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96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型材,提供一种既能水平连接,又能成90°连接的多用途型材。本实用新型包括型材主体,型材主体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朝向型材主体中部弯曲并形成第一接插口,第一接插口的形状与第二折弯部相匹配,第二折弯部朝向中心弯曲并形成第一接插口,第一接插口与第一折弯部相匹配,多个型材主体通过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扣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型材主体纵向两端设置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通过上述折弯部实现多个型材主体扣接,尤其适用于搭建挡土墙、围墙、水槽、板桩、异型管道等建筑物。
【专利说明】多用途型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型材。
【背景技术】
[0002]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型材作为一种建材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如搭建挡土墙、围墙、管道等。一般的型材都会在其纵向两端设置接插件,使得多个型材可以连接起来,使用方便。但是,这些型材大多只能实现单一角度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根据所搭建的建筑物的形状而对型材的连接角度做出调整。上述单一角度的连接方式难以适应多用途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水平连接,又能成90°连接的多用途型材。
[0004]一种多用途型材,其包括型材主体,所述型材主体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部和折转旋状的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朝向型材主体中部弯曲并形成第一接插口,第一接插口的形状与第二折弯部相匹配,第二折弯部朝向中心弯曲并形成第二接插口,第二接插口与第一折弯部相匹配,多个型材主体通过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扣接在一起。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主体的中部设有凸起。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呈梯形。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凸块。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扣接后,扣接处形成通孔,通孔用于灌注密封材料。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主体外侧设有加强框,加强框上设有与之垂直并贯穿的螺杆,螺杆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加强框上,螺杆另一端贯穿型材主体,加强框由与螺杆匹配的螺母旋紧固定在型材主体的外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连接螺母一端的外侧设有收口盖槽,收口盖槽的内侧设有凹槽,收口盖槽和加强框的两侧均设有螺孔,加强框外侧设有卡块,卡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收口盖槽和加强框通过卡块与凹槽卡设成一体并通过螺钉加固。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靠近型材主体中部的一端设有锁定块。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包括竖直部、折钩,折钩长度为竖直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长;第二折弯部包含有四个侧壁,第四侧壁端部与第一侧壁的内侧设有可容纳第一折弯部竖直部的间距,第四侧壁端部连接有向内尾端,向内尾端朝向第二折弯部的旋体内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型材主体纵向两端设置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通过上述折弯部实现多个型材主体扣接,而且即能实现水平扣接,又能实现90°扣接,尤其适用于搭建挡土墙、围墙、水槽、板桩、异型管道等建筑物。另外,在型材主体的中部设有梯形凸起,能增强型材的应力作用,使用时更加稳固;在凸起与折弯部的连接处设有凸块,能增加型材与其他建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扣接后,口接处形成的通孔能用于填充密封材料,借此将连接处密封起来;型材主体外部设置加强框并通过螺杆固定,增加型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利用型材所搭建的建筑更加稳固;在加强框外固定一收槽口,保护螺杆与加强框的接合处。在第一折弯部靠近型材主体中部的一端设置锁定块,使得型材组合时对位更加准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个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B局部的放大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多用途型材,其包括型材主体100,所述型材主体100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部110和第二折弯部120,所述第一折弯部110朝向型材主体100中部弯曲并形成第一接插口 111,所述第一接插口 111的形状与第二折弯部120相匹配,所述第二折弯部120朝向中心弯曲并形成第二接插口 121,所述第二接插口 121与第一折弯部110相匹配,多个型材主体100通过第一折弯部110与第二折弯部120扣接在一起,扣接处形成通孔,通孔用于灌注密封材料。所述型材主体100的中部设有梯形的凸起130,能够增强型材的应力强度。而且,所述梯形的凸起130与第一折弯部110、第二折弯部120的连接处设有多个凸块131,能够增加型材与其他建材的摩擦系数。在第一折弯部110和第二折弯部120的扣接处形成一个通孔,方便密封时填充密封料。在第一折弯部110靠近型材主体100中部的一端设置锁定块112,使得型材组合时对位更加准确。
[0023]请参阅图3、图4及图5,该挡土墙左右两侧墙面由多用途型材组合成,内部由上至下填充有路面材料及路基回填物700。而且,在多用途型材的外围还设有加强框200和收口盖槽500,所述收口盖槽500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收口盖槽500和加强框200的两侧均设有螺孔,所述加强框200外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收口盖槽500和加强框200通过卡块与凹槽卡设成一体并通过螺钉600加固。通过螺杆300贯穿所述型材主体100并由螺母400旋紧固定在型材主体100的外部。通过加强框200及螺杆300固定,增加型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利用型材所搭建的建筑更加稳固。在加强框200外固定一收槽口,保护螺杆300与加强框200的接合处。[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6,通过将多个多用途型材通过水平扣接及成90°扣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管道。
[00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型材,其包括型材主体(100),所述型材主体(100)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部(110)和折转旋状的第二折弯部(120),所述第一折弯部(110)朝向型材主体(100)中部弯曲并形成第一接插口(111),所述第一接插口(111)的形状与第二折弯部(120)相匹配,所述第二折弯部(120)朝向中心弯曲并形成第二接插口(121),所述第二接插口( 121)与第一折弯部(110)相匹配,多个型材主体(100)通过第一折弯部(110)与第二折弯部(120)扣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体(100)的中部设有凸起(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0)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0)与第一折弯部(110)、第二折弯部(120)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凸块(131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10)与第二折弯部(120)扣接后,扣接处形成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体(100)外侧设有加强框(200 ),所述加强框(200 )上设有与之垂直并贯穿的螺杆(300 ),所述螺杆(300 ) 一端通过螺母(400 )固定在加强框(200 )上,所述螺杆(300 )另一端贯穿所述型材主体(100 ),所述加强框(200)由与螺杆(300)匹配的螺母(400)旋紧固定在型材主体(100)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0)连接螺母(400)—端的外侧设有收口盖槽(500 ),所述收口盖槽(500 )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收口盖槽(500 )和加强框(200)的两侧均设有螺孔,所述加强框(200)外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收口盖槽(500 )和加强框(200 )通过卡块与凹槽卡设成一体并通过螺钉(600 )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10)靠近型材主体(100)中部的一端设有锁定块(1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10)包括竖直部、折钩,折钩长度为竖直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长;第二折弯部(120)包含有四个侧壁,第四侧壁端部与第一侧壁的内侧设有可容纳第一折弯部(110)竖直部的间距,第四侧壁端部连接有向内尾端,向内尾端朝向第二折弯部(120)的旋体内部。
【文档编号】E04C3/00GK203452262SQ20132045838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任志夫 申请人:任志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