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同步张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96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同步张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同步张拉系统。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就是通过千斤顶拉紧预应力筋,预先给桥梁或构件施加应力,使桥梁或构件产生向上的拱度,以提高桥梁或构件的承载能力。预应力张拉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拉紧预应力筋,通过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在台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卸掉锚具,放松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结合的那部分预应力筋的力量就传递到混凝土上;“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浇筑混凝土前预先留有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在孔道内传入预应力筋,然后张拉锚固,最好在孔道内注入水泥浆。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中,预应力张拉采取两端对称同时张拉的方式,采用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的“双控法”。为了使张力控制更加准确,一般采用应力应变双控法,以应力控制为主,应变控制为辅,同时要求以逐级加载的方法进行,即存在对同步和停顿的要求。其中,对油表、伸长量的读数都是通过人工方式采集,而同步性则靠吹口哨、做手势或者通过对讲机喊话来实现。张拉完毕以后,数据记录也是靠人工记录。上述传统张拉方式存在以下的不足:首先是在操作上,因为是两个张拉人员站在张拉的两端分别对两台张拉装置进行控制,仅仅通过简单的吹口哨或者喊话,很难保证对设备的同时启动,也就是很难保证同步性。而同步性对张拉质量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张拉过程中需要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记即在张拉过程中要求有停顿和持荷时间,占用了操作人员大量的时间。而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考察中可以得知,为了赶时间或者出于对张拉质量的忽视,很多张拉人员几乎是到了某个停顿点以后,只要采集完该点的数据以后,即马上启动装置开始下一行程的张拉,整个过程并不完整,从而影响到张拉质量。此外,对张拉力值控制也很不准确。
其次是在数据的采集上,人工张拉的方式是通过肉眼来读取油压表值,由于机器的震动,油表指针会剧烈的摆动,加上油表的精度问题,以及工人读数水平问题,都将影响到读数的精准度和准确度;在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上,目前也是采人工方式,用钢尺去采集,同样会存在较大的误差。最后,整个张拉过程是不可以再现的,张拉完毕,封锚以后,即使张拉人员篡改了张拉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也很难去查证。综上所述,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锚下预应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严重影响桥梁等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增加工程建筑后期的维护和营运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减少工程建筑后期的维护和营运成本的智能同步张拉系统。[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张拉系统,张拉系统连接有若干控制器,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有上位机。进一步地说:所述张力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千斤顶装置,每个千斤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工具锚具,工具锚具连接有钢索;所述千斤顶装置连通有油泵站。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千斤顶装置上设置有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位移传感器,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位移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油压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控 制器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电机开、电机关、进程、回程四个按键,四个按键连接控制模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数字压力传感器、数字位移传感器、控制器、千斤顶装置、油泵站组成。系统工作时,上位机实时获取千斤顶装置油压、伸缩位移信息,监测两端千斤顶装置张拉力是否平衡,如果两端张拉力是平衡的,系统则按客户设定力值持续加载,到达设定力值后,则停止张拉。当两端千斤顶张拉力失衡时,上位机通过控制控制器,关闭较大拉力一端的进油阀,并打开较小一端的磁阀以达到调节油压的目的,最终使两端千斤顶的张拉力之差在一个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靠性好,解决了现在张拉系统中控制不同步,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且减少工程建筑后期的维护和营运成本。同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结构框图。图中:1_数字压力传感器;2_千斤顶装置;3_数字位移传感器;4_工具锚具;5-钢索;6-控制器;7-油泵站;8-上位机;9-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包括张拉系统,张拉系统连接有若干控制器6,控制器6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6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有上位机8。一般情况下,上位机采用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千斤顶装置2,同时千斤顶装置之间设置有需要挤压的梁体9。每个千斤顶装置2的后端设置有工具锚具4,工具锚具4连接有钢索5,并且千斤顶装置2连通有油泵站7。为了便于施工,将油泵站和控制器连接成一体,既方便了接线,又节省了空间。为了便于采集和控制千斤顶装置,千斤顶装置上设置有数字压力传感器I和数字位移传感器3,数字压力传感器I和数字位移传感器3连接控制器6。如图2所示,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油压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电机开、电机关、进程、回程四个按键,四个按键连接控制模块。另外,为了更加直观的观察,可以在控制箱的外壳上设置电源、数据发送、数据接收、进程、回程指示灯等候五个指示灯。指示灯可以指示各自的工作装置。系统工作时,上位机实时获取千斤顶装置油压、伸缩位移信息,监测两端千斤顶装置张拉力是否平衡,如果两端张拉力是平衡的,系统则按客户设定力值持续加载,到达设定力值后,则停止张拉。当两端千斤顶张拉力失衡时,上位机通过控制控制器,关闭较大拉力一端的进油阀,并打开较小一端的磁阀以达到调节油压的目的,最终使两端千斤顶的张拉力之差在一个范围以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张拉系统,张拉系统连接有若干控制器,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有上位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千斤顶装置,每个千斤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工具锚具,工具锚具连接有钢索;所述千斤顶装置连通有油泵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装置上设置有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位移传感器,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位移传感器连接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夕卜壳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油压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上位机;所述控制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电机开、电机关、进程、回程四个 按键,四个按键连接控制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同步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张拉系统,张拉系统连接有若干控制器,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其中一个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方式连接有上位机。进一步地说所述张力系统包括千斤顶装置,千斤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工具锚具,工具锚具连接有钢索;所述千斤顶装置连通有油泵站。所述千斤顶装置上设置有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油压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靠性好,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且减少工程建筑后期的维护和营运成本。
文档编号E04G21/12GK203096616SQ20122072857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兰成明, 刘文峰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中测瑞仪物联科技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