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58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
技术背景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全社会环保节能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外墙保温。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措施实现建筑物外墙保温,能够使建筑物室温及湿度较为稳定,人体舒适度高,并能够保护墙体结构,因此外墙保温技术逐渐成为建筑物外墙保温的发展方向。在重视建筑物外墙保温的同时,人们也同样重视建筑物外墙的装饰效果。目前,常见的用于建筑物外墙保温及装饰的外墙外保温装饰板包括装饰面板和保温板,装饰面板与保温板粘结在一起。施工时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其它粘结材料,将外墙外保温装饰板粘贴在建筑物外墙上。依据采用的方式不同大体分为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 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上外墙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等。以上所述保温系统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下的局限性。I、所述系统环节多,可靠性差各系统采用多种属性的材料,如粘结砂浆、聚苯乙烯泡沫板、金属锚固件、钢丝网、网格布等各种材料防腐性、热膨胀率差异大的材料,使其很容易产生内应力,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系统工序多。每道工序的不足都可能造成重大质量隐患。2、所述系统在完成建筑保温功能要求的同时,未能满足其他性能的要求如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不能彻底解决开裂、渗水甚至脱落的问题,并且与基层的粘结性不高,强度低,保温层与保护层相分离等缺点,再则现有保温系统外粘贴瓷砖、石材,安全性不足。3、所述系统不能够回收再利用,易产生建筑垃圾。4、现行的保温材料最外层是铝箔,内部材料也不是二氧化硅,容易脱落,不适宜用在长江以北地区;并且用在长江以北地区的保温板的防火系数达不到要求。目前,缺少一种能够用于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各种干湿环境,保温效果好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保温效果好,不容易损坏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复合膜内包有二氧化硅板芯。所述玻璃、所述纤维布复合膜最外层为玻璃纤维布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的内层为高阻隔性能复合薄膜。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的各层之间为胶粘接。所述二氧化硅板芯外包裹无纺布。[0015]所述二氧化硅板芯上下两面设置玻璃纤维棉层。所述保温板为长方形。所述保温板为正方形。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使用;二氧化硅吸水性不好,之间孔隙也较小,因此不受外界湿度等影响,也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能够用于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使用,保温性能好,并且防火系数 达到国家标准,解决了目前的行业难题。


图I为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I、-玻璃纤维布复合膜;2、_ 二氧化硅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玻璃纤维布复合膜I内包有二氧化硅板芯2。二氧化硅板芯2有很好的绝热性能,不受湿度影响,因此日后不容易脱落。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I结构最外层为玻璃纤维层,其内层为用于真空绝热板的高阻隔性能复合薄膜,其各层之间为胶粘接。所述各层之间通过胶剂粘接。很明显,除了胶粘接,还有其他方式粘结,本处的胶剂粘结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构成限制。
所述保温板为长方形、正方形。形状当然可以为其他形状,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构成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复合膜(I)内包有二氧化娃板芯(2),外层为玻璃纤维布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I)的内层为高阻隔性能复合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I)的各层之间为胶粘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板芯(2)外包裹无纺布。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板芯(2)上下两面设置玻璃纤维棉层。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长方形。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正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真空超薄绝热保温板。目前的建筑行业用保温板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局限性;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布复合膜内包有二氧化硅板芯。所述玻璃纤维布复合膜最外层为玻璃纤维布层。由于二氧化硅吸水性不好,之间孔隙也较小,因此不受外界湿度等影响,也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适于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使用,保温性能好,并且防火系数达到国家标准,解决了目前的行业难题。
文档编号E04B1/80GK202483004SQ20112051125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建民 申请人:李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