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6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工程 建设中涉及大量的道路地下管道、检查井、排水管道的建造,它们也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道路地下管道、检查井、排水管道的整体建造中通常采用普通的粘土砖砌成。但是,基于节能环保方面的考虑,国家已命令禁止使用普通粘土砖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既能够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抗腐蚀要求,抗渗要求,又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砌块。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该砌块既能够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抗腐蚀要求,抗渗要求,又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所述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相对所述本体的顶部外突,通过所述第一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顶部的啮合连接,所述本体一侧部设有卡槽、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凸棱,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凸棱相匹配,通过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侧部的啮合连接。具体地,所述砌块为弧形砌块,所述弧形砌块的本体包括内弧板、外弧板和肋板,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平行设置,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内弧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内弧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外弧板中与所述内弧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外弧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具体地,所述砌块为主砌块,所述住砌块的本体包括前板、后板和肋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前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前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板中与所述前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具体地,所述砌块为直角拐口砌块,所述直角拐口砌块的本体包括L型板、前板及肋板,所述L型板包括相垂直的短板和长板,所述前板与所述长板平行设置,所述短板、所述长板及所述前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短板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长板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所述前板中与所述长板相同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前板的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长板与所述前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具体地,所述砌块为L型砌块,所述L型砌块的本体包括相垂直的短板和长板,所述短板及所述长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短板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长板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具体地,所述砌块为拐角砌块,所述拐角砌块的本体包括前弯折 板、后弯折板和肋板,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平行设置,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前弯折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前弯折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弯折板中与所述前弯折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弯折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砌块,故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既能够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抗腐蚀要求,抗渗要求,又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的立体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I本体,2空心部,3第一凸棱,4卡槽,5第二凸棱;10弧形砌块,11内弧板,12外弧板,13肋板,14凹口;20主砌块,21前板,22后板,23肋板,24凹口;30直角拐□砌块,31L型板,31A短板,31B长板,32前板,33肋板,34凹口;40L型砌块,41短板,42长板;50拐角砌块,51前弯折板,52后弯折板,53肋板,54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I,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所述砌块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设有空心部2,所述空心部2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本体I顶部设有第一凸棱3,所述第一凸棱3相对所述本体I的顶部外突,通过所述第一凸棱3以实现所述本体I顶部的啮合连接,所述本体I 一侧部设有卡槽4、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凸棱5,所述卡槽4与所述第二凸棱5相匹配,通过所述卡槽4或所述第二凸棱5以实现所述本体I侧部的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砌块,通过周期养护,达到强度要求,故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既能够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抗腐蚀要求,抗渗要求,又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具体地,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按照形状主要分为弧形砌块10和矩形砌块两种,其中,实施例一为弧形砌块10,实施例二至五均为矩形砌块。具体地,如图I所示,本实施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砌块为弧形砌块10,所述弧形砌块10的本体I包括内弧板11、外弧板12和肋板13,所述内弧板11和所述外弧板12平行设置,所述内弧板11和所述外弧板12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3,所述内弧板11的一侧 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内弧板11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外弧板12中与所述内弧板11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外弧板12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肋板13设于所述内弧板11和所述外弧板12之间,所述肋板13的顶部设有凹口 14,所述凹口 14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 更具体地,如图I所示,所述内弧板11的左侧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内弧板11的右侧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外弧板11的左侧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外弧板11的右侧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弧形砌块10的外形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格尺寸、角度大小及弧度大小。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定所需的规格,按照一定的砌筑方法砌制,便能制造出同一个规格尺寸容积完全相同的竖井。弧形砌块10使用方法通过弧形砌块10侧部啮合,将所需数量的弧形砌块10依次码好成一个正圆形;第二层压缝码放或错缝码放;以此类推直到所需要的高度完成;然后从顶部正上方的每一个弧形砌块10的空心部2竖向注入混凝土砂浆,凝固后便可投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抗压强度高、抗腐蚀,抗渗不会碱化,相比现有技术,按照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是普通红土砖或免烧砖的数倍。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砌块为主砌块20,所述住砌块的本体I包括前板21、后板22和肋板23,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平行设置,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3,所述前板21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前板21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后板22中与所述前板21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后板22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肋板23设于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之间,所述肋板23的顶部设有凹口 24,所述凹口 24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砌块为直角拐口砌块30,所述直角拐口砌块30的本体I包括L型板31、前板32及肋板33,所述L型板31包括相垂直的短板31A和长板31B,所述前板32与所述长板31B平行设置,所述短板31A、所述长板31B及所述前板32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3,所述短板31A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或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长板31B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或所述卡槽4,所述前板32中与所述长板31B相同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或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前板32的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或所述卡槽4,所述肋板33设于所述长板31B与所述前板32之间,所述肋板33的顶部设有凹口 34,所述凹口 34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砌块为L型砌块40,所述L型砌块40的本体I包括相垂直的短板41和长板42,所述短板41及所述长板42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3,所述短板41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或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长板42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或所述卡槽4。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砌块为拐角砌块50,所述拐角砌块50的本体I包括前弯折板51、后弯折板52和肋板53,所述前弯折板51和所述后弯折板52平行设置,所述前弯折板51和所述后弯折板52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3,所述前弯折板51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前弯折板51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后弯折板52中与所述前弯折板51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5,所述后弯折板52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4,所述肋板53设于所述前弯折板51和所述后弯折板52之间,所述肋板53的顶部设有凹口 54,所述凹口 54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矩形砌块使用方法参见图2-5所示,通过将所述砌块的侧部啮合实现水平方向的连接,由于每个待砌物的尺寸规格角度不同,可以根据建设方、设计方需要砌制出各种长度高度宽度的待砌物,例如矩形井或地下方沟,第二层压缝码放,以此类推直到所需要的部分整体完成,可分段灌浆,从所述砌块顶部正上方的每一个空心部2竖向注入混凝土砂浆,凝固后便可投入使用。其中,所述矩形砌块根据不同角度规格,可根据实际要求制成不同长度、高度和角度的地下方沟或排水沟口等,故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所述砌块可砌制成圆形检查井、矩形检查井、雨水方沟、窄箅雨水口、化粪池等地下设施,其具有使用方便,整体效果好的优点;并且且内壁光滑,整体强度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地下电力电信管线系统、地下热力管线系统的施工,由于其结构设计合理,故具有使用简单、施工快捷、高效的特点,并降低了如人工及材料费用等方面的成本。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相对所述本体的顶部外突,通过所述第一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顶部的啮合连接,所述本体一侧部设有卡槽、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凸棱,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凸棱相匹配,通过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侧部的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弧形砌块,所述弧形砌块的本体包括内弧板、外弧板和肋板,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平行设置,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内弧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内弧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外弧板中与所述内弧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外弧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内弧板和所述外弧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主砌块,所述主砌块的本体包括前板、后板和肋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前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前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板中与所述前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直角拐口砌块,所述直角拐口砌块的本体包括L型板、前板及肋板,所述L型板包括相垂直的短板和长板,所述前板与所述长板平行设置,所述短板、所述长板及所述前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短板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长板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所述前板中与所述长板相同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前板的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长板与所述前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L型砌块,所述L型砌块的本体包括相垂直的短板和长板,所述短板及所述长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短板的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所述长板的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或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拐角砌块,所述拐角砌块的本体包括前弯折板、后弯折板和肋板,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平行设置,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棱,所述前弯折板的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前弯折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弯折板中与所述前弯折板的一侧部相对应的一侧部设有所述第二凸棱,所述后弯折板另一侧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肋板设于所述前弯折板和所述后弯折板之间,所述肋板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中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属于建筑领域。所述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用于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相对所述本体的顶部外突,通过所述第一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顶部的啮合连接,所述本体一侧部设有卡槽、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凸棱,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凸棱相匹配,通过所述卡槽或所述第二凸棱以实现所述本体侧部的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砌块,故所述水泥基复合空心砌块既能够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抗腐蚀要求,抗渗要求,又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文档编号E04C1/39GK202689303SQ20122027467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马志久 申请人:马志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