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工程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工程板,包括主板、连接元件和中间件,主板包括至少三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形成能够与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互补装配的结构,第二端与上述的中间件配接,中间件同时与主板的边配接。其中,主板通过中间件与连接元件连接,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连接元件。主板设置了至少三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承受压力的主板可以通过连接元件将压力分散到其他的主板上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工程设备对地面的损坏。连接元件的第一端与相邻板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具有互补的装配结构,该结构可以设置成能够快速拆装的形式,同时连接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方便保养和维护。
【专利说明】
组合工程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构建工作平面的组合工程板,特别是用于承重的组合工程板。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很多工程工作需要在脆弱土壤环境中进行,例如沙化土壤地区、泥岩沼泽地区、高原冻土地区等等。这些地区的土壤环境敏感,很容易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工程车辆、大型的工程设备、和现场施工人员的活动都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长期的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自然恢复。同时,在一些土壤松软的地区,对工程机械的运输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0003]因此,为了在能够在土壤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施工,运输工程设备,同时防止破坏当地的环境。通常,需要在施工环境的土壤表面构建临时的人工施工承重面,所有的工程活动都在承重面上进行。例如,为工程车辆构建临时的路面,临时路面能够承载工程车辆的压力,并将压力分散到地表环境中,从而保护受力的地表。又例如,为施工人员构建一个较大的活动平面铺设在施工场地,防止施工人员活动破坏地表土壤环境。上述的人工承重面能够最大程度的分散工程活动的压力,使得工程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微小。通常地,承重平面由许多板材构成,这些板材能够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大的平面,使用完成后又能够拆解成独立的板材以便于运输。板材的结构需要足够的强壮来分散工作表面的压力,同时板材还需要足够的轻以方便运输、布置成承重面和拆解成单独的板材。
[0004]为了连接形成大的承重面,每块板材都设置有连接结构,这些连接结构需要足够的刚度,使得连接好的板材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不会相对移动。连接结构还使得每块板材承受的压力能够传递到与其连接的板材上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分散压力到大面积的地表区域中。
[0005]常见的板材(例如木板)通过钉子、螺栓或绳索连接在一起,这些连接结构不仅操作繁琐,不易拆解而且板材经过多次使用容易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难以维修和保养。
[0006]例如专利号为US4600336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拼接木板,其由多层的的木板叠加在一起并通过钉子连接,其每一层都由平行设置的木板条形成,这种板材安装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力。此种板材与板材之间是通过木板之间交错连接形成的,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类似地,专利号为US4875800的美国专利也存在同样的缺陷。
[0007]又例如专利号为US4629358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连接板,其连接方式是通过在板与版重叠的连接部分设置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缺陷是其只能固定的方法连接而无法根据具体的需要更改连接方式,螺栓连接无法快速的完成板材的拼接与拆解。
[0008]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组合工程板结构。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解和组装,又具有足够强度的承重组合工程板,同时便于维护保养,板与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更换或调整。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工程板,包括主板、连接元件和中间件,所述的主板包括至少三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所述的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第一端形成能够与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互补装配的结构,所述的第二端与上述的中间件配接,中间件同时与主板的边配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主板通过中间件与连接元件连接,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连接元件。主板设置了至少三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每个边都设置有连接元件,每个连接元件都与相邻的主板的连接元件配接,承受压力的主板可以通过连接元件将压力分散到其他的主板上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工程设备对地面的损坏。所述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与相邻板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具有互补的装配结构,该结构可以设置成能够快速拆装的形式,例如卡扣、滑槽等,能够方便工程板面的布置和回收,同时连接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方便保养和维护。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板的边包括槽型结构,所述的连接元件第二端包括槽型结构,所述的中间件插装在主板的槽型结构和连接元件第二端的槽型结构中。其中槽型结构简单,能够很方便的将主板和第二连接件组装在一起,同时回收工程板时也能够轻易的拆解。
[0013]作为优选,述的主板呈夹心结构,其由上覆层、下覆层和芯层组成,所述的上覆层和下覆层延伸至芯层的外部形成所述的槽型结构。夹心结构能够为制造主板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形成槽型结构时,只需要上覆层和下覆层延伸至芯层以外即可。同时芯层可选用轻质的低成本材料,而上覆层和下覆层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这样在保证主板强度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其重量,以便于运输和装配。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件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主板和连接元件也设置与之相应的磁性定位区。其中,通过磁性定位区中间件不仅能够准确的与连接件和主板连接在一起,减少人工装配时校准位置的时间,同时磁性定位区具有吸附效果使得连接件和主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不易因外力而脱落。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元件上第一端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所述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设置相应的磁性定位区。该磁性定位区同样的能够减少人工装配时校准位置的时间,并且使工程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与相邻承工程板的连接元件互补装配时具有重叠区,该重叠区大致呈S形。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主板可设置成矩形结构、梯形结构或其他多边形结构。
[001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主板设置成正六边形结构,多个正六边形的组合形成平面。多个正六边形组合形成的平面,其结构稳定工程板之间不宜发生相对滑动,并且每个主板承受的压力都能够分散到邻近的六个工程板增大压力的受力面积,最大程度上减小压力对地表的损坏。
[001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主板设置成矩形或梯形,多个矩形和梯形的工程板组合形成弯曲面。通过矩形的工程板和梯形的工程板能够容易地铺设弯曲的临时工程道路,方便工程设备的行进或运输。
[002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快速的拆解和安装、工程板连接稳固、可根据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连接结构,可根据需要定制工程板铺设不同形状的,最大程度上的将压力分散到地表以减小压力对地表的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组合工程板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2是主板、连接结构和中间件组装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正六边形主板相互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4是正六边形主板形成的平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梯形主板星湖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图6是矩形主板和梯形主板连接形成曲面示意图。
[0027]图中:主板11、连接元件12、第一端121、第二端122、槽形结构112’、S形面123、中间件13、磁性定位区131、131’、磁体132、132’、连接结构的边111、槽型结构112、矩形的面10、上覆层113、下覆层114、芯层115、螺钉1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9]如图1所示组合工程板1,包括主板11和连接元件12和中间件13,所述的主板11呈矩形包括至少四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111,本实用新型设置槽型结构112作为优选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元件12具有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所述的第一端形成大致的S形面123,该S形面能够与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S形面形成互补的装配关系,装配时S形面相互重叠,该S形面将工程板受到的压力分散到邻近的工程板上从而扩大受力面积,为了能够使工程板之间更好的分散受力同时便于运输和装配,连接元12件优选的使用铝材模制而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求换用其他材料例如注塑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等等。所述的第二端设置槽形结构112’并与中间件配接,中间件13被设置成矩形,其尺寸能够恰好的插入主板和连接件设置的槽型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选用与连接件相同的材料制作中间件13。中间件插装在主板的槽型结构112和连接元件第二端的槽型结构112’中。槽型结构简单,能够很方便的将主板和第二连接件组装在一起,同时回收工程板时也能够轻易的拆解。主板通过中间件13与连接元件12连接,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连接元件。主板设置了四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111,每个边都设置有连接元件,每个连接元件都与相邻的主板的连接元件配接,承受压力的主板可以通过连接元件将压力分散到其他的主板上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工程设备对地面的损坏。所述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121与相邻板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具有互补的S形面装配结构,该结构能够快速拆装,同时连接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方便保养和维护。
[0030]参照图,2,所述的主板11呈夹心结构,其由上覆层113、下覆层114和芯层115组成,所述的上覆层113和下覆层114延伸至芯层的外部形成所述的槽型结构112。为了保证主板11和槽型结构112的强度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上覆层113和下覆层114,但不限于此也可根据需求换成钢板、木板、玻璃纤维板等材料。而为了减轻重量芯层115使用轻质的木材,另外发泡、注塑、橡胶等也可作为芯层的材料使用。上覆层113和下覆层114通过螺钉116(参照图1)与芯层115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铆接、销钉、螺栓固定也可作为替换方案。夹心结构能够为制造主板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形成槽型结构112时,只需要上覆层113和下覆层114延伸至芯层115以外即可,而不用为了形成凹槽对板材进行单独加工。同时芯层可选用廉价低成本的木质材料,而上覆层和下覆层选用强度较高的铝材,这样在保证主板强度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其重量,便于运输和装配。
[0031]参照图2,所述的中间件13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131 (参照图1),磁性定位区中安装有磁体132,磁体通过嵌入或其他已知的方式与中间13件固定。磁体的两端分别在中间件的两面形成极性相反的磁性区域,主板11和连接元件12也设置与之相应的磁性定位区131’,其内部设置磁体132’。当连接主板和中间件连接时不需要人为的、刻意的对齐中间件13和槽型112结构,即使中间件和槽型结构112安装位置有所偏差,凭借中间件和主板内置的磁体132吸引力能够快速方便的矫正对齐位置。通过磁性定位的方法不仅能够准确的与连接件和主板11连接在一起,减少人工装配时校准位置的时间,同时磁性定位区具有吸附效果使得连接件12和主板11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不易因外力而脱落。
[0032]同样地,所述的连接元件12上第一端121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124 (参照图1 ),所述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设置相应的磁性定位区124,所述的磁性区域内通过设置磁体产生磁力。该磁性定位区同样的能够减少人工装配时校准位置的时间,并且使工程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0033]参照图3和图4,所述的主板11设置成正六边形结构,每个正六边形结构的边111都与相邻六边形结构的边通过连接件12连接,多个正六边形的组合形成近似矩形的面10。其结构稳定工程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并且每个主板承受的压力都能够分散到邻近的六个工程板增大的压力的受力面积,最大程度上减小压力对地表的损坏。
[0034]参照图5和图6,所述的主板设置成矩形和梯形,多个矩形和梯形的工程板组合形成弯曲面9,根据不同的地表情况所述的曲面可向不同的方向弯曲。通过矩形的工程板和梯形的工程板能够容易地铺设弯曲的临时工程道路,方便工程设备的行进或运输。
[0035]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快速的拆解和安装、工程板连接稳固、可根据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连接结构,可根据需要定制工程板铺设不同形状的,最大程度上的将压力分散到地表以减小压力对地表的损坏。
[0036]上述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的更改、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工程板,包括主板、连接元件和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包括至少三个具有连接结构的边;所述的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第一端形成能够与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互补装配的结构,所述的第二端与上述的中间件配接,中间件同时与主板的边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的边包括槽型结构,所述的连接元件第二端包括槽型结构,所述的中间件插装在主板的槽型结构和连接元件第二端的槽型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呈夹心结构,其由上覆层、下覆层和芯层组成,所述的上覆层和下覆层延伸至芯层的外部形成所述的槽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件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主板和连接元件也设置与之相应的磁性定位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元件上第一端设置至少两个磁性定位区,所述相邻工程板的连接元件第一端设置相应的磁性定位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与相邻承工程板的连接元件互补装配时具有重叠区,该重叠区大致呈S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可设置成矩形结构、梯形结构或其他多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设置成正六边形结构,多个正六边形的组合形成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工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设置成矩形或梯形,多个矩形和梯形的工程板组合形成弯曲面。
【文档编号】E04C2/40GK204139456SQ20142059561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赵玲娟, 周伟明, 林法台, 林阳, 赖中巧 申请人:华亿生态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