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1472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陶瓷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调节CuAlO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及CuAl1-xYxO2陶瓷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技术领域】。通过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2中的Al的方法来调节CuAlO2陶瓷电导率,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2得到化合式为CuAl1-xYxO2的物质,其中0.01≤x≤0.10。制备方法:按化学计量比称量原料;将原料放入球磨罐中球磨;将粉体放入坩埚中煅烧,煅烧温度时1100℃,然后进行二次球磨、烘干;将研磨得到的粉体压制成坯体,得到的坯体在炉子以560℃-600℃排胶、以1150℃-1250℃的温度进行烧结。通过简单的钇掺杂就能实现CuAlO2材料的电导率的改变。
【专利说明】一种调节CuA IO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及CuA I ^xYxO2陶瓷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CuAlO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及CuAl hYx02陶瓷制备过程,属于 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简称TC0)因其在传感器、太阳 能电池、平板显示器、导热玻璃窗(防雾和防结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关注。传统的TCO材料如ln 203、ZnO、Sn02、CdO等大多数均为η型,而P型空穴导电的TCO 材料很少,且导电性比η型TCO材料少3-4个数量级,这就导致良好的ρ-η结难以实现,限 制了相关半导体器件的开发和应用。
[0003] 这种状况直到1997年Kawazoe等首次采用激光烧蚀技术制备了 ρ型透明导电薄 膜(:1^102薄膜才得以改善。(:1^102是(:11 +基透明导电氧化物&-(:1^1024-51'(:11202等)的代 表,间接带隙E g= I. 8eV,直接带隙Eg= 3. 5eV。该晶胞主要由3个特征单元组成:平行于c 轴的O-Cu-O哑铃结构;垂直c轴方向的六方密排的Cu层;与Cu层交替堆垛的共棱AlO6A 面体层。所以(:1^102是一种层状的天然超晶格结构,这种结构使得CuAlO 2具有各向异性。 P型CuAlO2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突破了长久以来ρ型TCO材料难以跨越的界限,为开 辟半导体器件的新应用和研宄领域奠定了基础和前提。近来又发现&^10 2具有光伏特性、 对臭氧的气敏性、场发射特性、热电特性以及光催化特性,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多功能半 导体材料。
[0004] 但CuAlO2的电导率仍是其与η型TCO材料结合制备半导体器件的约束条件,提高 CuAlO2的电导率实用价值巨大。目前,大多数研宄集中于改变载流子浓度来实现材料电导 率的增加。Park等以Fe 2O3取代的CuAlO2,当Fe2O3掺量为0. 1时其电导率是未掺杂的样 品的3倍左右;而Dong等以Ca掺杂CuAKV薄膜,电导率最大达到了未掺杂的CuAlO 2薄膜 电导率的 2 倍。(K. Park, Κ·Υ· Ko, H.-C. Kwon, S. Nahm,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37(2007)I - 6 ;Guobo Dong, Ming Zhang, Tingxian Li, and Hui Yan,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57(2010)H127-H130)。这种不等价惨杂对电导率的提高均是 通过增加载流子浓度实现的。通常,半导体的电阻率是由其载流子种类、浓度及其迀移率决 定的。对P型CuAlO 2,研宄表明,其可见光区的透过率与其载流子浓度有密切的关系。采用的 前述的异价掺杂方式,在提高CuAlO 2电导率的同时会带来了其透过率的下降,降低CuAlO2 材料的光学性能。所以,本发明基于半导体导电理论,提出通过价态稳定的3价钇离子取代 3价铝离子,利用其3d轨道对CuA10 2#带的贡献和离子半径的差异,实现晶格畸变,调节能 带结构,改变载流子的迀移率,进而实现改变材料的电导率而保持其光透过率基本不变的 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CuAlO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 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同时激活能也会减小。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CuAlO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 2中的Al的方法来调节CuAlO 2陶瓷电导率,钇部分掺杂取代 CuAlO2得到化合式为CuAl ^xYxO2的物质,其中0. 01彡X彡0. 10。
[0007] 优选在相同温度时,0. 01彡X彡0. 03时,&^102陶瓷电导率随着X增加电导率减 小;当0. 03彡X彡0. 1时,&^102陶瓷电导率随着X增加电导率增加。
[0008] 该部分掺杂取代CuAlO2的化学式是CuAl PxYxO2物质的制备方法,其中 0. 01 < X < 0. 1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按化学式CuAlhYxO2(其中0.01彡X彡0· 10)的摩尔计量比称取Cu2CKAl(OH)3 和Y2O3粉体,置入球磨罐中,球磨12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0010] ⑵将步骤⑴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 保温1-3小时,然后升至1100°C,保温10-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11] ⑶将步骤⑵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0012] (4)将步骤⑶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勾,压制成坯体,一般优选坯 体直径11. 5毫米;
[0013] (5)步骤(4)得到的坯体排胶,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60°C _600°C,保温2-4小 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14] (6)步骤(5)排胶后的坯体进行煅烧,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30分 钟-1小时,然后升至950°C保温15分钟,再升至1150°C -1250°C保温4-6小时后随炉冷却 至室温。
[0015] 本发明基于半导体理论,以价态稳定的3价钇离子取代3价铝离子,构成 CuAlhYxO2(其中0.01彡X彡0. 10);利用钇离子的半径(0.892A)大于铝离子的半径 (0.530A),产生晶格畸变,同时,利用钇离子3d轨道对CuAlO 2价带的贡献,改变能带结构; 从而使载流子迀移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CuAlO2M料的电导率。
[0016]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简单的钇掺杂就能实现CuAlO2M料的电导率的改变。 0. 01彡X彡0. 06时,CuAVxYxO2的电导率小于CuAlO 2;x = 0. 1时,CuAl ^YxO2的电导率大 于 CuAlO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对比例、实施例1和实施例3制备的Omol. %,LOmol. % (X = 0.01) 和10. Omol. % (X = 0· 1)钇掺杂CuAlO2陶瓷的X-射线衍射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对比例、案例1和案例3制备的Omol. %,I. Omol. % (X = 0· 01)和 10. Omol. % (X = 0· 1)钇掺杂CuAlO2陶瓷的X射线衍射图中(101)和(012)峰的放大图。 由图可见,Y2O 3取代在使CuAlO^ (101)和(012)衍射峰向小角度移动,表明Y离子已进入 晶格并取代Al尚子。
[0019] 图3是本发明对比例、实施例1和实施例3制备的Omol. %,I. Omol. %和 10. Omol. %钇掺杂CuAlO2陶瓷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中Y2O3取代量对CuAlO 2的电导率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Y掺 量的增加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加,其中X = 0. 03是拐点,当掺量达到lOmol%时,其电导率已 经比未掺杂的样品高。
[0021] 图5是本发明中Y2O3取代量对CuAlO^激活能的影响。激活能由图3中电导率 与温度的关系得出。
[0022] 图6是本发明中Y2O3取代量对CuAlO 2的迀移率的影响。样品的电导率先减小后 增加,其原因是在制备过程中,Al5Y 3O12(绝缘体)的生成。当Y2O3取代量较小时,载流子迀 移率变化较小,Al 5Y3O12的存在是影响电导率的主要因素,致使样品电阻增加、电导率减小。 当Y 2O3取代量达到一定值时,载流子迀移率急剧增大,虽然Al 5¥3012的含量也会因为Y 203取 代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载流子迀移率取代Al5Y 3O12成为影响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导致电导 率的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对比例
[0024] (1)按化学式CuAlO2的计量比称取Cu 20和Al (OH)3粉体,置入球磨罐中,球磨12 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0025] (2)将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保温1小 时,然后升至1100°c,保温10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26] (3)将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0027] (4)将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压制成直径11. 5毫米的坯体;
[0028] (5)坯体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60°C,保温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29] (6)排胶后的坯体的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30分钟,然后升至950°C 保温15分钟,再升至1150°C保温4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0] (7)制得的陶瓷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和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分别见图1、2和图 3。本发明中Y 2O3取代量对CuAlO 2的电导率、激活能和迀移率的影响分别见图4-6。
[0031] 实施例1
[0032] (1)按化学式CuAla99YatllO2的计量比称取Cu 20、Al (0队和Y2O3粉体,置入球磨罐 中,球磨12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0033] (2)将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保温1. 5 小时,然后升至IKKTC,保温1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4] (3)将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0035] (4)将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压制成直径11. 5毫米的坯体;
[0036] (5)坯体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75°C,保温3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7] (6)排胶后的坯体的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 °C,在600 °C保温40分钟,然后 升至950°C保温15分钟,再升至1175°C保温4. 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8] (7)制得的陶瓷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和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分别见图1、2和图 3。本发明中Y 2O3取代量对CuAlO 2的电导率、激活能和迀移率的影响分别见图4-6。
[0039] 实施例2
[0040] (1)按化学式 CuAla94Yatl6O2 (其中 X = 0· 06)的计量比称取 Cu20、Al (OH) 3和 Y 203 粉体,置入球磨罐中,球磨12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0041] (2)将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保温2小 时,然后升至1100°c,保温13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42] (3)将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0043] (4)将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压制成直径11. 5毫米的坯体;
[0044] (5)坯体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90°C,保温3. 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45] (6)排胶后的坯体的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50分钟,然后升至950°C 保温15分钟,再升至1200°C保温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46] (7)本发明中Y2O3取代量对CuAlO^电导率、激活能和迀移率的影响分别见图 4-6 〇
[0047] 实施例3
[0048] (1)按化学式 CuAla9tlYa 1(|02 (其中 X = 0· 1)的计量比称取 Cu20、A1 (OH) 3和 Y 203粉 体,置入球磨罐中,球磨12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0049] (2)将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保温3小 时,然后升至1100°c,保温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50] (3)将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0051] (4)将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压制成直径11. 5毫米的坯体;
[0052] (5)坯体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4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53] (6)排胶后的坯体的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1小时,然后升至950°C 保温15分钟,再升至1250°C保温6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54] (7)制得的陶瓷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和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分别见图1、2和图 3。本发明中Y 2O3取代量对CuAlO 2的电导率、激活能和迀移率的影响分别见图4-6。
[0055] 实施例4
[0056] 同理按照实施例1制备CuAla97YaC13O 2(其中X = 0. 03)产品。本发明中Y2O3取代 量对&^102的电导率、激活能和迀移率的影响分别见附图。
【权利要求】
1. 一种调节CuAlO 2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 2中的 A1的方法来调节CuA102陶瓷电导率,钇部分掺杂取代CuA102得到化合式为CuAl hYx02的 物质,其中〇? 01彡x彡0? 10。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同温度时,0. 01 < x < 0. 03时,CuAlO2陶 瓷电导率随着x增加电导率减小;当0. 03 < x < 0. 1时,&^102陶瓷电导率随着x增加电 导率增加。
3. 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 2的化学式为CuAl 的物质。
4. 钇部分掺杂取代CuAlO 2的化学式是CuAl hYx02物质的制备方法,其中 0. 01 < x < 0. 10,,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按化学式CuAUA的摩尔计量比称取Cu 20、A1 (0H) 3和Y 203粉体,置入球磨罐中, 球磨12小时后,得到混合均匀的粉体; (2) 将步骤(1)得到的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煅烧,煅烧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00°C保温 1-3小时,然后升至1100°C,保温10-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3) 将步骤(2)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二次球磨12小时,得到陶瓷粉体; (4) 将步骤(3)得到的陶瓷粉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压制成坯体,一般优选坯体直 径11. 5毫米; (5) 步骤(4)得到的坯体排胶,排胶条件为:从室温升至560°C -600°C,保温2-4小时 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6) 步骤(5)排胶后的坯体进行煅烧,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至600°C保温30分钟-1 小时,然后升至950°C保温15分钟,再升至1150°C -1250°C保温4-6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 温。
【文档编号】C04B35/45GK104496460SQ20141066998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朱满康, 王影, 侯育冬, 王如志, 张铭, 汪浩, 王波, 宋雪梅, 刘晶冰, 严辉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