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连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90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梁柱连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亭、展台、桥梁等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框架钢结构的梁柱连接件及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201110114982. 3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成型方法、建筑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立柱插接头、水平支撑接头。该专利虽然具有大大减少螺栓等紧固连接或焊接的连接环节,大大降低了应力过度集中于梁和柱或梁和梁之间的连接位置而使连接位置受力差、连接脆弱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安装效率和抗震功能、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梁柱连接件可大批量标准化事先生产出来等优点。该专利中,为了安装横梁为H型钢或工字形钢,横梁的端部被加工为T字形,增加工序,提高成本;在每个水平支撑接头的侧凸部的顶面并列设有两个 限位凸部,两个限位凸部与其对应的侧凸部形成容置槽,在容置槽的每个侧壁上设有紧固件固定螺纹孔;横梁的T字形端部的水平部(上翼板)直接支撑在限位凸出部的顶面,垂直部(腹板)容置在容置槽内,通过紧固件穿过紧固件固定螺纹孔与横梁的T字形端部的垂直部抵接使横梁与两个限位凸部固定,仅垂直部通过紧固件与两个限位凸部连接固定,连接固定位置少,影响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刚度;而且由于垂直部与容置槽间存在间隙,无法用紧固件将横梁与梁柱连接件完全固定在一起,横梁与梁柱连接件间会有一定间隙的晃动,所以用紧固件固定后还必须点焊固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与其连接的H型或工字型横梁、立柱直接支撑或被直接支撑、横梁端部不需加工直接可连接、横梁端部的腹板和下翼板分别被连接固定的梁柱连接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横梁、立柱、梁柱连接件之间直接相互支撑、横梁端部不需加工直接可与梁柱连接件连接、横梁端部的腹板和下翼板分别与梁柱连接件连接固定的建筑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省力的建筑框架结构的安装方法。一种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立柱插接头,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或工字型横梁、沿水平方向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的梁插接头;梁插接头包括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横梁下翼板的厚度,第一固定部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横梁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还设有抵挡立柱端部的抵挡部。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梁插接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正上方、从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横梁上翼板的厚度。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梁插接头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梁插接头的第一支撑部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可以大大提高梁柱连接件的强度和刚性,梁柱连接件承受很大的力时也不易变形,特别是大大提高第一支撑部的强度和刚性。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梁插接头还包括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竖向加强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与竖向加强部的横向加强部,设置在竖向加强部上、开口为水平方向的避空孔。竖向加强部,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部、第二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横向加强部大大提高第一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使第一固定部承受很大的力时也不易变形,避空孔便于安装固定第一固定部和横梁腹板的紧固件。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梁插接头还包括连接第一固定部的一个侧面与梁柱连接件本体的一个侧面的加强筋。加强筋大大提高第一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且结构简单,安装固定第一固定部和横梁腹板的紧固件方便。·[0011]作为方案一至五的共同改进,立柱插接头包括容置立柱端部的横截面为闭环的容置孔;容置孔部分或全部成型在梁柱连接件本体内。将立柱插入梁柱连接件内,闭环结构将立柱包起来,在立柱受到风力、地震等外力因素晃动时,梁柱连接件不易变形、开裂,提高梁柱连接件的抗震能力和寿命。作为方案一至五的共同改进,立柱为H型或工字型立柱,立柱插接头包括还包括从抵挡部垂直凸设、与立柱的腹板固定、置于容置孔内的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立柱插接头相对两个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立柱翼板的厚度,第三固定部的宽度小于立柱的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立柱端部的腹板与第三固定部连接固定,翼板分别与立柱插接头的侧壁连接固定,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立柱连接固定,紧固件直接可将立柱与梁柱连接件完全固定在一起,不需点焊立柱与梁柱连接件之间也不会晃动,连接非常稳固,连接位置强度和刚性好。作为方案一至五的共同改进,立柱插接头抵挡部为置于立柱插接头内的抵挡筋。抵挡筋在竖直方向的宽度可以较大,不会影响梁柱连接件的成型,避免立柱插接头承受很大的力时立柱抵挡部被立柱冲切变形,可大大提高抵挡部对立柱的支撑效果。建筑框架结构,包括垂直水平面的立柱、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或工字型横梁、梁柱连接件;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立柱插接头,直接支撑横梁、沿水平方向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的梁插接头;梁插接头包括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横梁端部的下翼板置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固定,横梁端部的腹板与第一固定部贴合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作为改进,梁插接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正上方、从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横梁端部的上翼板置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二固定部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除具有申请号为201110114982. 3全部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H型
或工字型横梁端部不需要加工,横梁端部的腹板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下翼板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固定,上翼板与第二固定部连接固定,横梁与梁柱连接件的连接固定方便,减少安装时加工横梁的工序,连接固定位置多,连接节点稳固可靠,连接位置强度和刚性好,可真正实现强节点、弱钢构,也就是说横梁、立柱不需要特别大,就可以使整个框架结构的承受较大的外力,节省材料,降低建筑物自身重量。可用紧固件直接可将横梁与梁柱连接件完全固定在一起,不需点焊立柱与梁柱连接件之间也不会晃动,进一步减少安装工序,节约安装成本。而且在框架结构受到风力、地震等强力外力作用下,在框架结构摇晃时,由于梁、柱与梁柱连接件的连接节点非常牢固,建筑物不容易遭到破坏,大大提高抗震力。建筑框架结构的安装方便,工序少,劳动强度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从另一个方向投影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立体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立体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的立体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立体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8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9的立体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0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1的立体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2的立体示意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3的立体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立体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5的立体示意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6的立体示意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7的立体示意图。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8的立体示意图。[0045]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9的立体示意图。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0的立体示意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1的立体示意图。图33是图32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34是图32的I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梁柱连接件,为底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方向的H型钢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上立柱插接头2,两个直接支 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3、梁插接头4。梁插接头3保留从梁柱连接件本体I侧面水平凸设、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22,置于第一支撑部22正上方、垂直梁柱连接件本体I的侧面水平凸设有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5,设置在第一固定部5的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I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6 ;连接在第一支撑部22和第二固定部6间的竖向加强部7,连接在第一固定部5与竖向加强部7的竖向中间位置的横向加强部8,设置在竖向加强部7上的水平方向的避空孔9。第一固定部5与第一支撑部22之间的竖向距离大于横梁下翼板的厚度,第一固定部5的竖向宽度小于横梁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梁插接头4的结构与梁插接头3的结构相同。相邻的梁插接头3的第一支撑部22与梁插接头4的第一支撑部10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1,相邻的梁插接头3的第二固定部6与梁插接头4的第二固定部11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I。从梁柱连接件本体I的顶面设有凸部25。上立柱插接头2包括成型在凸部25和梁柱连接件本体I内容置立柱端部的容置孔。在容置孔的底部设有抵挡立柱端部的挡板12。上立柱插接头2还包括垂直挡板12、与立柱的腹板固定的第三固定部13,连接第三固定部13的一个侧面16与上立柱插接头2的一个侧面17的加强筋,设置在第三固定部13的侧面16上、靠近第三固定部13的两端的加强筋19、加强筋20。第三固定部13与上立柱插接头2相对内侧面14、内侧面15的距离大于立柱翼板的厚度,第三固定部13的宽度小于立柱的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固定部6的顶面上设有与梁柱连接件本体I连接的加强筋23。在上立柱插接头2与加强筋18连接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避空孔24。在梁柱连接件本体I的底部设有下凸部21。梁柱连接件由砂型模铸造成型。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三个,即梁插接头30、梁插接头31、梁插接头32,梁插接头30、梁插接头31、梁插接头32相互垂直,成T字形。在容置孔33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对应位置水平凸设有两排抵挡立柱端部的断开的抵挡筋34,在容置孔33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抵挡筋35。上立柱插接头包括垂直抵挡筋35、与立柱的腹板固定的第三固定部36,连接第三固定部36的一个侧面39与容置孔33的一个侧面40的加强筋41,设置在第三固定部36的侧面42上、靠近第三固定部36的两端的加强筋43、加强筋44。第三固定部36与容置孔33相对内侧面37、内侧面38的距离大于立柱翼板的厚度,第三固定部36的宽度小于立柱的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在容置孔33与加强筋41连接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避空孔45。实施例3如图4所示,梁柱连接件,为底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50,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上立柱插接头51,四个成十字形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52、梁插接头53、梁插接头54、梁插接头55。梁柱连接件本体50的底面为一平面。上立柱插接头51结构与实施例I中的上立柱插接头结构相同,四个梁插接头的结构与实施例I中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60,下立柱插接头61和上立柱插接头62,两个相互垂直、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63、梁插接头64。在梁柱连接件本体60的顶面和底面对称延伸设有与方形凸部65对称的方形凸部65上立柱插接头62和下立柱插接头61包括成型在方形凸部65和梁柱连接件本体60内容置立柱端部的容置孔66。在容置孔的中间位置设有抵挡立柱端部的挡板67。上立柱插接头62、梁插接头63、梁插接头64的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下立柱插接头61和上立柱插接头62关于其中心位置水平面对称。实施例5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三个,即梁插接头70、梁插接头71、梁插接头72,梁插接头70、梁插接头71、梁插接头72相互垂直,成T字形。实施例6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四个,即梁插接头75、梁插接头76、梁插接头77、梁插接头78,梁插接头75、梁插接头76、梁插接头77、梁插接头78相互垂直,成十字形。实施例7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梁插接头与立柱插接头中间位置与水平方向成45°方向凸设有用来连接对角位置的梁柱连接件的加强插接头80、加强插接头81、加强插接头82、加强插接头85。加强插接头80、加强插接头81、加强插接头82、加强插接头85的结构与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实施例8如图9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90,一个下立柱插接头91,一个梁插接头92,一个顶层斜上插接头93。下立柱插接头91、梁插接头92的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在梁柱连接件本体90设有斜向上的弯折部94。顶层斜上插接头93垂直弯折部94的端面斜向上凸设。顶层斜上插接头93的结构与梁插接头92的结构相同。实施例9如图10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00,一个下立柱插接头101,一个梁插接头102,两个关于顶层梁柱连接件中心对称的顶层斜下插接头103、顶层斜下插接头104。下立柱插接头101、梁插接头102的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00上设有两个关于顶层梁柱连接件本体中心对称、朝下的抵挡顶梁端面的顶梁端面抵挡面105。每个顶层斜下插接头垂直顶梁端面抵挡面105向下凸设,其结构与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实施例10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二个,即梁插接头106、梁插接头107,梁插接头106、梁插接头107成一字形,对称分布在顶层斜下插接头的两侧。实施例11如图12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10,一个下立柱插接头111,一个梁插接头112,一个顶层斜下支撑接头113。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10的一侧设有斜向下的凸出部114。顶层斜下支撑接头113垂直凸出部114的端面向下凸设。下立柱插接头111、梁插接头112与实施例4相同。顶层斜下支撑接头113的结构与梁插接头112的结构相同。实施例12如图13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20,下立柱插接头121,两个相互垂直、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122、梁插接头123。下立柱插接头121的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下立柱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梁插接头122、梁插接头123与实施例4中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20背离梁插接头122的外侧面124上凸设有独立的水槽支撑部125,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20背离梁插接头123的外侧面126上凸设有独立的水槽支撑部127,在水槽支撑部125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120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抵挡部128,在水槽支撑部127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120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抵挡部129。实施例13如图14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30,下立柱插接头131,挡墙立柱插接头132,三个相互垂直成T字形、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133、梁插接头134、梁插接头135。下立柱插接头131的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下立柱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梁插接头133、梁插接头134、梁插接头135与实施例4中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挡墙立柱立柱插接头132与下立柱插接头131关于其中心位置的水平面对称。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30背离梁插接头134的外侧面136上凸设有独立的水槽支撑部137,在水槽支撑部137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130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抵挡部138。实施例14如图15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140,下立柱插接头141,挡墙立柱插接头142,两个相互垂直成、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143、梁插接头144。下立柱插接头141的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下立柱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梁插接头143、梁插接头144与实施例4中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挡墙立柱立柱插接头142与下立柱插接头141关于其中心位置的水平面对称。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40背离梁插接头143的外侧面145、背离梁插接头梁插接头144的两个相邻的外侧面146上凸设有连成一体的水槽支撑部147,在水槽支撑部147远离梁插接头143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抵挡部148,在水槽支撑部147远离梁插接头144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抵挡部149,在水槽支撑部147上设有下水通孔150。实施例15如图16所示,与实施例14不同的是,在水槽支撑部160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161的转角位置竖直向上凸设有凸出部162,在凸出部162相邻的两侧凸设有挡墙梁插接头163、挡墙梁插接头164,在凸出部162的内设有挡墙立柱插接头165。挡墙梁插接头163与梁插接头166平行且朝向相同,挡墙梁插接头164与梁插接头167平行且朝向相同。挡墙立柱插接头165与实施例4的上立柱插接头结构相同。挡墙梁插接头163包括从凸出部162水平凸设的与H型钢挡梁的腹板固定的竖向的固定部168,位于固定部168上方从凸出 部162水平凸设的与H型钢挡梁的上翼板固定的水平方向的固定部169,连接固定部169与水槽支撑部160的竖向的加强部170,连接加强部170与固定部168的水平方向的加强部171。挡墙梁插接头164的结构与挡墙梁插接头163的结构相同。实施例16如图17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从背离梁插接头180的外侧面181水平凸设的一个连接梁插接头182 ;连接梁插接头182为从外侧面181沿水平方 向延伸的方管形凸部。实施例17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一个连接梁插接头190。在梁柱连接件本体191背离梁插接头192的外侧面上斜向下设有凸出部193。连接梁插接头190直凸出部193的底面斜向下凸设。连接梁插接头190与梁插接头192的结构相同。实施例18如图19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一个连接梁插接头200。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01不设有梁插接头相邻的两个外侧面202、外侧面203的转角位置斜向下设有凸出部204。连接梁插接头200垂直凸出部204的底面斜向下凸设。连接梁插接头200与梁插接头205的结构相同。实施例19如图20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210,下立柱插接头211,两个相互垂直、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212、梁插接头213。下立柱插接头211与实施例4的下立柱插接头结构相同。梁插接头212、梁插接头213与实施例4的梁插接头结构相同。实施例20如图21所示,与实施例19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三个,即梁插接头215、梁插接头216、梁插接头217,梁插接头215、梁插接头216、梁插接头217相互垂直,成T字形。实施例21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19不同的是,梁插接头为四个,即梁插接头220、梁插接头221、梁插接头222、梁插接头223,梁插接头220、梁插接头221、梁插接头222、梁插接头223相互垂直,成十字形。实施例22如图23所示,与实施例19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与梁柱连接件本体235 —体成型的、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35背离梁插接头236、梁插接头237的两个相邻外侧面的转角位置设有斜向下再竖直向下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235的连接臂238,在连接臂238的竖直端部239的两侧均设有边梁插接头240、边梁插接头241,边梁插接头240与梁插接头236同向且平行,边梁插接头241与梁插接头237同向且平行。边梁插接头240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36结构相同。边梁插接头241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37结构相同。实施例23 如图24所示,与实施例19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与梁柱连接件本体245 —体成型的、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45背离梁插接头246的一个外侧面上设有斜向下再竖直向下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245的连接臂247,在连接臂247的竖直端部248的一侧设有边梁插接头249,边梁插接头249与梁插接250的同向且平行。边梁插接头250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46结构相同。实施例24如图25所示,与实施例20不同的是,梁柱连接件还包括与梁柱连接件本体263一体成型的、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63背离梁插接头264的外侧面上水平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263的连接臂265,在靠近连接臂265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边梁插接头266、边梁插接头267,边梁插接头266与梁插接头268同向且平行,边梁插接头267与梁插接头269同向且平行。边梁插接头266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68的结构相同,边梁插接头267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69的结构相同。实施例25如图26所示,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271,一个上立柱插接头272,一个下立柱插接头273,设置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71相背两侧的两个关于梁柱连接件本体271中心对称的梁插接头274、梁插接头275,与垂直梁插接头274垂直的梁柱连接件本体相背的两个侧面上水平凸设有安装天车导轨的天车导轨支撑接头276、天车导轨支撑接头277。上立柱插接头272的结构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上立柱插接头的结构相同,下立柱插接头273结构与实施例4的下立柱插接头的结构相同。梁插接头274、梁插接头275的结构与实施例4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天车导轨支撑接头276包括从梁柱连接件本体271 一侧水平凸出的凸部278,在凸部278的下方设有斜面279,凸部278的顶面280为支撑横梁水平面,在凸部278的顶面280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27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部281。凸部278凸设梁柱连接件本体271的方向与为天车导轨的横梁垂直。限位凸部281与为天车导轨的横梁平行。天车导轨支撑接头277与天车导轨支撑接头276关于其中心位置的竖直面对称。实施例26如图27所示,梁柱连接件,为中间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281,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方向的H型钢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上立柱插接头282,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方向的H型钢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下立柱插接头283,四个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284、梁插接头285、梁插接头286、梁插接头287。梁插接头284包括从梁柱连接件本体281的侧面水平凸设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288,置于第一支撑部288正上方、垂直梁柱连接件本体281的侧面、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289,置于第一固定部289的正上方、垂直梁柱连接件本体281侧面延伸设有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290,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一个侧面上、与梁柱连接件本体281的侧面连接的加强筋291。第一固定部289与第一支撑部288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梁翼板的厚度,第一固定部289的宽度小于横梁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梁插接头285、梁插接头286、梁插接头287的结构与梁插接头284的结构相同。相邻的梁插接头的第一支撑部288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281,相邻的梁插接头的第二固定部290通过圆弧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281。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81内设有抵挡H型钢上立柱和下立柱端部的挡板292。上立柱插接头282和下立柱插接头283成型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81内并被挡板292隔开。上立柱插接头包括成型在梁柱连接件本体281内与上立柱的外周配合的方形凹腔293,垂直挡 板292的顶面延伸设有与立柱的腹板固定的第三固定部294,连接第三固定部294的一个侧面295与上立柱插接头282的一个侧面296的加强筋297,连接挡板292顶面和第三固定部294的侧面298、并靠近第三固定部294的两端的加强筋299、加强筋300。第三固定部294与上立柱插接头282相对内侧面301、内侧面302的距离大于立柱翼板的厚度,第三固定部294的宽度小于立柱的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在挡板292上设有减少梁柱连接件重量的通孔303、通孔304、通孔305。实施例27如图28所示,梁柱连接件,为中间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311,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方向的H型钢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上立柱插接头312,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方向的H型钢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下立柱插接头313,三个成T字形、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314、梁插接头315、梁插接头316。梁插接头314、梁插接头315、梁插接头316的结构与实施例4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相邻的梁插接头的第一支撑部317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311,相邻的梁插接头的第二固定部318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311。上立柱插接头312和下立柱插接头313包括成型在梁柱连接件本体311内与上立柱和下立柱的外周配合的方形方通孔319。在方通孔319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置于同一水平面、抵挡H型钢上立柱和下立柱端部的抵挡筋320。实施例28如图29所示,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在梁柱连接件本体330的上方和下方对称设有圆柱形凸部331。上立柱插接头333和下立柱插接头334包括成型在圆柱形凸部331和梁柱连接件本330内的圆通孔335。在圆通孔335内设有抵挡上立柱和下立柱端部的挡板(未示出)。实施例29如图30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341,一个下立柱插接头342,三个成T字形的梁插接头343、梁插接头344、梁插接头345,一个顶层斜上插接头346。下立柱插接头342、梁插接头343的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在梁插接头344的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341斜向上设有弯折部347。顶层斜上插接头346垂直弯折部347的端面斜向上凸设。顶层斜上插接头346的结构与梁插接头343的结构相同。在梁柱连接件本体341背离梁插接头344的外侧面上凸设有水槽支撑部348,在水槽支撑部348远离梁柱连接件本体341的一侧竖直向上凸设有凸出部349,在凸出部349相背的两侧凸设有挡墙梁插接头350、挡墙梁插接头351,在凸出部349的内设有挡墙立柱插接头352。挡墙梁插接头350与梁插接头343平行且朝向、结构相同,挡墙梁插接头351与梁插接头345、结构平行且朝向相同。挡墙立柱插接头352与实施例4的上立柱插接头结构相同。实施例30如图31所示,梁柱连接件,为顶层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八角形的梁柱连接件本体361,一个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上端端部插接固定的下立柱插接头(未示出),分别分布在梁柱连接件本体361相隔的两个侧面上、四个成十字形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横梁、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的梁插接头362、梁插接头363、梁插接头364、梁插接头365。下立柱插接头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下立柱插接头结构相同,梁插接头的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梁柱连接件本体361不设有梁插接头的四个面上的加强插接头366、加强插接头367、加强插接头368、加强插接头369。加强插接头366、加强插接头367、加强插接头368、加强插接头369的结构与的梁插接头的结构相同。实施例30如图32至图33所示,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沿矩形的四个对角位置按逆时针分布且两两对称的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底层梁柱连接件401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关于其中心位置的水平面对称。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分别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关于其中心位置的水平面一一对称。还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H型钢横梁404。横梁404 —端的端部的下翼板405置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第一支撑部406与第一固定部407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08与第一支撑部406连接固定,腹板409通过紧固件410与第一固定部407连接固定,上翼板411置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第一固定部407与第二固定部412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13与第二固定部412连接固定;横梁404另一端的端部的下翼板405置于底层梁柱连接件401的第一支撑部414与第一固定部(未示出)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16与第一支撑部414连接固定,腹板409通过紧固件未示出与第一固定部(未示出)连接固定,上翼板411置于底层梁柱连接件401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418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19与第二固定部418连接固定。还包括用同样的方法将两端分别安装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H型钢横梁420,两端分别安装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H型钢横梁421,两端分别安装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H型钢横梁422。还包括插接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头的上立柱插接头上的立柱423。立柱423下端端面支撑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挡板424上,左翼板425置于第三固定部426和方容置孔427的左侧面之间并通过紧固件(未示出)与方容置孔427的左侧连接固定,右翼板430置于第三固定部426和方容置孔427的右侧面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29与方容置孔427的右侧连接固定,腹板(未示出)通过紧固件(未示出)与第三固定部(未示出)连接固定;还包括用同样的方法插接固定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的上立柱插接头上的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还包括下立柱插接头分别插接固定在立柱423、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的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梁柱连接件434的结构与实施例20相同。梁柱连接件435与梁柱连接件434关于其中心位置的水平面对称。梁柱连接件437、梁柱连接件436分别与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关于其连线中心位置的水平面--对称。·还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横梁438,两端分别安装在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横梁439,两端分别安装在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横梁440,两端分别安装在梁柱连接件437、梁柱连接件434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横梁441。安装方法包括安装底层梁柱连接件将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固定在底面设定位置。安装横梁将横梁404的一端部插入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梁插接头,将横梁404的另一端部插入底层梁柱连接件401的梁插接头;横梁404 —端端部的下翼板405插入第一支撑部406与第一固定部407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08与第一支撑部406连接固定,腹板409贴合第一固定部407并通过紧固件410与第一固定部407连接固定,上翼板411插入第一固定部407与第二固定部412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13与第二固定部412连接固定;横梁404另一端端部的下翼板405插入第一支撑部414与第一固定部(未示出)间并通过紧固件416与第一支撑部414连接固定,腹板409贴合第一固定部并通过紧固件(未示出)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上翼板411插入第一固定部415与第二固定部418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19与第二固定部418连接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将H型钢横梁420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将H型钢横梁421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将H型钢横梁42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安装立柱将H型钢立柱423插接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头的上立柱插接头上;立柱423下端端面支撑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的挡板424上,左翼板425插入第三固定部426和方容置孔427的左侧面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28与方容置孔427的左侧连接固定,右翼板插入第三固定部426和方容置孔427的右侧面之间并通过紧固件429与方容置孔427的右侧连接固定,腹板430与第三固定部426贴合通过紧固件431与第三固定部426连接固定;还包括用同样的方法插接固定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的上立柱插接头上的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安装中间层连接件将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的下立柱插接头分别插接固定在立柱423、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上。安装横梁将横梁438两端分别插接固定在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将横梁439两端分别插接固定在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将横梁440两端分别插接固定在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将横梁441两端分别插接固定在梁柱连接件437、梁柱连接件434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的。实施例32如图32至图33所示,建筑框架结构,与实施例30不同的是, H型钢横梁404两端分别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的相对的梁插接头插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H型钢横梁420的两端分别与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相对的梁插接头插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H型钢横梁421的两端分别与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相对的梁插接头插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H型钢横梁4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底层梁柱连接件403、底层梁柱连接件400相对的梁插接头插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立柱423、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的下端分别与底层梁柱连接件400底层梁柱连接件401、底层梁柱连接件402、底层梁柱连接件403的上立柱插接头插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的下立柱插接头分别插接连接在立柱423、立柱431、立柱432、立柱433上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横梁438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在梁柱连接件434、梁柱连接件435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并通过焊接固定,横梁439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在梁柱连接件435、梁柱连接件436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并通过焊接固定,横梁440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在梁柱连接件436、梁柱连接件437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并通过焊接固定,横梁441两端分别插接连接在梁柱连接件437、梁柱连接件434相对的两个梁插接头上并通过焊接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立柱插接头,直接支撑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或工字型横梁、沿水平方向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的梁插接头;梁插接头包括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横梁下翼板的厚度,第一固定部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横梁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还设有抵挡立柱端部的抵挡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梁插接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正上方、从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横梁上翼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梁插接头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梁插接头的第一支撑部连接在一起并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梁插接头还包括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竖向加强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与竖向加强部的横向加强部,设置在竖向加强部上、开口为水平方向的避空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梁插接头还包括连接第一固定部的一个侧面与梁柱连接件本体的一个侧面的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立柱插接头包括容置立柱端部的横截面为闭环的容置孔;容置孔部分或全部成型在梁柱连接件本体内。
7.如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立柱为H型或工字型立柱,立柱插接头包括还包括从抵挡部垂直凸设、与立柱的腹板固定、置于容置孔内的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立柱插接头相对两个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立柱翼板的厚度,第三固定部的宽度小于立柱的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立柱插接头抵挡部为直于立柱插接头内的抵挡筋。
9.建筑框架结构,包括垂直水平面的立柱、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或工字型横梁、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需与垂直水平面的立柱端部插接固定的立柱插接头,直接支撑横梁、沿水平方向凸出梁柱连接件本体的梁插接头;梁插接头包括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横梁端部的下翼板置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固定,横梁端部的腹板与第一固定部贴合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插接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正上方、从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上翼板配合并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横梁端部的上翼板置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与第二固定部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梁柱连接件、框架结构,梁柱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梁柱连接件本体,立柱插接头,梁插接头;梁插接头包括直接支撑横梁下翼板的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正上方、沿梁柱连接件本体侧面水平凸设、与横梁的腹板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横梁下翼板的厚度,第一固定部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横梁两翼板相对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还设有抵挡立柱端部的抵挡部;优点是H型或工字型横梁端部不需要加工,连接固定位置多,连接节点稳固可靠,连接位置强度和刚性好;建筑框架结构的安装方便,工序少,劳动强度低。
文档编号E04B1/58GK202627209SQ2011205763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何晓虹 申请人:何晓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