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9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弓I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改建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整体移动即可以节省城市的建设资金,又能使文物建筑得以整体保留。专利号为CN97233233.2,名称为:“楼房平移牵引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房平移装置,其主要包括移动楼房用的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滚轴、动滑轮、定滑轮、钢揽和牵引机。这种装置虽然可以实现较快平稳牵引,但是,它在耐久疲劳性方面明显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卷扬机在长时间带动长度较长的钢缆时,持久性和刚性不足。且其轨道刚度小,卷扬机需要维护,否则会由于疲劳应力过大而产生卷筒板破裂。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既可以实现移动楼的目的,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是由多组本装置构成一个整体的牵引装置,同时采用电脑控制其同步联动,来实现整个大楼的整体牵移。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包括平移轨道机构、定位机构、上压梁机构、顶伸机构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特定轨道上多组移动牵引装置同时牵引;所述平移轨道机构铺设于地面;所述定位机构置于轨道之间的预留空间位置,并与顶伸机构相连接;所述顶伸机构连接牵引大楼;所诉上压梁机构置于定位机构之上并固定于地面。所述平移轨道机构由埋于地下部分和凸出地面部分构成,埋于地下部分作为地基,凸出地面部分作为轨道,轨道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并在轨道之间等距离地排布桩孔。所述定位机构由定位角钢,定位桩,斜顶杆构成;定位桩为方形柱体,斜顶杆为内含工字钢结构方形柱体;定位桩插于轨道间的桩孔中;定位角钢与定位桩前端焊接连接,并螺栓紧固与地面;斜顶杆与定位桩后端相连接。所述顶伸机构由垫块,千斤顶,牵引横梁,钢缆构成;垫块与斜顶杆连接,千斤顶与垫块连接,牵引横梁与千斤顶连接,钢缆一端通过牵引横梁中特定孔与牵引横梁连接,另一端与大楼连接。所述上压梁机构由上压梁,钢筋拉杆,圆钢底座构成;上压梁置于垫块与斜顶杆连接处之上,钢筋拉杆紧扣于上压梁,并焊接于圆钢底座,圆钢底座埋于地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节省资金、工期,对生产生活影响小,利于城市建设,更好地保护环境。
图1为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示意图。图2为平移轨道机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平移轨道机构A-A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平移轨道机构B-B面首I]视不意图。图5为定位机构示意图。图6为定位角钢和定位桩示意图。图7为斜顶杆示意图。图8为上压梁示意图。图9为顶伸机构示意图。图10为牵引横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此装置有多组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构成,由电脑同步控制。每组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包括平移轨道机构1、定位机构2、上压梁机构3、顶伸机构4。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平移轨道机构I为确定大楼移动方向所用;在顶起大楼后,多用钢筋水泥安实际要求铺设;此机构由埋于地下部分11和凸出地面部分12构成,埋于地下部分11作为地基,凸出地面部分12作为轨道,两轨道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并在两轨道长度方向之间,等距离地排布矩形桩孔13。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定位机构2为确定牵引装置固定端所用;其安装位置是由平移轨道机构中的预留桩孔来确定和调整;此机构置于平移轨道机构I之上,其中定位角钢21与定位桩22前端焊接连接,并螺栓紧固于地面,定位桩22插于桩孔13中,斜顶杆23与定位桩22后端连接;所述上压梁机构是用于解决牵引装置受力形变问题而设计;此机构中上压梁31置于垫块41与斜顶杆23连接处之上,钢筋拉杆32紧扣于上压梁31,并焊接于圆钢底座33,圆钢底座33埋于地面。如图9和10所示:所诉顶伸机构4是整个牵引装置的牵引力输出机构;此机构中垫块41与斜顶杆23连接,千斤顶42与垫块41连接,牵引横梁43与千斤顶42连接,钢缆44 一端通过牵引横梁43中特定孔45与牵引横梁43连接,另一端与大楼连接。安装连接完毕之后,由多组相同牵引装置同时牵引,最终实现大楼平移。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非实质性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包括平移轨道机构(I)、定位机构(2)、上压梁机构(3)、顶伸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置于平移轨道机构(I)之上;所述上压梁机构(3)置于定位机构(2)之上,并与地基(12)连接;所述顶伸机构(4) 一端连接于定位机构(2 ),另一端通过钢缆(44 )与大楼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轨道机构(1)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埋于地下部分的地基(11)和凸出地面部分的轨道(12);两轨道(12)之间设有一定间距,且在轨道(12)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地设置用于安装定位机构的桩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由定位角钢(21),定位桩(22),斜顶杆(23)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22)插于桩孔(13)内,定位角钢(21)安装在定位桩(22)前侧,斜顶杆(23)安装在定位桩(22)后侧;以此,所述定位机构(2)按照牵引的进程,可依次调整地被固定于桩孔(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伸机构(4)由垫块(41),千斤顶(42),牵引横梁(43),钢缆(44)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41)与斜顶杆(23)连接,千斤顶(42)与垫块(41)连接,牵引横梁(43)与千斤顶(42)连接,钢缆(44) 一端通过牵引横梁(43)中特定孔(45)与牵引横梁连接,另一端与大楼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梁机构(3)由上压梁(31),钢筋拉杆(32),圆钢底座(33)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梁(31)置于垫块(41)与斜顶杆(23)连接处之上,钢筋拉杆(32)紧扣于上压梁(31),并焊接于圆钢底座(33),圆钢底座(33)埋于地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移动牵引装置,它是“牵引式平移法”理念下的又一技术方案革新。此牵引装置由平移轨道机构、定位机构、上压梁机构、顶伸机构主要部件组成,在相同多组装置同时持续运作下,实现大楼的成功平移。其特征在于特定轨道上多组移动牵引装置同时牵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文档编号E04G23/06GK202925927SQ2012204906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海, 苟金成, 王海洋 申请人:上海同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