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工作部池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2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工作部池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窑,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熔化水钻珠坯料的倾斜式底板池窑。
背景技术
水钻作为一种装饰品,越来越受人喜爱。传统坩埚炉生产水钻,其生产能力小,颜色统一性差,逐步改用池窑生产。一般池窑设有工作部,便于熔融料液进一步均化,并能够独立调整料温,使其满足成型需要。但该结构增加熔窑砌筑成本,占地大,工作部散热大,增加了能源损耗,生产成本高,且水平底板转料时间长,延长生产工时,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池窑出料工序中均化、调整的工作部占同空间大,散热量大,能耗高,使用成本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缩小池窑整体设备体积,减小占用空间,节约能耗,减少生产工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无工作部池窑。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包括熔池,熔池首端连接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尾端经流液洞连通出料道,出料道上设有出料孔,出料道内设有位于流液洞和出料孔之间的加热器。进一步地,所述熔池的底板呈由首端至尾端倾斜状结构。再进一步地,所述熔池的底板倾斜角度为1-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熔池的底板倾斜角度为1-10°,熔池首端进料加热后,料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熔池尾端,从流液洞流入出料道内,料液从熔池首端流向尾端,无回流,减少底部不动层,缩短转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通过调整珠坯配方,通过流液洞阻挡上层料液中杂质,浮渣,光取下层优质料液用于成型,料液流经出料道出料,出料道对料液起均化作用,无须配备单独的工作部,减少设备体积、砌筑成本,节约空间;在出料道内设有加热器,从出料孔出料的同时对流经出料道的料液进行加热,避免料液由高温熔池流出时温度骤降导致料液过冷,影响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工作部熔池加热熔化料液,通过出料道均化并出料料液,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能较大程度地减小池窑整体体积、占用空间,降低池窑能耗和使用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熔池1,进料口 2,底板3,流液洞4,出料道5,加热器6,出料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图1所示,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包括熔池I和出料道5,熔池I首端连接进料口 2,熔池I尾端经流液洞4连通出料道5,出料道5上设有出料孔7,熔池I的底板3呈由首端至尾端倾斜状结构,底板3倾斜角度为1-10° ;出料道5内设有位于流液洞4和出料孔7之间的加热 器6。
权利要求1.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包括熔池,熔池首端连接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尾端经流液洞连通出料道,出料道上设有出料孔,出料道内设有位于流液洞和出料孔之间的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其特征是所述熔池的底板呈由首端至尾端倾斜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其特征是所述熔池的底板倾斜角度为1-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工作部池窑,包括熔池,熔池首端连接进料口,所述熔池尾端经流液洞连通出料道,出料道上设有出料孔,出料道内设有位于流液洞和出料孔之间的加热器。采用无工作部熔池加热熔化料液,通过出料道均化并出料料液,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能较大程度地减小池窑整体体积、占用空间,降低池窑能耗和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C03B5/04GK202865098SQ2012204723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忠明 申请人:江苏锦程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