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798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解决平移过程中可能的竖向震动对房屋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它包括千斤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的上端设有上垫块(2),千斤顶(1)的下端设有下垫块(3);所述下垫块(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千斤顶(1)在滑移过程中从下垫块(3)上滑落的限位机构;所述下垫块(3)的下端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为底部镶有聚四氟乙烯板的精加工构件,所述滑块(4)的下方安装有滑道(5)。
【专利说明】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建筑移位的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许多建筑、桥梁等需要改建,但是其中不乏很多仍然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将其拆了再重建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在建筑行业中与建筑物移动工程相关的各种顶升技术,移位技术和重点加固技术迅速发展,这些方法逐渐成为利用建筑物和保护建筑物的最科学、最先进的方法。
[0003]上述各种建筑物处理方法中的移位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对现有建筑结构采用托换技术,在基础的适当位置使移位部分和原结构部分脱离开,将建筑分为原有基础部分和平移部分,使平移部分形成可移动的结构体系,然后安装滑移装置,施加动力后达到水平移位的目的。
[0004]现有移位装置主要有滚动式和滑动式两种,而滑动式又可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可调式即指内力可调和便于更换。但现有技术中无论哪种移位装置由于缺少针对竖向震动的设计,都不能解决平移过程中可能的竖向震动对房屋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000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无法解决平移过程中可能的竖向震动对房屋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平移过程中可能的竖向震动对房屋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它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端设有上垫块,千斤顶的下端设有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千斤顶在滑移过程中从下垫块上滑落的限位机构;所述下垫块的下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为底部镶有聚四氟乙烯板的精加工构件,所述的精加工构件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的;所述滑块的下方安装有滑道。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千斤顶的上下均设有垫块,其中下垫块上还设有限位机构,千斤顶在顶升与滑移过程中更加平稳;所述的精加工构件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的,使其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在平移过程中吸引竖向震动对房屋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滑块的底部镶有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同时又是平板结构,稳定性比滚轴形式要高很多。上述装置的整体结构精简,安装与拆卸便利,所以在施工时很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平移过程中可能的竖向震动对房屋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滑移摩擦系数小、稳定性高和施工方便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千斤顶为可通过液压泵站来控制压力值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结构成熟,工作稳定,压力可控性好,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机构为三根焊接在下垫块上的限位肋条,所述的三根限位肋条围成“门”字型,并将千斤顶的底部限位在所述的“门”型结构内。限位肋条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方便,且带有一个开口,可以将千斤顶平推入限位区内,无须吊装,施工更便利。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垫块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该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垫块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该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的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1、千斤顶,2、上垫块,3、下垫块,4、滑块,5、滑道,6、限位肋条,7、托盘梁,8、底盘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结合附图1到附图2,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它包括千斤顶1,所述千斤顶I的上端设有上垫块2,千斤顶I的下端设有下垫块3 ;所述下垫块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千斤顶I在滑移过程中从下垫块3上滑落的限位机构;所述下垫块3的下端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为底部镶有聚四氟乙烯板的精加工构件,所述的精加工构件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的;所述滑块4的下方安装有滑道5。所述的千斤顶I为可通过液压泵站来控制压力值的液压千斤顶。所述的限位机构为三根焊接在下垫块3上的限位肋条6,所述的三根限位肋条6围成“门”字型,并将千斤顶I的底部限位在所述的“门”型结构内。所述的上垫块2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所述的下垫块3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
[0019]上述结构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如附图3中所示,上垫块2是与托盘梁7相抵,滑道5是与底盘梁8相抵。所述的滑道5即下滑梁上的一块预设钢板。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实际制造和使用时,所述的液压千斤顶需连接好进出油管,通过液压泵控制压力值,各部件的安装顺序为,首先将镶有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块4固定在滑道5上,然后在滑块4上安装下垫块3,即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具体可采用厚度为12mm的钢板,所述的的下垫块3居中放置在滑块4上,然后在下垫块3上焊接限位肋条,然后安装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同样居中放置,接下来根据液压千斤顶与托盘梁7底部的空间在液压千斤顶上部安装上垫块2,并且预留4-5mm空间距离。最后打开液压泵站给予一定的压力值,使液压千斤顶出缸5-6mm,(钢板和滑块有一定收缩性),并使所有液压千斤顶处于受力状态。这样整个滑移装置安装完成。随后用户可以使用切割技术把建筑物分离成移位部分和原结构部分,然后施加一定的顶推力或牵引力,整个移位部分就可以滑移行走了。
[00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可以采用多种其他相似的结构,如在下垫块3上设置一个与所述的千斤顶的底部相配套的凹槽,通过凹槽来实现限位,还可以将所述的“门”型结构改进成“口 ”字型,并将“口”字型结构的一条边设置成可拆式的,通过插孔结构来实现可拆,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限位结构均可以用来限制千斤顶与下垫块之间的相对移动。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它包括千斤顶(I),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I)的上端设有上垫块(2),千斤顶(I)的下端设有下垫块(3);所述下垫块(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千斤顶(I)在滑移过程中从下垫块(3)上滑落的限位机构;所述下垫块(3)的下端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为底部镶有聚四氟乙烯板的精加工构件,所述的精加工构件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的;所述滑块(4)的下方安装有滑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I)为可通过液压泵站来控制压力值的液压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为三根焊接在下垫块(3)上的限位肋条(6),所述的三根限位肋条(6)围成“门”字型,并将千斤顶(I)的底部限位在所述的“门”型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块(2)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移位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垫块(3)为厚度大于IOmm的钢板。
【文档编号】E04G23/06GK203742198SQ20142004859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郑华奇, 尹天军, 蒋岩峰, 袁凤翔 申请人: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