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9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按填充墙空间尺寸绘制砌体排块图——框架柱或剪力墙上抄平、弹轴线、划皮数线——设拉结筋——挂线铺浆砌筑——砌至距梁底时采用斜砌砖砌筑——管线敷设——墙体修补处理——机器喷涂专用界面处理剂——钉钢丝网——找方冲筋——底层抹灰——面层抹灰——喷水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技术具体为:

(1)施工准备

根据基础或楼层中的控制轴线,事先测放出墙体的轴线和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将门顶及窗台窗顶的位置标高线标识在墙或柱上;在砌筑砌体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并浇水使基层湿润;

(2)按填充墙空间尺寸绘制砌体排块图

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后,按图进行预先试排砌块,排列应从基础顶面或楼层面进行,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不得已必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手锯、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长度小于等于200mm的砌块不得上墙;

(3)框架柱或剪力墙上抄平、弹轴线、划皮数线

根据楼层高度和灰缝厚度,按砌块墙顶标高距框架梁底标高130mm控制砌体高度,并在框架柱、剪力墙砌体侧面画出皮数控制线,然后按皮数控制线位置和设计要求精确定位,砌筑前在框架柱、剪力墙砌体侧面抄平;按预先绘制的砌块排列图画排数线;框架柱、剪力墙要标明砌块高度、灰缝厚度、窗台、门口位置以及梁下预留空间尺寸;

(4)设拉结筋

根据柱或墙上画的皮数杆,准确定位拉结筋位置,框架柱与填充墙沿高度600mm左右,规范地设置2个直径6mm连接钢筋,伸入墙内长度1000mm,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沿墙高每隔500~600mm设拉结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个,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1000mm以上,埋入砌体内部的拉结筋,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无任意弯折的现象发生;

(5)挂线铺浆砌筑

砌筑时应双面挂线,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筑,砌块应做到“下符槎、上符线”;砌块砌筑采用“铺浆法”,铺浆长度以一块砌块的长度为宜,铺浆要均匀,厚度15mm为宜,浆面平整,铺浆后立即放置砌块,轻揉挤压一次摆正找平;墙体砌筑时,原浆随砌随勾缝;

整墙砌筑分三次完成,过程如下:第一次砌筑高度1m左右,即放置停歇3d以上;第二次砌筑至斜砌部分,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隙,第二次停歇7d以上;第三次砌筑接近梁、板底的部位,采用定制的“斜砌砖”斜砌并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砂浆砌筑饱满;

(6)砌至距梁底时采用斜砌砖砌筑

砌至距框架梁底130mm时停止,30d后采用60°角斜砌砖砌筑并将梁底节点处砂浆划入30mm深作控制缝,释放砌体残余收缩应力,在内外墙抹灰前,用补偿收缩水泥砂浆将梁底、柱侧节点缝打捻严实;

(7)管线敷设

水、电管线的暗敷工作,开槽时,砌块墙体镂槽埋设暗管时,水平向镂槽总深度不得大于四分之一墙厚;竖向镂槽总深度不得大于三分之一墙厚,并且应避免交叉双面开槽,暗敷电线管外皮距墙外皮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m;对穿越墙体的通风空调管道,在砌筑时准确预留孔洞、严禁遗漏;对消防、给水系统穿越墙体的管道,用成孔机在墙体上打孔,并埋设钢套管;各种管道应在地上入户处设置柔性防水套管,以防渗漏;线管埋好后表面清理干净,再用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填实;

(8)墙体修补处理

首先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砖砌体表面杂物,然后使用高弹密封胶封闭边角及混凝土柱、梁与砌体相接处的凹槽;封堵后,在其上面刮腻子;对松动、灰浆不饱满的拼缝及梁、板下的顶头缝,在表面洒水湿润后用胶水泥砂浆甩毛;凹处较大时,需用胶灰分层找平,每层不大于7mm;

(9)机器喷涂专用界面处理剂

抹灰前将基层清扫干净,用空气泵喷在砌体表面涂专用界面处理剂作为结合层;

(10)钉钢丝网

墙体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在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钉钢丝网片,钢丝网每边压墙长度250mm以上,搭接长度80mm以上;暗埋管线的孔槽处,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应比墙面微凹2mm,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钢丝网加强;外墙面粉刷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的措施,避免砌体抹灰裂缝的产生;

(11)找方冲筋

根据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用一面墙做基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确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应小于7mm;当墙面凹度较大时应分层衬平,每层厚度不大于7~9mm;操作时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抹灰饼时应根据抹灰要求,确定灰饼的正确位置,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与平整;墙面面积较大时应先在地上弹出“十”字中心线,然后按基层面平整度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处吊线并弹出铅垂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做灰饼,墙面做灰饼时,离梁底及离踢脚线20cm做灰饼,灰饼间距不大于1.5m;墙柱交接部位离柱15cm做灰饼以保证阴角顺直,房间抹灰时必须保证房间方正,偏差不得超过1.5cm;

(12)底层抹灰

抹灰前先抹一层薄灰,将基体抹严,抹时用力压实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抹与灰饼平,用木杠刮找平整,用木抹子搓毛;混凝土框架柱抹底灰需要将基层甩浆甩满柱面,待基层胶浆完全凝固后抹底子灰,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墙顶板交接处是否光滑平整、顺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与平整情况;

当遇有预留施工洞时当底灰抹平后,应把预留孔洞、电气箱、槽、盒周边的5cm砂浆刮掉,改抹1∶3水泥砂浆,把洞、箱、槽、盒周边抹光滑、平整;

(13)面层抹灰

在底灰七至八成干或抹灰发白后开始抹第二层灰,当底灰有七成干时,罩面灰两遍成活,厚度不大于10mm,操作时两人同时配合进行,先做灰饼,一人先刮一遍薄灰,另一人随即抹平,依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然后赶实压光,压时要掌握火候,既不出现水纹,也不可压活,使表面细腻光滑,色泽、抹纹一致,压好后随即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理干净;

(14)喷水养护

墙面抹好后,按时喷水保持湿润养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砌筑砌块时,上下皮灰缝应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当搭砌长度小于150 mm时,即形成通缝,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否则应配直径4mm的钢筋网片或2个直径为6mm的钢筋,长度为7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的补偿收缩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为0.4,水泥与砂的重量比为1:2,膨胀剂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水、电管线的暗敷工作需在24h后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胶水泥砂浆的水泥与砂的重量比例为1:1,胶浆的掺入量为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灰饼用1∶3水泥砂浆抹成边长为5cm的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的底子灰为粉煤灰水泥砂浆,其中水泥、水和砂的重量比为1∶0.5∶5,所述砂浆中掺入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砂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