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928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煅烧后的牡蛎壳粉代替部分的石灰、水泥等昂贵建材原料的建筑用绿色环保砖以及实现该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制备的新工艺生产模式。在保证产品抗压强度、干密度等各项技术参数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石灰掺入量,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掺入牡蛎壳粉与尾矿砂混合研磨能制得性能较好的砂浆,使得尾矿砂前期加工工艺要求的细度所需从原来0.08mm筛网的筛余量从30%上升至60%,降低了对尾矿砂的加工时间和加工耗电量,节约能源;并且有效的利用和妥善处理了沿海牡蛎的养殖所产生的牡蛎壳,改善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环保砖的制作工艺已经日渐成熟,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尾矿砂、石灰、石膏、水泥和其他外加剂为主要原料,添加水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于砖坯模具内进入恒温室静置一段时间,再对静置后的物料进行高温高压蒸压养护,制成具有保温、防火、轻质特点的环保砖。按照传统配方进行环保砖生产,为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抗压强度、干密度等技术参数要求,水泥和石灰的用量需达到总干物料的30%。由于水泥、石灰价格昂贵平均价格达420元每吨左右,所以生产原材料成本较高。由于尾矿砂材质较硬,耐磨性较好,加工工艺要求的细度需达到0.08mm筛网的筛余量在30%以下,导致尾矿砂加工耗电量大、每方尾矿砂耗电24度以上,能源消耗较高。
[0003]而近年来,随着牡蛎“垂下式养殖法”技术的推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沿海牡蛎的养殖规模和生产加工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成为沿海牡蛎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牡蛎生产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大量牡蛎壳,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妥善处理,严重污染乡村环境,直接影响了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新农村建设。
[0004]经化验后发现海牡蛎壳经煅烧后可制作成含有90%以上的建筑材料生产所需含钙化合物的牡蛎壳粉。基于此,研发一款以煅烧后的牡蛎壳粉代替部分的石灰、水泥等昂贵建材原料的建筑用绿色环保砖以及实现该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制备的新工艺生产模式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在现有的环保砖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废弃的尾矿砂和牡蛎壳粉为主要原料,并结合独有的新工艺生产模式,研制出成本更低廉、更环保、性能更好的建筑用绿色环保砖。
[0006]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所述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包括物料和水,所述物料与水的比例为1:0.45~0.6,所述物料是由按是由下述按重量份比例配置的原料用所述制作工艺制备而成:
尾矿砂65~78% 牡蛎壳粉12%~18% 石灰4%~8% 水泥4%~8% 石膏2%~4% 余量为发泡剂;
所述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尾矿砂与牡蛎壳粉混合后加入35%~45%重量的水,进行混合研磨,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30%以下;
(2)石灰破碎成I~2公分的颗粒,然后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15%以下;
(3 )将尾矿砂、牡蛎壳粉、石膏、水泥、石灰放入搅拌罐,搅拌罐边加原料边搅拌,所述搅拌罐的转速30~60R/min,搅拌3_4min后加入发泡剂再持续搅拌38-45S,一边搅拌一边对搅拌罐通过蒸汽加热;
(4)通过蒸汽加热至物料达38~42度后,将物料装入模具,然后送入45~50°C的恒温室内静置1.5~2个小时,使其抗压能力达0.3Mpa以上制成砖坯;
(5)将制成的砖坯放入压力1.25~1.4Mpa、温度190~195°C的恒压高温蒸汽釜中蒸压养护7.5~8.5小时制成该环保砖;
所述混合研磨是由铲车按照工艺要求比例将尾矿砂、牡蛎壳粉投放至相应的喂料设备,尾矿砂和牡蛎壳粉经喂料混合后与水共同进入球磨机进行充分地混合研磨。
[0007]所述物料装入模具经恒温室静置制成抗压能力达0.3Mpa以上砖坯,可通过常用的砖坯切割装置按设计要求对所述砖坯进行切割。
[0008]所述发泡剂为铝粉或铝粉膏。
[0009]本发明的优点:新工艺生产模式是在尾矿砂掺入牡蛎壳粉进行混合研磨,在混合研磨过程中部分的尾矿砂二氧化硅活性被激活并与牡蛎壳粉中的氧化钙进行初步的水化反应,通过研磨及水化反应,混合料浆大大提高了化学性能,另外,料浆的粒子悬浮性也得到改善,可制得性能较好的砂浆,使得尾矿砂前期加工工艺要求的细度所需从原来0.08mm筛网的筛余量从30%上升至60%,降低了对尾矿砂的加工时间和加工耗电量,节约能源;在保证产品抗压强度、干密度等各项技术参数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石灰掺入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效的利用和妥善处理了沿海牡蛎的养殖所产生的牡蛎壳,改善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11]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所述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包括物料和水,所述物料与水的比例为1:0.463,所述物料是由按是由下述按重量份比例配置的原料用所述制作工艺制备而成:
尾矿砂500Kg 牡蛎壳粉100 Kg 石灰43 Kg 水泥42 Kg 石膏27 Kg 纯铝粉I Kg ;
所述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由铲车按照工艺要求比例将尾矿砂、牡蛎壳粉投放至相应的喂料设备,尾矿砂和牡蛎壳粉经喂料混合后与330Kg水共同进入球磨机进行充分地混合研磨,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25% ;
(2)石灰破碎成1.5公分的颗粒,然后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12% ;
(3 )将尾矿砂、牡蛎壳粉、石膏、水泥、石灰放入搅拌罐,搅拌罐边加原料边搅拌,所述搅拌罐的转速50R/min,搅拌3.2min后加入纯铝粉再持续搅拌40S,一边搅拌一边对搅拌罐通过蒸汽加热;
(4)通过蒸汽加热,在所述搅拌罐内完成配料的物料达40度,将物料装入模具,然后送入48°C的恒温室内静置2个小时,使抗压能力达0.35Mpa制成砖坯,并通过常用的砖坯切割装置按设计要求对所述砖坯进行切割;
(5)将切割后的砖坯放入压力1.3Mpa、温度193°C的恒压高温蒸汽釜中蒸压养护8小时制成该环保砖。
[0012]对比试验:
将以本发明制得的建筑用绿色环保砖随机抽出五组进行产品容重、抗压强度和外观情况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包括物料和水,所述物料与水的比例为1:0.45~0.6,所述物料是由按是由下述按重量份比例配置的原料用所述制作工艺制备而成: 尾矿砂65~78% 牡蛎壳粉12%~18% 石灰4%~8% 水泥4%~8% 石膏2%~4% 余量为发泡剂; 所述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尾矿砂与牡蛎壳粉混合后加入35%~45%重量的水,进行混合研磨,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30%以下; (2)石灰破碎成I~2公分的颗粒,然后磨细至800目,筛余量达15%以下; (3 )将尾矿砂、牡蛎壳粉、石膏、水泥、石灰放入搅拌罐,搅拌罐边加原料边搅拌,所述搅拌罐的转速30~60R/min,搅拌3_4min后加入发泡剂再持续搅拌38-45S,一边搅拌一边对搅拌罐通过蒸汽加热; (4)通过蒸汽加热至物料达38~42度后,将物料装入模具,然后送入45~50°C的恒温室内静置1.5~2个小时,使其抗压能力达0.3Mpa以上制成砖坯; (5)将制成的砖坯放入压力1.25~1.4Mpa、温度190~195°C的恒压高温蒸汽釜中蒸压养护7.5~8.5小时制成该环保砖; 所述混合研磨是由铲车按照工艺要求比例将尾矿砂、牡蛎壳粉投放至相应的喂料设备,尾矿砂和牡蛎壳粉经喂料混合后与水共同进入球磨机进行充分地混合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装入模具经恒温室静置制成抗压能力达0.3Mpa以上砖坯,可通过常用的砖坯切割装置按设计要求对所述砖坯进行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绿色环保砖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招粉或招粉膏。
【文档编号】C04B28/14GK103524105SQ20131047499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马坡 申请人:东山县金石混凝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