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8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保温节能板,主要用于大跨度钢结构、轻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构配套使用的屋面板、楼板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使用的屋面板、楼板和墙板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板,加气混凝土板,水泥玻璃纤维网络布复面简称的水泥GRC板。水泥混凝土板具有自重大、耗材多和不保温的缺点;加气混凝土板具有生产能耗大、表面所抹砂浆层容易脱落和应用受到限制的缺点;所述水泥GRC板只能作为内隔墙使用,近年使用的彩钢夹芯板,存在保温芯材与彩钢板因粘结剂老化,造成复合层分离,使强度下降,紧固件处容易渗漏生锈,彩钢板薄,防火性能差,现在很多地方只允许作为临时建筑使用。市场上现有的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由于采用了无机保温芯材,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应用,但钢骨架全部采用手工焊接工艺,轻型钢材变形大,防腐层被破坏,焊接温度使强度降低,而且需要大量的技术熟练的焊工,制约了生产发展及生产效率。同时,钢骨架轻型板采用的是整体浇注,胎膜上的隔离层由于保温材料的性质都是应用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薄膜光滑并且很难铺平,浇筑后的板底有皱沟,所以必须全部用砂浆刮平,砂浆与光滑面结合不牢,常发生砂浆脱落,维修费用很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的屋面板、楼板以及墙板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整体性能好,钢骨架主要受力件不需要焊接,板底不需要处理装饰,集保温、隔热、防火以及快速组装等优点为一体的钢骨架轻型板材。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主肋和两个端肋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均匀布置有与所述端肋平行的副肋,所述两个主肋的高度大于两个端肋的高度,主肋和端肋的上表面平齐,在两个主肋的内侧下部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侧水泥压力板,侧水泥压力板的上表面与端肋的下表面平齐,在两侧的侧水泥压力板的上方支撑有水平布置的底水泥压力板,底水泥压力板的两侧与两侧的主肋的侧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在第一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由角钢连接而成的第二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作为临时模具使用,在第一矩形框架内还设有钢筋网,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和第二矩形框架内还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所述钢筋网固结在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底部,所述钢筋网距离底水泥压力板1.5-2厘米,在轻质混凝土层的上部还固结有玻纤网格布。所述侧水泥压力板置于主肋下卷边内侧,在侧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的底部设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水平卡置于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在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的顶部设有上顶杆,上顶杆的一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扣槽,所述扣槽扣合于侧水泥压力板的上端,上顶杆的另一端和主肋的内侧壁连接。所述主肋与端肋采用C型钢制成,槽口朝内。所述副肋为圆钢制成。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为水泥发泡层、珍珠岩水泥发泡层、水泥陶粒层、水泥聚苯颗粒层、水泥夹芯阻燃塑料泡沫板和加气混凝土层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浇柱工艺:1、将C型钢主肋、C型钢端肋和固定角钢通过钻为自攻螺钉连接成第一矩形框架;2、将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成的第二矩形框架安装于第一矩形框架的顶部;3、在两个主肋的内侧下部通过下顶杆和上顶杆固定安装有侧水泥压力板;4、将底水泥压力板置于侧水泥压板上;5、放入钢筋网;6、将副肋用钻尾自攻螺丝钉与主肋连接;7、浇注轻质混凝土并保证提钢筋网离底2—4公分;8、在板面上铺上防裂玻璃纤维网格布并将其压入轻质混凝土内;9、板成型养护后或工地安装时将顶部的第二矩形框架拆去。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轻型板材比较,有益效果是:1.快速组装,不需要大量熟练的焊接技工,效率较高。2.第一矩形框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不采用焊接技术,不变形,不损伤防腐层,也不会因为焊接处温度过高而降低局部强度。3.底板采用装饰水泥压力板不需要二次装修,解决了板底不平所刮砂浆粘结不牢而掉皮的现象。4.板面四周做成梯形,不用矩形框架包裹,利于嵌缝粘结,避免了冷桥效应。5.使用轻质混凝土,具有保温效果好、保温节能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 A向视图;图4为图1的B— B向视图;图5为副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侧水泥压力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两个主肋I和两个端肋2和角钢10构成第一矩形框架5,两个主肋1、两个端肋2和角钢1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主肋I与端肋2采用C型钢制成,槽口朝内。在第一矩形框架5内均匀布置有与所述端肋I平行的副肋6,副肋6包括圆钢7,在圆钢7的两端焊接有角钢8,通过角钢8方便与两侧的主肋I连接。所述两个主肋I的高度大于两个端肋2的高度,主肋I和端肋2的上表面平齐,在两个主肋I的内侧下部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侧水泥压力板9,所述侧水泥压力板9分别置于两侧主肋I下卷边内侧,在侧水泥压力板9与主肋I内侧壁之间的底部设有下顶杆3,所述下顶杆3水平卡置于水泥压力板9与主肋I内侧壁之间,在水泥压力板9与主肋I内侧壁之间的顶部设有上顶杆4,上顶杆4的一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扣槽,所述扣槽扣合于侧水泥压力板9的上端,上顶杆4的另一端和主肋I的内侧壁连接。侧水泥压力板9的上表面与端肋2的下表面平齐,在两侧的侧水泥压力板9的上方支撑有水平布置的底水泥压力板11,底水泥压力板11的两侧与两侧的主肋I的侧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在第一矩形框架5的上端设有由角钢连接而成的第二矩形框架12,第二矩形框架12作为临时模具使用,板成型后或安装时拆去第二矩形框架12。在第一矩形框架5内还设有钢筋网13,在第一矩形框架内5和第二矩形框架12内还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14,钢筋网13固结在所述轻质混凝土层14的底部,所述钢筋网距离底水泥压力板1.5-2厘米,在轻质混凝土层14的上部还固结有玻纤网格布15。所述轻质混凝土层14为水泥发泡层、珍珠岩水泥发泡层、水泥陶粒层、水泥聚苯颗粒层、水泥夹芯阻燃塑料泡沫板和加气混凝土层中的一种。
权利要求1.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主肋和两个端肋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均匀布置有与所述端肋平行的副肋,所述两个主肋的高度大于两个端肋的高度,主肋和端肋的上表面平齐,在两个主肋的内侧下部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侧水泥压力板,侧水泥压力板的上表面与端肋的下表面平齐,在两侧的侧水泥压力板的上方支撑有水平布置的底水泥压力板,底水泥压力板的两侧与两侧的主肋的侧壁之间分别留有间隙,在第一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由角钢连接而成的第二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作为临时模具使用,在第一矩形框架内还设有钢筋网,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和第二矩形框架内还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所述钢筋网固结在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底部,所述钢筋网距离底水泥压力板1.5-2厘米,在轻质混凝土层的上部还固结有玻纤网格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水泥压力板置于主肋下卷边内侧,在侧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的底部设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水平卡置于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在水泥压力板与主肋内侧壁之间的顶部设有上顶杆,上顶杆的一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扣槽,所述扣槽扣合于侧水泥压力板的上端,上顶杆的另一端和主肋的内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肋与端肋采用C型钢制成,槽口朝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肋为圆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为水泥发泡层、珍珠岩水泥发泡层、水泥陶粒层、水泥聚苯颗粒层、水泥夹芯阻燃塑料泡沫板和加气混凝土层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组装式钢骨架轻型保温节能板,涉及一种轻型保温节能板,主要用于大跨度钢结构、轻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构配套使用的屋面板、楼板墙板。包括由两个主肋和两个端肋构成的第一矩形框架,在两个主肋的内侧下部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侧水泥压力板,侧水泥压力板的上表面与端肋的下表面平齐,在两侧的侧水泥压力板的上方支撑有水平布置的底水泥压力板,在第一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由角钢连接而成的第二矩形框架,在第一矩形框架内还设有钢筋网,在第一矩形框架内和第二矩形框架内还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快速组装,效率较高。第一矩形框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不采用焊接技术,不变形,不损伤防腐层,也不会因为焊接处温度过高而降低局部强度。
文档编号E04C2/38GK202945738SQ20122059636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吴磊 申请人:吴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