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立柱结构及其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9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幕墙立柱结构及其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幕墙立柱结构及其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及其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间隔排列且与基础结构连接的一组桁架柱、横置连接在一组桁架柱顶部的桁架梁、排列在玻璃幕墙内侧的立柱、与上述三者穿插连接的索杆桁架;立柱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立柱之间连接有连杆,立柱的直边与索杆桁架连接。本发明完成效果通透明亮、质量可靠,而且整体结构安全可靠,适用于结构跨度大、承载力较小的工程,减少了现场加工材料所带来的问题,使得幕墙结构效果、质量更好,还大大减少了以往对于幕墙构件焊接处打磨处理的工作量,用锯齿形链式立柱结构替换了以往的自平衡拉杆承重锁,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构件式幕墙系统。
【专利说明】幕墙立柱结构及其幕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按施工特点分类,玻璃幕墙主要分为构件式幕墙即框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半单元式幕墙:构件式幕墙由金属框架组成,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和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受力作用;单元式幕墙主要是指由各种面材与支撑框架在工厂车间内制成完成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半单元式幕墙是介于框架式幕墙和单元式幕墙之间的一种幕墙结构,大部分组装工作在工厂内完成,适合于剪力墙体结构部位。
[0003]按结构特点,玻璃.墙王要分为明框.墙、隐框.墙、半隐框.墙、全玻.墙、点支式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构件完全不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横向或竖向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的框支承玻璃幕墙;支撑结构全部在用玻璃肋的玻璃幕墙;点支式幕墙每块玻璃由金属支撑点支撑,受到平面内、平面外的荷载的作用。
[0004]现有构件式幕墙一般是基于建筑的层间安装,安装高度有局限性:一般铝龙骨适合于6米以下的安装高度,钢龙骨适用于10米以下安装高度。所以,面对更高的安装高度时,无法使用传统的构件式幕墙,如果使用索结构或拉杆结构,如此高度会产生巨大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立柱结构及其幕墙系统,要解决传统构件式幕墙安装高度有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幕墙立柱结构,所述立柱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的,所述柱节的一端窄、一端宽,连接窄边与宽边的两边其中一条是竖直的直边、另一条是锯齿形边,相邻柱节之间通过窄端与宽端的相互对接而连接。
[0007]所述柱节的锯齿是直角三角形,锯齿的斜边与水平边的夹角范围是70°?90°,每节柱节有两至十个锯齿。
[0008]所述柱节之间榫卯连接,宽端与窄端上有配合使用的榫槽和榫头。
[0009]所述柱节之间通过双孔连接耳板连接。
[0010]所述双孔连接耳板上至少有一个孔是竖直方向上的长条孔。
[0011]一种应用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的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及其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间隔排列且与基础结构连接的一组桁架柱、横置连接在一组桁架柱顶部的桁架梁、排列在玻璃幕墙内侧的立柱、与上述三者穿插连接的索杆桁架。
[0012]所述立柱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立柱的直边与索杆桁架连接。
[0013]所述立柱的锯齿边与同带锯齿边缘的造型框相互贴合。
[0014]所述连杆连接在立柱与造型框的锯齿的水平边之间。
[0015]所述幕墙的上、下边缘与连杆固定连接,左、右边缘夹在立柱与造型框的斜边之间。
[0016]所述索杆桁架包括上、下间隔平行排列的水平主杆、水平拉结在每根水平主杆两侧的自平衡拉杆、竖直连接上、下自平衡拉杆的稳定拉杆以及水平连接左、右自平衡拉杆的水平拉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构件式幕墙不能满足更高安装高度的缺点,解决了打破局限性、扩大幕墙安装高度范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问题。
[0018]本发明幕墙系统属于构件式幕墙,其中涉及的锯齿形立柱结构、由水平拉索结构、自平衡拉杆结构、稳定拉杆结构和水平主杆结构构成的索杆桁架结构:其中水平拉索结构、水平主杆结构和自平衡拉杆结构主要为承担风压变形的水平作用力,竖向的稳定拉杆起到稳定桁架的作用、不承担主要的拉力,全部荷载通过锯齿形立柱结构传递至基础结构,该锯齿形立柱结构的标准长度为4790毫米,采用双孔连接耳板连接上下相邻两个柱节,这样自上而下对接,形成一个锯齿形立柱结构,锯齿形立柱结构的末端与主体桁架结构连接,双孔连接耳板的孔径为31毫米,并特别设置一个长条孔以方便临时调节,保证安装质量,位于桁架柱位置的双孔连接耳板还同时焊接在桁架柱上。
[0019]本发明完成效果通透明亮、质量可靠,构造形式灵活多样,可实现特殊的建筑造型,具有很强的艺术融合性,而且整体结构安全可靠,适用于结构跨度大,承载力较小的工程,此外,由于涉及的主要构件均为加工厂定制加工,减少了现场加工材料所带来的问题,使得安装完成后的幕墙结构效果、质量更好,还大大减少了以往对于幕墙构件焊接处打磨处理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效率,用锯齿形链式立柱结构替换了以往的自平衡拉杆承重锁,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0]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构件式幕墙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A-A结构剖面图。
[0024]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的B-B结构剖面图。
[0026]图5是图4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的索杆桁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8]图7是图1的C-C结构剖面图。
[0029]图8是图1的D-D结构剖面图。
[0030]附图标记:1 -立柱、2-双孔连接耳板、3-桁架柱、4-桁架梁、5-基础结构、6-连杆、7-玻璃幕墙、8-造型框、9-稳定拉杆、10-自平衡拉杆、11-水平拉索、12-水平主杆、13-保温岩棉、14-主体结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图8所示,这种幕墙立柱结构,所述立柱I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的,所述柱节的一端窄、一端宽,连接窄边与宽边的两边其中一条是竖直的直边、另一条是锯齿形边,相邻柱节之间通过窄端与宽端之间榫卯连接而相互对接,宽端与窄端上有配合使用的榫槽和榫头;所述柱节的锯齿是直角三角形,锯齿的斜边与水平边的夹角范围是70°~90°,每节柱节有两至十个锯齿;所述柱节之间通过双孔连接耳板2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孔是竖直方向上的长条孔,以方便临时调节,保证柱节之间的安装质量。
[0032]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这种应用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的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7及其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图如图2、图7所示,包括间隔排列且与基础结构5或者主体结构基础14连接的一组桁架柱3,、横置连接在一组桁架柱3顶部的桁架梁4、排列在玻璃幕墙7内侧的立柱1、与上述三者穿插连接的索杆桁架,其中,立柱I的排布比桁架柱3的排布密集,即有的立柱I与桁架柱3连接,有的只与索杆桁架连接,立柱I与桁架柱3并排时,连接立柱柱节的双孔连接耳板2还同时焊接在桁架柱3上;连接在桁架柱3周围的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岩棉13,参见图1、图2、图3所述,在立柱之间设有铝单板和保温岩棉13,所述保温岩棉容重80KG/m3、厚度50mm,并通过铝板用岩棉钉及粘结胶固定在铝单板背部,每平米岩棉钉不少于20个。
[0033]所述立柱I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所述立柱I之间连接有连杆6,所述立柱I的直边与索杆桁架连接;所述立柱I的锯齿边与同带锯齿边缘的造型框8相互贴合;所述连杆6连接在立柱I与造型框8的锯齿的水平边之间;所述幕墙7的上、下边缘与连杆6固定连接,左、右边缘夹在立柱I与造型框8的斜边之间。
[0034]参见图4、图6、图8所示,所述索杆桁架同时与桁架柱3、桁架梁4和立柱I连接,包括上、下间隔平行排列的水平主杆12、水平拉结在每根水平主杆两侧的自平衡拉杆10、竖直连接上、下自平衡拉杆10的稳定拉杆9以及水平连接左、右自平衡拉杆10的水平拉索11 ;其中每根水平主杆12的两末端与最外侧的水平拉索11的末端连接形成梭形;所述索杆桁架的横断面是由若干梭形结构水平顺次连接而成的;最外侧的稳定拉杆9与主体结构基础14以及桁架梁4连接。
[0035]参见图1、图2、图7所示,所述基础结构5包括横杆和竖杆,桁架柱3周围的立柱通过连接耳板连接在横杆上,其余立柱的下部与竖杆焊接,所述横杆和竖杆均为120 X 80 X 4cm的镀锌方管焊接,焊缝处打磨,表面涂刷环氧富锌底漆2~3遍,竖杆通过转接件与300 X 200 X 1mm的后置埋件固定,后置埋件安装于主体结构基础14上。
[0036]本系统中的连接节点均通过连接耳板连接:桁架柱与基础结构之间;桁架柱与桁架梁之间;桁架柱与立柱之间;桁架梁与立柱之间;索杆桁架结构中的各个连接节点以及索杆桁架与桁架柱、桁架梁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幕墙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的,所述柱节的一端窄、一端宽,连接窄边与宽边的两边其中一条是竖直的直边、另一条是锯齿形边,相邻柱节之间通过窄端与宽端的相互对接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节的锯齿是直角三角形,锯齿的斜边与水平边的夹角范围是70°?90°,每节柱节有两至十个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节之间榫卯连接,宽端与窄端上有配合使用的榫槽和榫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节之间通过双孔连接耳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系统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孔连接耳板(2)上至少有一个孔是竖直方向上的长条孔。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幕墙立柱结构的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7)及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间隔排列且与基础结构(5)连接的一组桁架柱(3)、横置连接在一组桁架柱(3)顶部的桁架梁(4)、排列在玻璃幕墙(7)内侧的立柱(I)、与上述三者穿插连接的索杆桁架; 所述立柱(I)是由锯齿形的柱节竖向顺次对接而成,所述立柱(I)之间连接有连杆(6),所述立柱(I)的直边与索杆桁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的锯齿边与同带锯齿边缘的造型框(8)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连接在立柱(I)与造型框(8)的锯齿的水平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7)的上、下边缘与连杆(6)固定连接,左、右边缘夹在立柱(I)与造型框(8)的斜边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杆桁架包括上、下间隔平行排列的水平主杆(12)、水平拉结在每根水平主杆两侧的自平衡拉杆(10)、竖直连接上、下自平衡拉杆(10)的稳定拉杆(9)以及水平连接左、右自平衡拉杆(10)的水平拉索(11)。
【文档编号】E04B2/88GK104074291SQ20141034661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姚跃宇, 蒋博, 苏立鑫, 宋吉民, 俞坤军, 彭中要, 谈政, 张苏, 张悦新, 温海宁 申请人: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