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

文档序号:18752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的成孔方法,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所述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是在现浇混凝土内预埋钢管或其他材料的制作而成的管状内模,在内模表面涂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抽出内模形成预制空心构件。本发明可提高预制空心构件成孔方便性、提高孔洞质量和预制构件质量。
【专利说明】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的成孔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在工厂里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自重小,运输安装方便,应用非常广泛。
[0003]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一般用作楼板等水平受力构件,也有用作多层建筑的竖向受力构件。
[0004]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有技术将预制空心构件的孔洞内浇筑混凝土用作竖向受力构件,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用于高层建筑,拓宽了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的应用范围,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0005]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的孔洞一般采用抽管法制作而成,即在混凝土内设置用于制作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尚未全部结硬之前,抽出内模形成孔洞。采用这种方法,抽管过早易损伤孔洞周围混凝土、成孔质量不好;抽管延迟则难度大,也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施工难度较大。而且抽出内模时,混凝土尚未全部硬化,制成后的孔洞表面混凝土较光滑,影响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间的结合,不利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受力性能。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便性、提高孔洞质量和预制构件质量。
[0007]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0008](I)在生产场地上,制备由底模,顶模,侧模组成的外模系统和多根用于制作孔洞的内模,其中外模上开有与内模形状尺寸相同的孔。
[0009](2)在用于制作孔洞的内模表面涂抹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
[0010](3)将侧模、顶模和底模组合在一起,布置钢筋网,布置涂有混凝土表面缓凝剂的内模,内模穿过外模的孔。
[0011](4)在侧模、顶模和底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0012](5)在与内模表面的混凝土表面缓凝剂接触的混凝土尚未凝结时抽出内模形成孔洞。
[0013](6)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拆除底模,顶模,侧模,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0014]为了在孔洞表面形成混凝土粗糙面,所述步骤(5)中,在抽出内模形成孔洞后,用水冲刷去除孔洞表面未凝固的混凝土。
[0015]所述内模横截面依据预制构件孔洞形状可为圆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
[0016]所述内模为金属管内模,例如钢管内模。[0017]所述内模为橡胶内模。
[0018]所述内模为纤维增强材料(FRP)内模或其他材料内模。
[0019]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内模表面涂抹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可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2-3天甚至更长,因此当预制板其他部位混凝土达到较高强度时,与内模接触的混凝土仍未凝结,方便抽出内模,不影响孔洞周围混凝土质量。
[0020]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1](I)成孔方便。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内模表面涂抹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齐U,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达2-3天甚至更长,因此当预制板其他部位混凝土达到较高强度时,内模周围一定厚度范围内混凝土仍未凝结,抽出内模形成孔洞比较方便。
[0022](2)孔洞周围混凝土质量高。在抽出内模时,与内模表面接触的混凝土尚未凝结,预制构件其他部分的混凝土已达到较高强度,抽孔不会影响孔洞周围混凝土质量。
[0023](3)孔洞表面为粗糙面,提高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性能。抽出内模后,如果用水冲刷去未凝结混凝土,可得到露出骨料的粗糙面,大大提高孔洞内后浇混凝土形成的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受力性能。
[0024](4)可制作各种孔洞。可制作各种截面形状孔洞,例如圆形、矩形、多边形,甚至异形形状;可制作纵向孔洞、横向孔洞、纵横向交错孔洞;可制作贯通孔洞或不贯通孔洞等。
[0025](5)可以制作大开孔率的预制构件。
[0026]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制作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混凝土平板、T形墙柱、L形墙柱、十字形墙柱、槽形板以及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等类型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当上述构件内部设置孔洞时,可采用本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预制空心构件的示意图——以开有圆形贯穿孔洞的预制平板为例。
[0028]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预制空心构件的示意图——以开有圆形不贯穿孔洞的预制平板为例。
[0029]附图1和2中,I为底模,2为侧模,3为顶模,上面开有孔洞,4为用于制作孔洞的钢管内模,5为内模表面涂抹的混凝土表面缓凝剂,6为顶模上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1](I)如图1、图2所示,在预制板生产场地上,采用底模1,侧模2,顶模3组成的外模系统和多根用于制作孔洞的钢管内模4作模板,其中顶模上开有与内模形状尺寸相同的孔6。
[0032](2)在用于制作孔洞的钢管内模4表面涂抹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5。
[0033](3)将底模1、侧模2和顶模3组合在一起,布置钢筋网(图中未示出),布置涂有混凝土表面缓凝剂5的钢管内模4,钢管内模穿过两侧顶模3的孔6。
[0034](4)在底模1、侧模2和顶模3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图中未示出)。[0035](5)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抽出钢管内模4形成孔洞(图中未示出)。
[0036](6)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拆除底模,顶模,侧模,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图中未示出)。
[0037]为了在孔洞表面形成混凝土粗糙面,所述步骤(5)中,在抽出内模形成孔洞后,用水冲刷去除孔洞表面未凝固的混凝土。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该方法在现浇混凝土内预埋管形内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抽出内模形成预制空心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表面涂有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具体步骤包括: (1)在生产场地上,制备由底模,顶模,侧模组成的外模系统和多根用于制作孔洞的内模,其中外模上开有与内模形状尺寸相同的孔; (2)在用于制作孔洞的内模表面涂抹一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 (3)将侧模、顶模和底模组合在一起,布置钢筋网,布置涂有混凝土表面缓凝剂的内模,内模穿过外模的孔; (4)在侧模、顶模和底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5)在与内模表面的混凝土表面缓凝剂接触的混凝土尚未凝结、其他部位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抽出内模形成孔洞; (6)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拆除底模,顶模,侧模,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抽出内模形成孔洞后,用水冲刷去除孔洞表面未凝结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横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横截面为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为金属管内模。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为橡胶内模。
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为纤维增强材料(FRP)管内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模为钢管内模。
【文档编号】B28B23/02GK103802209SQ20121045750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初明进 申请人:初明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