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790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入口端与混凝土泵送设备相连,在筒体(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混合推动轴(2),混合推动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在筒体(1)靠近入口端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泡口(4),进泡口(4)与发泡机连通,在筒体(1)轴向中部开设有进颗粒口(5),进颗粒口(5)与颗粒推进泵相连。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获得较好发泡效果复合泡沫混凝土的自动混合器。
【专利说明】 复合泡沬混凝土自动混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复合泡沫混凝土的输送和混合时,传统上是将混凝土、发泡剂和需混合的颗粒在搅拌设备中直接进行混合,上述几种物质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泵送时间和距离均较长,因此等到充分混合后的复合泡沫混凝土运送到下一工位时,其中的泡沫已经所剩无几,获得的复合泡沫混凝土中泡沫的含量较少,难以达到较好的发泡效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或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获得较好发泡效果复合泡沫混凝土的自动混合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包括筒体1,筒体I的入口端与混凝土泵送设备相连,在筒体I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混合推动轴2,混合推动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在筒体I靠近入口端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泡口 4,进泡口 4与发泡机连通,在筒体I轴向中部开设有进颗粒口 5,进颗粒口 5与颗粒推进泵相连。
[000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6]本种结构形式的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混凝土与发泡剂混合过程中,由于输送线距离和时间过长,造成泡沫含量减少、无法获得较好发泡效果的缺陷,设计出一种可以与传统混凝土泵送设备连接的筒体结构,该结构能够与发泡机、颗粒推进泵相连,即让混凝土、发泡剂和颗粒在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内进行输送并混合,大大缩短了三种原材料混合后的空置时间,从而防止泡沫量降低的情况发生。它能够缩短复合泡沫混凝土成品与作业面(即浇筑点)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泡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和要求。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它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筒体1,该筒体I的入口端与混凝土泵送设备相连,在筒体I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混合推动轴2,混合推动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在筒体I靠近入口端的一侧的上部开设有进泡口 4,这个进泡口 4与发泡机相互连通,而在筒体I轴向的中间部分还开设有进颗粒口 5,并且进颗粒口 5与颗粒推进泵相连。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筒体I的入口端与搅拌输送设备连接,搅拌输送设备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储存罐相连,即混凝土由搅拌输送设备送入筒体1,由于筒体I内的混合推动轴2带动其上的螺旋叶片3不断转动,进入筒体I的混凝土在筒体I内向前移动,在混凝土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靠近入口端一侧的进泡口 4将发泡机产生的泡沫打入筒体I,让发泡剂与混凝土在筒体I内充分混合,与此同时,颗粒推进泵还不断地将需要混合的颗粒通过进颗粒口 5送入筒体1,这样在混合推动轴2的作用下,混凝土、发泡剂与颗粒一边输送一边混合,并最终通过筒体I的出口端排出,供给到需浇注的工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泡沫混凝土自动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包括筒体(1),筒体(I)的入口端与混凝土泵送设备相连,在筒体(I)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混合推动轴(2),混合推动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在筒体(I)靠近入口端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进泡口(4),进泡口( 4 )与发泡机连通,在筒体(I)轴向中部开设有进颗粒口( 5 ),进颗粒口( 5 )与颗粒推进泵相连。
【文档编号】B28C5/14GK203418646SQ201320402336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郑殿礼 申请人:大连正锐建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