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27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 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 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目前,平面式停车场的一部车位的建筑面积为25-30平方米,算上土地的费用,一个车位的造价需十多万元。但如果把平面式停车场的空间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停车难。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一个车位泊两台车(最适宜多车型家庭用),构造简单实用,无需特殊地面基础要求,适合装置于工厂、别墅、住宅停车场,可任意迁移,搬迁安装容易或根据地面情况,独立及多台设备。但是,现有的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在结构设计上不科学,平稳性能不好,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性能稳定,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支撑架、动力支撑装置、上支撑板、电机,支撑架上设有动力支撑装置,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上支撑板,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电机。所述的动力支撑装置设在上支撑板的下方,为三角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架与上支撑板为两层结构,支撑架、上支撑板上均设有防滑装置。所述的上支撑板为两节活动铰结结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支撑架上设有动力支撑装置,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上支撑板,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电机,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1、动力支撑装置2、上支撑板3、电机4,支撑架I上设有动力支撑装置2,动力支撑装置2上设有上支撑板3,动力支撑装置2上设有电机4。所述的动力支撑装置2设在上支撑板3的下方,为三角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架I与上支撑板3为两层结构,支撑架1、上支撑板3上均设有防滑装置。所述的上支撑板3为两节活动铰结结构,方便汽车停放时稳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4启动,将上支撑板3放下,汽车5开上去后,动力支撑装置2升起上支撑板3,如图2所示,上支撑板3上的汽车5要使用时,将上支撑板3利用动力支撑装置2放下,汽车5即可开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包括支撑架(I)、动力支撑装置(2)、上支撑板(3)、电机(4),其特征在于支撑架(I)上设有动力支撑装置(2),动力支撑装置(2)上设有上支撑板(3),动力支撑装置(2)上设有电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支撑装置(2)设在上支撑板(3)的下方,为三角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I)与上支撑板(3)为两层结构,支撑架(I)、上支撑板(3)上均设有防滑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板(3)为两节活动铰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机械手夹持臂取车机械立体车库,其包括支撑架、动力支撑装置、上支撑板、电机,支撑架上设有动力支撑装置,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上支撑板,动力支撑装置上设有电机,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E04H6/06GK202831712SQ2012204082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柯贤军 申请人:东莞市科达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