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本设计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所述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该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本设计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叠合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和整体承载能力。
【专利说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导致工期超时。目前现有的钢筋骨架混凝土叠合板,其钢筋骨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无法普及推广应用。通常依赖自然粗糙面制作的叠合板,其叠合面抗剪能力有限,预制层和现浇层不能很好地呈整体性工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特点是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
[0004]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1型压型钢板条。
[0005]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
[0006]所述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
[0007]本发明叠合板的钢骨架,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制作桁架,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和整体承载能力。叠合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的增强梁板之间的相互连接,提高抗震性能。本发明叠合板不仅可以和钢筋混凝土梁结合使用,而且也可以配合钢梁一起使用,并且,本发明制作简便宜行,适于工厂化生产和实施。
[0008]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发明预制底板钢骨架及分布钢筋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发明预制底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以1型压型钢板条为例,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
[0012]本发明由预制底板1和现浇层2组成,预制底板1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和条状I型压型钢板5组成,条状1型压型钢板5沿叠合板板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顺条状I型压型钢板5走向分别与条状I型压型钢板5的上、下表面焊接固定,此外,在钢骨架下部钢筋4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6,钢骨架中浇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预制底板其条状1型压型钢板5上部和上部钢筋3全部显露在外。待预制底板1达到规定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再在现场浇筑上部现烧层2,即形成叠合板。
【权利要求】
1.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其特征在于,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M型压型钢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
【文档编号】E04C2/06GK103835433SQ20121048468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李书庭, 黄胜, 张军, 陈金林 申请人:湖北科翼建筑科技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