉温控制以及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料位不便控制、炉温不能有效控制、热能综合利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供ー种节能、环保的热风循环石灰窑炉,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热风循环石灰窑炉,包括炉体、自动上料机、窑顶布料机、窑底自动卸灰机、窑顶出烟管,以及与窑顶出烟管连通的脱硫除尘器连通管,窑底自动卸灰机的上面设有锥形炉排;其特征在于,炉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倒锥台形预热室、圆柱体形辐射燃烧室和锥台形石灰冷却室;所述窑顶出烟管内设有排烟温控传感器;所述预热室的上部设有料位器;所述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有台阶状凸起,三个台阶凸起部位上分別设有燃料喷管;所述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燃烧温控传感器;所述锥形炉排的下面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所述石灰冷却室的上部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ロ与炉体外部的引风机的进风ロ连通,引风机的出风ロ通过热气喷管与燃料喷管连通;所述排烟温控传感器、燃烧温控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鼓风机相连的电机连接。所述燃料喷管与喷煤粉机或天然气管道连接。所述炉体上部的预热室周边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上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化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料位不便控制、炉温不能有效控制、热能综合利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I)通过料位器控制进料量,当料位达到预定高度吋,自动上料机将自动停止进料。(2)通过在燃烧室内部设置的凸起以及分别设置的燃料喷管,台阶状凸起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将石灰冷却室的热空气重复引入到燃烧室中,能够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3)通过设置排烟温控传感器以及燃烧温控传感器,能够监测排烟温度和燃烧情况,便于整个エ艺流程的控制。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机的传送带的平面示意图。图中I、自动上料机2、炉体3、预热室4、辐射燃烧室5、燃料喷管6、热气喷管7、燃烧温控传感器8、石灰冷却室9、热风出口 10、引风机11、锥形炉排12 、进风管13、窑底自动卸灰机14、窑顶布料机15、脱硫除尘器连通管16、出烟管17、排烟温控传感器18、料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2、自动上料机I、窑顶布料机14、窑底自动卸灰机13和与窑顶出烟管16连通的脱硫除尘器连通管15,窑底自动卸灰机13的上面设有锥形炉排11 ;炉体2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倒锥台形预热室3、圆柱体型辐射燃烧室4和锥台形石灰冷却室8 ;所述窑顶出烟管16内设排烟温控传感器17 ;所述预热室3的上部设有料位器18 ;所述辐射燃烧室4内壁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有台阶凸起,三个台阶凸起部位上分別设有燃料喷管5 ;所述辐射燃烧室4内壁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燃烧温控传感器7 ;所述锥形炉排11的下面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12,所述石灰冷却室8的上部设有连通炉体外引风机10进风ロ的热风出口 9,引风机10的出风ロ通过热气喷管6与燃料喷管5连通;所述排烟温控传感器17、燃烧温控传感器7分别通过导线与鼓风机相连的电机连接;所述燃料喷管5与喷煤粉机或天然气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预热室3的上部设有料位器18,可自动控制进料量,当料位达到预定高度吋,自动上料机将自动停止进料;在窑顶出烟管内设排烟温控传感器,可随时掌握烟气的排出温度,避免热量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窑顶设置的布料机能够均匀的进行布料,以保证石灰石的充分燃烧,另外,燃烧室的三个凸起能够减缓石灰石的下降速度,适当增加与燃料的混合时间,能够大大提高燃烧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在辐射燃烧室4内壁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燃烧温控传感器7可及时掌握辐射燃烧室4内的煅烧温度,以便对燃烧进行控制;在石灰冷却室8的上部设有连通炉体外引风机10进风ロ的热风出ロ 9,可以将炉内的热气循环使用,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进一歩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外,炉体上部的预热室周边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设有透气孔,能够起到排气防潮的作用。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热风循环石灰竖窑炉,包括炉体、自动上料机、窑顶布料机、窑底自动卸灰机、窑顶出烟管,以及与窑顶出烟管连通的脱硫除尘器连通管,窑底自动卸灰机的上面设有锥形炉排;其特征在于,炉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倒锥台形预热室、圆柱体形辐射燃烧室和锥台形石灰冷却室;所述窑顶出烟管内设有排烟温控传感器;所述预热室的上部设有料位器;所述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有台阶状凸起,三个台阶凸起部位上分別设有燃料喷管;所述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燃烧温控传感器;所述锥形炉排的下面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所述石灰冷却室的上部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ロ与炉体外部的引风机的进风ロ连通,引风机的出风ロ通过热气喷管与燃料喷管连通;所述排烟温控传感器、燃烧温控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鼓风机相连的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循环石灰竖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管与喷煤粉机或天然气管道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热风循环石灰窑炉,包括炉体、锥形炉排、自动上料机、窑顶布料机、窑底自动卸灰机和与窑顶出烟管连通的脱硫除尘器连通管;炉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倒锥台形预热室、圆柱体型辐射燃烧室和锥台形石灰冷却室;窑顶出烟管内设排烟温控传感器;预热室设有料位器;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有安装燃料喷管的台阶凸起;辐射燃烧室内壁的上、下部位设有燃烧温控传感器;锥形炉排的下面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石灰冷却室的上部设有连通引风机进风口的热风出口,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热气喷管与燃料喷管连通;所述控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料位、炉温不便控制,热能综合利用差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C04B2/12GK202390322SQ20112048684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付全德, 付金华 申请人:付全德, 付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