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21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通风器排水领域,具体的说,是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大型的钢结构厂房,不仅能增大厂房内空间的使用面积,其建筑材料还可重复利用,十分环保。在其结构中,天沟(亦可称之为水槽)作为钢结构建筑屋面的排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收采屋面雨水,并通过排水管将雨水顺利排入下水系统,然而,在实际生产时,由于天沟的腐蚀以及漏水等问题而造成的工业厂房地面和屋面泛水、冒水等现象,却给绝大多数工厂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天沟多采用钢檩条制作而成,它是由热卷板经冷弯加工而形成的内设有沟槽的引水结构,如设置于屋顶通风口处的天沟,设于挡雨板一侧,可避免经通风口进入的雨水落入厂房内,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钢檩条采用专用生产线、成套模具、连续机械化生产,为保证长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均采用搭接方法进行连接,传统的搭接部位采用耐候胶(硅酮耐候密封胶)在搭接处进行粘结,并采用自攻钉进行加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固化后的耐候胶由于其硬度较大,往往容易形成裂缝而造成天沟的漏水,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后期的维护费用,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采用丁基胶带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耐候胶,克服了因使用期限过长而造成的搭接处漏水等现象,有效的加强了天沟的使用年限,维护更加简单,更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该搭接结构设于两钢檩条的连接处且由两钢檩条端头上下重叠而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其重叠端面内设有丁基胶带,沿丁基胶带的位置设有固定两钢檩条的固定件,在现有技术中,耐候胶随使用时间的增加,其性质会发生变化,出现固化现象,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容易出现裂缝,造成天沟的漏水,对钢结构厂房中的设备以及生产带来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丁基胶带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耐候胶,对钢檩条进行粘合,丁基胶带具有粘结性强、抗拉强度高,弹性及延伸性能好等优势,不会出现因固化而造成的裂缝漏水现象,使用寿命长。在使用耐候胶时,通常是在两钢檩条的重叠面(即接触端面)全部涂抹上该胶体,待耐候胶固化后,即可实现两钢檩条的粘结,使用时,基于丁基胶带良好的粘合性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丁基胶带的数量为两条,均沿钢檩条的横截面而设置。所述的钢檩条为设于挡雨板侧边的引水机构,屋顶雨水沿钢檩条的内侧流向排水管道,为更好的实现两钢檩条搭接处的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两钢檩条的内侧接缝处还设有密封胶。[0007]为更好的实现上述结构,所述的密封胶为丁基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十分稳固,所述的固定件为铆钉,其数量为一个以上。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檩条的横截面呈U型槽结构,其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固定于挡雨板一侧的卡片结构,另一边则向内延伸形成防止雨水溅落的扣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丁基胶带来代替耐候胶,是一种环保型无溶剂密封粘结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延展性,不仅粘结强度高,还可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等缺陷,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天沟的使用年限,维护更加简单,且成本低廉。(2)为加强搭接结构的防漏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两钢檩条的接缝处还设有丁基胶,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制作时,只需在位于上方的接缝处(即:搭接结构的内侧)设置丁基胶即可,设计十分合理。(3)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十分简单,采用两条丁基胶带分别设置于两钢檩条的重叠面内,然后再通过铆钉进行固定,并进行接缝处的防漏处理,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图1为天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檩条的剖视图。其中I一钢檩条,2—挡雨板,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在钢结构厂房的结构设计中,屋面的天沟布置十分重要,可如图1所示设置成内排水天沟,即:设置于屋顶通风口处并设于挡雨板2—侧,可避免经通风口进入的雨水落入厂房内,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长度满足用户的需求,需将钢檩条I进行搭接,传统的搭接结构采用耐候胶(硅酮耐候密封胶)在搭接处进行粘结,并采用自攻钉进行加固,多存在使用寿命短、后期维护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如图2所示,该搭接结构设于两钢檩条I的连接处,并由两钢檩条端头上下重叠而组成,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其重叠端面内采用丁基胶带代替耐候胶进行粘结,克服了耐候胶使用寿命短、易断裂等缺陷,不仅具有极好的粘结性以及抗拉强度,其本身还具有极好的弹性和延伸性,在实际使用时,更不会出现因固化而造成的裂缝漏水现象,使用寿命长,极具市场价值。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钢檩条I为横截面呈U型槽结构的引水机构,如图3所示,其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固定于挡雨板2 —侧的卡片结构,另一边则向内延伸形成防止雨水溅落的扣状结构。在使用耐候胶时,通常是在两钢檩条I的重叠面(即接触端面)全部涂抹上该胶体,待耐候胶固化后,即可实现两钢檩条I的粘结,使用时,基于丁基胶带良好的粘合性能,在本实用新型中,丁基胶带的数量为两条,均沿钢檩条I的横截面而设置。[0022]为提高上述结构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沿丁基胶带的位置还设有固定两钢檩条I的固定件,其结构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固定件为自攻钉,也可称之为自攻螺丝,其表面设有螺纹,在实际使用时,须预先在连接件(即:钢檩条I)上钻孔,然后再将自攻钉旋入孔中,强力在被连接件的预钻孔中攻出内螺纹,从而形成连接,具有极高的锁紧性能。但却存在如下缺陷:在钢檩条I的搭接过程中,最耗费成本的就是预钻孔的准备,使用时,由于自攻钉是在钢檩条预钻孔的内部强力攻出螺纹,若该螺纹连接的自攻钉出现锈蚀或断裂,则需重新钻孔并安装自攻钉,操作十分不便,基于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铆钉3来代替自攻钉的使用,其安装十分方便,铆钉3的结构为一端设有帽沿的杆状零件,穿入钢檩条I后,在杆的外端打、压出另一头,即可将钢檩条I压紧、固定,连接十分稳固。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沿丁基胶带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铆钉3。为更好的实现两钢檩条I搭接处的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两钢檩条I的接缝处还设有密封胶,密封胶采用丁基胶。在使用时,屋顶雨水沿钢檩条I搭接而成的天沟流向排水管道,钢檩条I的横截面为呈U型的沟槽结构,恰好用于将雨水引入排水管道,因此,只需在组成搭接结构内侧的钢檩条I接缝处(即如图2中虚线所示部分)加设丁基胶即可,结构十分简单。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耐候胶使用期限过长而造成的搭接处漏水等现象,合理使用稳固结构进行连接,不仅延长了天沟的使用年限,更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搭接结构的安装过程,使其维护更加简单,且成本低廉。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该搭接结构设于两钢檩条(I)的连接处且由两钢檩条端头上下重叠而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重叠端面内设有丁基胶带,沿丁基胶带的位置设有固定两钢檩条(I)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基胶带的数量为两条,均沿钢檩条(I)的横截面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檩条(I)为设于挡雨板(2)侧边的引水机构,在两钢檩条(I)的内侧接缝处还设有密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为丁基胶。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为铆钉(3),其数量为一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檩条(I)的横截面呈U型槽结构,其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固定于挡雨板(2)—侧的卡片结构,另一边则向内延伸形成 防止雨水溅落的扣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钢结构屋顶通风器的天沟搭接结构,该搭接结构设于两钢檩条(1)的连接处且由两钢檩条端头上下重叠而组成,在其重叠端面内设有丁基胶带,沿丁基胶带的位置设有固定两钢檩条(1)的固定件,所述丁基胶带的数量为两条,均沿钢檩条(1)的横截面而设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耐候胶使用期限过长而造成的搭接处漏水等现象,合理使用稳固结构进行连接,不仅延长了天沟的使用年限,更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搭接结构的安装过程,使其维护更加简单,且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E04D13/068GK203160566SQ2013201636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郑建强 申请人:成都禾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