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隔音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22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音、隔音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噪音成了困扰人们尤其是住在道路旁的住户的问题,而且由于隔音玻璃一般较贵,很多靠马路的住家不一定安装隔音玻璃。并且我们知道大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作息习惯都不一样,有的睡的时间晚有得睡的时间早,这样就有可能打扰到同宿舍的人休息,甚至有的学校的宿舍就建在马路旁边,来回的车辆鸣笛,导致学生休息不好。目前市场上所卖的屏障不具有吸音、隔音效果,若利用这种吸音、隔音屏障装在床上就能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吸音、隔音屏障,以达到对声音吸收的目的,并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绝热和保温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音、隔音屏障由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1)、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2)、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6)、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外部(3)、加强吸音部分(4)、双面拉链(5)组成,其中(1)和(2)之间(6),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6)由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外部(3)和加强吸音部分(4)组成,(5)为双面拉链部分用于人的进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由涤纶纤维占25%到29%、超细玻璃棉纤维占20%到23%、亚麻纤维和高支棉纤维占31%到38%以及粘胶纤维占23%到31%占五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1)、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2)之间的距离不因太厚应符合一般屏障的厚度,甚至应比一般的织物要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6)由(3)和(4)组成,(3)和(4)在(6)中占的比例根据具体要求吸音多还是隔音多而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双面拉链(5)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轻,耐磨透气且对声音有较好的吸收和隔绝的作用,并由超细玻璃棉纤维自身的性质所带来的不燃、抗腐、隔热、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中右侧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侧图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1,2.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2,3.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外部3,4.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内部加强吸音部分4,5.双面拉链,6.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和内部示意图,如图所示由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1)、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2)、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6)、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外部(3)、加强吸音部分(4)、双面拉链(5)组成,其中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较佳纺织主要是由涤纶纤维占17%、超细玻璃棉纤维占17%、亚麻纤维占30%、高支棉纤维23%、粘胶纤维占13%混纺编织而成,织成如图所示的成品。图中(1)、(2)为纺织的成品即由上述五中材料编织而成,后期可根据具体用途染色、上花,本发明具体突出隔音和吸音其它上花、染色可借鉴一般屏障上花、染色技术。图中(3)和(4)组成(6)为内部结构,许多这样的(6)组成(1)和(2),其中(3)的纺织亦可以通过纺织机纺织即可,在(4)纺织时应注意纺线要交错纺织组成多孔疏松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对杂声的吸收,因所用材料有超细玻璃棉纤维本身具有一定得隔音作用所以导致屏障的隔音,图中(5)为双面拉链,在纺织是编织进去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述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音、隔音屏障包括: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的外部、加强吸音部分、双面拉链,其中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外部和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内部之间为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的组成部分,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由超细玻璃棉纤维等材料织成的布组成部分的外部和加强吸音部分组成,在纺织时将双面拉链织在正面中间部分即可,方便人的进出。本屏障主要用于大学宿舍或家庭使用,具有能吸取音量、降低噪声、耐磨透气、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月强;赵书涛;屈萍萍;周韦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04.17
技术公布日:2017.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