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尖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13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吸音尖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吸音尖劈,包括基部和与基部相连的尖部,所述尖部的表面设置有呈均匀排列的多个吸音孔以提高所述吸音尖劈的吸音效果。故而,增加了该吸音尖劈的表面空隙,让声波更多的在其内部进行反射,使得其吸音率最高可增加30%并且制作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吸音尖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音尖劈。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吸音尖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吸音尖劈的骨架是采用圆钢焊接而成,吸音材料为离心玻璃棉或者其他吸音材料,填实后在吸音棉的外面包一层玻璃布,以防吸音棉外漏污染环境,玻璃布的外面采用吸音步包裹。其特点是由于其内部玻璃纤维棉的多纤维及多空隙结构,声音很容易在其微孔间反射,从而使声能转换为热能,提高吸音效果。但是此类吸音尖劈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第二种是采用聚氨基甲酸酯直接切割成型,制作工艺简单。但是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其微孔非常小,声音很难穿透,因而其吸音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并且吸音效果明显增强的改进型吸音尖劈。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音尖劈,包括基部和与基部相连的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的表面设置有呈均匀排列的多个吸音孔以提高所述吸音尖劈的吸音效果。
[000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6]所述吸音孔的孔径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
[0007]所述多个吸音孔的孔距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
[0008]所述的吸音尖劈由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该吸音尖劈的尖部的表面设置有呈阵列排列的多个吸音孔以提高所述吸音尖劈的吸音效果,故而,增加了该吸音尖劈的表面空隙,让声波更多的在其内部进行反射,使得其吸音率最高可增加30 %并且制作工艺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吸音尖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0012]参照图1所示,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吸音尖劈,其为消音室必需的吸声结构,并且其整体由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该吸音尖劈包括基部3以及与基部3相连的尖部4,其中基部3与尖部4为一体成型。此外,尖部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呈均匀排布的多个吸音孔6,吸音孔6用于增加该吸音尖劈表面空隙,使得声波反射范围增大,提高该吸音尖劈的吸音效果。其中,吸音孔6的孔径大小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孔距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经过实际测试可知,当吸音孔6的孔径为3毫米,孔距为3毫米时,吸音率可增加20% ;而当吸引孔6的孔径为10毫米,孔距为10毫米是,吸音率可增加30%。
[001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音尖劈,包括基部和与基部相连的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的表面设置有呈均匀排列的多个吸音孔以提高所述吸音尖劈的吸音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孔的孔径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音孔的孔距范围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尖劈由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E04B1/84GK103469909SQ20131035277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付迅, 李智 申请人: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