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863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深埋式洞室大方量、高强度二次衬砌混凝土垂直运输施工装置。它包括接料斗和与接料斗连接的钢溜筒。其关键技术是在钢溜筒尾端连接转向溜筒,转向溜筒连接弹性橡胶软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钢溜筒尾端安装转向溜筒,当混凝土降落至转向溜筒时,使得混凝土第一次产生下行阻力,当混凝土在弹性橡胶软管中下行时,在软管内产生负压,与管外静止空气形成压差,使混凝土受到压缩而减缓下行速度,解决了现有深埋式洞室二次衬砌大方量、高强度混凝土垂直运输骨料分离、离析的技术问题,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改变了传统混凝土垂直运输方式,节约了工期,降低了安全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深埋式洞室大方量、高强度二次衬砌混凝土垂直运输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垂直运输的方式,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溜槽、溜管、负压溜槽、软管溜筒等。为了使混凝土不产生骨料分离现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限制混凝土下行的终端速度,其实质是将混凝土下行过程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混凝土下行过程中以其自重与载体产生摩擦力,阻碍混凝土的下行速度,摩擦能则以热能形式发散出去,溜管、溜槽的斜面布置属此种。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应用,但常规的水工大坝的门槽二期混凝土及地下洞室工程中二期混凝土浇筑,因用量少且一般为一级配混凝土,传统入仓方式为小溜槽接溜槽,采用小溜筒或小吊斗运输等中间装配缓冲盛料斗装置,以保证混凝土不产生骨料分离现象。但对于高达40m以上的溜筒,混凝土冲击力较大,盛料斗极易磨损,更换频繁,且缓冲盛料斗费用较高,同时仍然无法解决骨料分离、离析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深埋式洞室二次衬砌混凝土垂直运输骨料分离、离析问题的缓冲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它包括接料斗和与接料斗连接的钢溜筒。其关键技术是在钢溜筒尾端连接转向溜筒,转向溜筒连接弹性橡胶软管。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6]在钢溜筒尾端安装转向溜筒,在转向溜筒尾端安装内含金属丝的弹性橡胶软管,当混凝土降落至转向溜筒时,使得混凝土第一次产生下行阻力,当混凝土在弹性橡胶软管中下行时,在软管内产生负压,与管外静止空气形成压差,使混凝土受到压缩而减缓下行速度,解决了现有深埋式洞室二次衬砌大方量、高强度混凝土垂直运输骨料分离、离析的技术问题,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改变了传统混凝土垂直运输方式,节约了工期,降低了安全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接料斗I和与接料斗I连接的钢溜筒4。其关键技术是在钢溜筒4尾端连接转向溜筒7,转向溜筒7连接弹性橡胶软管5。[0010]所述钢溜筒4与转向溜筒7之间的夹角a i为150°?160° ;转向溜筒7与弹性橡胶软管5之间的夹角α2为130°?140°。
[0011]所述钢溜筒4为一节以上,钢溜筒与钢溜筒之间根据需要长度连接而成。
[0012]所述弹性橡胶软管5橡胶内绕置金属钢丝:根据软管直径及混凝土垂直运输距离,选取直径为4mm的钢丝,钢丝不但起到软管的骨架作用,最重要的是使软管具有耐负压的能力,同时增强软管的强度和耐韧性。
[0013]所述接料斗I与钢溜筒4之间、每节钢溜筒4之间、钢溜筒4与转向溜筒7之间、转向溜筒7与弹性橡胶软管5之间,均采用法兰盘2连接。
[0014]所述钢溜筒4或/和转向溜筒7选用无缝钢管,钢溜筒4的直径为250mm?300mm,壁厚为8mm?12mm,长度不低于39m。
[0015]所述弹性橡胶软管5的直径为250mm?300mm,壁厚为15mm?25mm,长度不能小于 4.5m。
[0016]使用时,如图2所示,钢溜筒4采用槽钢3和螺栓6加固在竖井内壁预埋件上,钢溜筒周边与槽钢周边相交处全部满焊。混凝土从接料斗I通过钢溜筒4以及转向溜筒7后垂直运输至弹性橡胶软管5缓冲后,进入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混凝土输送泵。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包括接料斗(I)和与接料斗(I)连接的钢溜筒(4),其特征是在钢溜筒(4)尾端连接转向溜筒(7),转向溜筒(7)连接弹性橡胶软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钢溜筒(4)与转向溜筒(7)之间的夹角\为150°?160° ;转向溜筒(7)与弹性橡胶软管(5)之间的夹角%为130。?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钢溜筒(4)为一节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在弹性橡胶软管(5)内壁绕置金属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接料斗(I)与钢溜筒(4)之间、每节钢溜筒⑷之间、钢溜筒⑷与转向溜筒⑴之间、转向溜筒(7)与弹性橡胶软管(5)之间,均采用法兰盘(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钢溜筒(4)或/和转向溜筒(7)选用无缝钢管,钢溜筒(4)的直径为250mm?300mm,壁厚为8mm?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垂直运输弹性缓冲器,其特征是弹性橡胶软管(5)的直径为250_?300mm,壁厚为15_?25mm。
【文档编号】E04G21/02GK203716504SQ20142007292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张登柱, 倪坤林, 李发孝, 王吉成, 成燕, 吕建辉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