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3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塔,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带踏脚板的通信塔。
背景技术
通信塔内安装有很多零部件,操作工人经常需要通过设置在通信塔的塔身筒体上的人孔进入通信塔的内部,人孔的开设高度是相对于外部平面所开设,操作工人通过人孔进入操作塔内部后,脚掌离通信塔内部的平面还有较大距离,极容易踩空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三角形的踏脚板,操作我人进入通信塔内部时,不会踩空受伤,使用较为方便可靠,成本较低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包括一塔身筒体,所述的塔身筒体上设置有一人孔,所述的通信塔还包括一踏脚板,所述的踏脚板与所述的塔身筒体的内表面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踏脚板设置在所述的人孔的 下方。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踏脚板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的踏脚板包括三个圆弧形端部,三角形的结构,使踏脚板的安装较为方便,同时与所述的塔身筒体的连接长度较小,成本较低,安装速度较快。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踏脚板还包括一附件安装孔,所述的附件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的踏脚板的中心,附件安装孔使通信塔内的附件的固定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优点是:带有三角形的踏脚板,操作我人进入通信塔内部时,不会踩空受伤,使用较为方便可靠,成本较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塔身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踏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踏脚板的俯视图;其中:1、塔身筒体;11、人孔;2、踏脚板;21、圆弧形端部;22、附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优点是:带有三角形的踏脚板,操作我人进入通信塔内部时,不会踩空受伤,使用较为方便可靠,成本较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包括一塔身筒体1,该塔身筒体I上设置有一人孔11,该通信塔还包括一踏脚板2,该踏脚板2与该塔身筒体I的内表面相互垂直连接,该踏脚板2设置在该人孔11的下方。如图1、图3、图4所示,该踏脚板2的形状为三角形,该踏脚板2包括三个圆弧形端部21。如图3、图4所示,该踏脚板2还包括一附件安装孔22,该附件安装孔22设置在该踏脚板2的中心。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包括一塔身筒体(I ),所述的塔身筒体(I)上设置有一人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塔还包括一踏脚板(2),所述的踏脚板(2)与所述的塔身筒体(I)的内表面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踏脚板(2)设置在所述的人孔(1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板(2)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的踏脚板(2)包括三个圆弧形端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板(2)还包括一附件安装孔(22),所述的附件安装孔(22)设置在所述的踏脚板(2)的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踏脚板的通信塔,包括一塔身筒体,所述的塔身筒体上设置有一人孔,所述的通信塔还包括一踏脚板,所述的踏脚板与所述的塔身筒体的内表面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踏脚板设置在所述的人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带踏脚板的通信塔的优点是带有三角形的踏脚板,操作我人进入通信塔内部时,不会踩空受伤,使用较为方便可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E04H12/00GK203034886SQ2012207446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葛忙根, 葛忙喜, 姚根奎, 张孝峰, 陈伟, 陈飞 申请人:江苏北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