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内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内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混凝土空心结构构件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其内模固定抗浮始终存在着效果不好、效率低下、不安全以及模板拆除后铁丝生锈等问题。现有常用的内模抗浮固定方式一般是采用在模板上打孔,然后将铁丝穿过模板,再将铁丝固定在模板上。然后模板拆除后,大量的铁线、螺丝裸露在水泥底板外面,即使剪掉大部分裸露在外面的铁丝,然而其端部依然存在,铁丝长期依附在水泥板边缘容易爆锈,存在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系数不闻等后遗症。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存在生锈铁丝得到内模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包括模板、钢筋和位于钢筋上方的内模,钢筋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模板上,内模以固定在模板上方的不锈钢连接件或钢筋为捆绑点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在钢筋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不锈钢丝缠绕固定或通过不锈钢套、托架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锈钢连接件为不锈钢钉子或不锈钢螺钉,该从不锈钢连接件模板的上方钉入模板内。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填充主体、上盖和压板。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铁丝采用十字形捆绑方式捆绑内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模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其捆绑固定点为固定在模板上方的不锈钢连接件或钢筋,不锈钢连接件为不锈钢钉子或不锈钢螺丝,因此模板上不存在铁丝,也就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进一步,钢筋采用不锈钢丝缠绕固定或通过不锈钢套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同样亦不存在会生锈的铁丝,也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参照
图1,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包括模板I、钢筋2和位于钢筋2上方的内模3,钢筋2通过不锈钢套7、托架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所述内模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填充主体、上盖和压板。内模3下方的四周钉有多个不锈钢螺丝4,该不锈钢螺丝从模板I上方钉入内,内模3以这些不锈钢螺丝为捆绑点采用铁丝5捆绑固定在钢筋2上方,所述铁丝5采用十字形捆绑方式捆绑内模3,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内模浮力传递下来的拉力,并将拉力传递给模板I。浇筑完成后,将模板I拆除,铁丝5埋藏在混凝土内,仅有少量的不锈钢螺丝裸露在混凝土底面,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其安全性倉泛。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钢筋2通过不锈钢丝6缠绕固定在模板I上,内模3以钢筋2为捆绑点采用铁丝5捆绑固定在钢筋2上方。本实施例中,铁丝5深埋在混凝土内,而拆除模板I仅存在部分不锈钢丝6,同理该不锈钢丝6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包括模板(I)、钢筋(2)和位于钢筋(2)上方的内模(3),其特征在于钢筋(2)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模板(I)上,内模(3)以固定在模板(I)上方的不锈钢连接件(4)或钢筋(2)为捆绑点采用铁丝(5)捆绑固定在钢筋(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不锈钢丝(6)缠绕固定或通过不锈钢套(7)、托架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连接件(4)为不锈钢钉子或不锈钢螺钉,该不锈钢连接件(4)从模板(I)的上方钉入模板(I)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填充主体、上盖和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5)采用十字形捆绑方式捆绑内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模固定结构,包括模板、钢筋和位于钢筋上方的内模,钢筋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模板上,内模以固定在模板上方的不锈钢连接件或钢筋为捆绑点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在钢筋上方。所述固定装置为不锈钢丝缠绕固定或通过不锈钢套、托架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内模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其捆绑固定点为固定在模板上方的不锈钢连接件或钢筋,因此模板上不存在铁丝,也就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进一步,钢筋采用不锈钢丝缠绕固定或通过不锈钢套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同样亦不存在会生锈的铁丝,也不存在铁丝生锈等后遗症问题。
文档编号E04G17/00GK202745374SQ20122029121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万旋枝 申请人:万旋枝, 崔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