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7499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其表面有一层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所述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厚度为125nm,粒径为10-15nm,孔隙率为61%,接触角为30°-35°。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基础溶液配制;震荡处理;过滤、回流与陈化。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最高透过率为95.3%。我们通过对可见光透过率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传统的溶液配制过程采用搅拌混合的方法,新方法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机促进分子间的交互反应,有效降低了镀膜液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过对可见光透过率的提高可以改善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传统的溶液配制过程采用搅拌混合的方法,因此其所镀膜的玻璃的透光率一直达不到需求,影响了太阳能的利用。
[0003]文中部分词组含义如下:
[0004]TEOS (正硅酸乙酯);Hcl (盐酸);KH560 (硅烷偶联剂)。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制备方便,通过增透膜的镀制实现光伏玻璃的高透过率,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及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0006]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其表面有一层多孔氧化娃减反射膜。
[0007]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厚度为125nm,粒径为10-15nm,孔隙率为61%,接触角为30° -35。。
[0008]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0009]?基础溶液配制:正娃酸乙酯314.5g, lmol/L盐酸1.5ml,去离子水182g,配置成A液;硅烷偶联剂2.5g,去离子水120g,配置成B液;
[0010]?震荡处理:A, B液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30分钟;加入丙三醇试剂Ilg至A液,加入后超声波震汤10分钟;震汤完成后加入酒精560g至A液,震汤五分钟后,A, B混合震汤10分钟; [0011]?过滤、回流与陈化:用22um的过滤膜滤掉反应产生的沉积物,60°C环境下回流3小时除去氨水,溶液在180°C环境下静置陈化24小时后进行镀膜。如上任意所述的高透光性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基础溶液配制:正娃酸乙酯314.5g, lmol/L盐酸1.5ml,去离子水182g,配置成A液;硅烷偶联剂2.5g,去离子水120g,配置成B液;
[0013]?震荡处理:A, B液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30分钟;加入丙三醇试剂I Ig至A液,加入后超声波震汤10分钟;震汤完成后加入酒精560g至A液,震汤五分钟后,A, B混合震汤10分钟;
[0014]?过滤、回流与陈化:用22um的过滤膜滤掉反应产生的沉积物,60°C环境下回流3小时除去氨水,溶液在180°C环境下静置陈化24小时后进行镀膜;
[0015]?固化和钢化:镀膜完成后,通过150°C的固化,固化完成后,光伏玻璃通过钢化炉进行再次固化,钢化温度为分为4段,每段固化时间为20S,各段的温度分别为680°C,690 °C,690 °C,695 °C。
[0016]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最高透过率为95.3%。我们通过对可见光透过率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传统的溶液配制过程采用搅拌混合的方法,新方法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机促进分子间的交互反应,有效降低了镀膜液生产周期,提闻了生广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简单来说,本发明可以如下实现;
[0019]通过调整正硅酸乙酯,催化剂(氨水),丙三醇,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配比和反应顺序完成氧化硅薄膜的配制过程。通过辊涂法,将溶液均匀的镀制在光伏玻璃上。辊涂镀膜机主要由35-40H硬度的聚氨酯胶辊和镀铬的电镀辊组成,光伏玻璃以一定的速度进入顺时针转动的胶辊,用电镀辊与胶辊的间隙来控制液体涂覆流量,在玻璃表面镀制厚度为125nm,粒径为10_15nm,孔隙率为61%,接触角为30° -35°的氧化硅薄膜。
[0020]所述多孔氧化膜为蜂窝状氧化硅膜。
[0021]与已有的氧化硅薄膜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从反应过程和使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使得减反射膜的应用能够产业化市场化。 [0022]具体来说,本发明可以如下实现;
[0023]标准配制过程如下:
[0024]TEOS 314.5g,HcI 25 滴,总剂量为 lmol/L 盐酸 1.5ml,H20182g,配置成 A 液;KH560(硅烷偶联剂)2.5g,H20120g,配置成B液;
[0025]A, B液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30分钟;
[0026]加入丙三醇试剂Ilg至A液(现象:溶液呈现乳白色),加入后超声波震荡10分钟;震荡完成后加入酒精560g至A液,震荡五分钟后,A,B混合震荡10分钟;用22um的过滤膜滤掉反应产生的沉积物,回流3小时出去氨水,溶液在180°C环境下静置陈化24小时后进行镀膜。镀膜完成后,通过150°C的固化,固化完成后,光伏玻璃通过钢化炉进行再次固化,钢化温度为分为4段,每段固化时间为20S,各段的温度分别为680°C,690°C,690°C,695°C。
[0027]实验结果如下:光伏玻璃原片透过率为91.5,镀膜玻璃钢化后透过率均匀95.02,最闻95.15.透过率提闻达3.5%以上。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其表面有一层多孔氧化娃减反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厚度为125nm,粒径为10_15nm,孔隙率为61%,接触角为30° -35°。
3.多孔氧化硅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基础溶液配制:正硅酸乙酯314.5g,lmol/L盐酸1.5ml,去离子水182g,配置成A液;硅烷偶联剂2.5g,去离子水120g,配置成B液; ?震荡处理:A, B液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30分钟;加入丙三醇试剂I Ig至A液,加入后超声波震荡10分钟;震荡完成后加入酒精560g至A液,震荡五分钟后,A,B混合震荡10分钟; ?过滤、回流与陈化:用22um的过滤膜滤掉反应产生的沉积物,60°C环境下回流3小时除去氨水,溶液在180°C环境下静置陈化24小时后进行镀膜。
4.如权利要求1-2任意所述的高透光性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础溶液配制:正硅酸乙酯314.5g,lmol/L盐酸1.51111,去离子水1828,配置成4液;硅烷偶联剂2.5g,去离子水120g,配置成B液; ?震荡处理:A, B液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30分钟;加入丙三醇试剂I Ig至A液,加入后超声波震荡10分钟;震荡完成后加入酒精560g至A液,震荡五分钟后,A,B混合震荡10分钟; ?过滤、回流与陈化:用22um的过滤膜滤掉反应产生的沉积物,60°C环境下回流3小时除去氨水,溶液在180°C环境下静置陈化24小时后进行镀膜; ?固化和钢化:镀膜完成后,通过150°C的固化,固化完成后,光伏玻璃通过钢化炉进行再次固化,钢化温度为分为4段,每段固化时间为20S,各段的温度分别为680°C,690 °C,690 °C,695 °C。
【文档编号】C03C17/25GK103771723SQ20121040209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陈五奎, 雷晓全, 王斌 申请人:陕西拓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