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8160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分别设有马牙槎,上层结构马牙槎和下层结构马牙槎间设有竖向插筋。本发明施工方法包括:向下层结构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到马牙槎槎口底部;在下层结构上水平均匀埋设竖向插筋;在下层结构上支设马牙槎槎口吊模;浇注马牙槎槎口混凝土;完成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施工。本发明能解决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结构的相对滑移问题;施工缝留设方法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快速;混凝土分两次浇筑,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可流水施工,有效避免一次浇筑混凝土厚度过大而引起的裂缝。
【专利说明】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常采用一次性连续施工的方法,即先绑扎上下层结构的钢筋,然后一起浇筑混凝土。此种做法有几个缺点是:一、由于混凝土浇筑前须把上下层结构的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影响施工进度。二、由于变截面处模板加固体系无混凝土面作支撑点,模板加固困难,危险性较大。三、结构变高差处混凝土厚度大,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及收缩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一次性连续施工进度慢、模板加固困难、施工危险性大、一次浇注混凝土厚度大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安全有保证,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一次浇注混凝土厚度大易产生裂缝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分别设有马牙槎,所述上层结构马牙槎和下层结构马牙槎间设有竖向插筋。
[0006]所述上层结构马牙槎槎口与下层结构马牙槎槎口相对应设置,方便接槎。
[0007]所述下层结构马牙槎槎口底部比下层结构顶面高出距离为200-500mm的范围。
[0008]所述马牙槎槎口高度为300-600mm的范围。
[0009]所述竖向插筋埋入下层结构深度为500-800mm的范围,所述竖向插筋置入上层结构深度为400-700mm的范围。
[0010]所述竖向插筋水平均匀分布于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间,所述竖向插筋水平间距为500-1000mm 的范围。
[0011]所述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施工方法包括:
[0012]I)向下层结构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到马牙槎槎口底部;
[0013]2)在下层结构上水平均匀埋设竖向插筋;
[0014]3)在下层结构上支设马牙槎槎口吊模;
[0015]4)浇注马牙槎槎口混凝土 ;
[0016]5)完成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施工。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及其施工方法,在上下层结构马牙槎间设置竖向插筋,能有效解决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结构的相对滑移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本施工缝留设方法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快速;大高差变截面结构的混凝土分两次浇筑,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可进行流水施工,施工速度加快,且能有效避免因一次浇筑混凝土厚度过大而引起的裂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马牙槎,2.竖向插筋,3.下层结构,4.上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发明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由下层结构3、上层结构4、上下层结构间的马牙槎I施工缝以及马牙槎间的竖向插筋2构成。
[0023]在上层结构4和下层结构3上分别设有马牙槎I上层结构4马牙槎和下层结构3马牙槎之间埋设竖向插筋2,竖向插筋2优选为直径12mm的HRB335钢筋,竖向钢筋2用于使得上层结构4马牙槎和下层结构3马牙槎连接更加牢固,上层结构4形成的马牙槎槎口与下层结构3形成的马牙槎槎口相对应设置,方便上层结构4马牙槎和下层结构3马牙槎接槎。
[0024]下层结构马牙槎槎口底部比下层结构顶面高出200_500mm。马牙槎槎口高度为300-600mm。竖向插筋2埋入下层结构深度为500-800mm,竖向插筋2置入上层结构4深度为400-700mm。竖向插筋2水平均匀分布于上层结构4和下层结构3间,竖向插筋2水平间距为 500-1000mm。
[0025]本发明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I)向下层结构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到马牙槎槎口底部;
[0027]2)在下层结构3上水平均匀埋设竖向插筋2 ;
[0028]3)在下层结构3上支设马牙槎槎口吊模;
[0029]4)浇注马牙槎槎口混凝土 ;
[0030]5)完成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施工。
[0031]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包括上层结构(4)和下层结构(3),其特征是:所述上层结构(4)和下层结构(3)上分别设有马牙槎(I),所述上层结构马牙槎和下层结构马牙槎间设有竖向插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特征是:所述上层结构马牙槎槎口与下层结构马牙槎槎口相对应设置,方便接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特征是:所述下层结构马牙槎槎口底部比下层结构(3)顶面高出距离为200-500mm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特征是:所述马牙槎槎口高度为300-600m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插筋(2)埋入下层结构(3)深度为500-800mm的范围,所述竖向插筋(2)置入上层结构(4)深度为400-700mm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插筋⑵水平均匀分布于上层结构⑷和下层结构(3)间,所述竖向插筋(2)水平间距为500-1000mm 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其施工方法包括: 1)向下层结构(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到马牙槎槎口底部; 2)在下层结构(3)上水平均匀埋设竖向插筋(2); 3)在下层结构(3)上支设马牙槎槎口吊模; 4)浇注马牙槎槎口混凝土; 5)完成大高差变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施工。
【文档编号】E04B1/682GK103628575SQ20131045704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杜福祥, 徐凯, 周佳军, 袁渊, 方道伟 申请人: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