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仓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0554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球形仓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储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球形膜体薄壳混凝土储仓是单位占地面积存储量最大的理想储存仓,由于薄壳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物体的各个部分,减少受到的压力,因此其结构合理且承压能力高。

现有技术中的球形仓一般包括环梁基础、PVC织物经热熔焊接而成的PVC气模防水层、聚氨酯保温层、钢筋混凝土层和钢筋网衣,所述钢筋网衣呈半球状,并且其底部钢筋和所述环梁基础底部预埋的钢筋相固连,所述PVC气模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钢筋网衣的上表面上,所述聚氨酯保温层设置在PVC气模防水层的气模内表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层设置在所述钢筋网衣的下表面上,所述PVC气模防水层通过鼓风设备持续鼓风。

即现有技术中在钢筋混凝土薄壳球形建筑在建造时,网状结构的钢筋是通过底部钢筋和环梁基础底部预埋的钢筋来逐渐向上构建而成,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容易出现上层的钢筋在重力的作用下弯曲与保温层的贴合不紧密,钢筋网状结构和保温层之间需要填充大量混凝土,由此建造的球形仓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球形仓的钢筋网状结构与保温层之间贴合不紧密,不仅浪费材料且影响质量,从而提供一种钢筋网状结构与保温层之间贴合更紧密,更节约材料、质量更好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球形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构建保温层的步骤;所述构建保温层的步骤之后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网状钢筋与所述钢筋挂件固定连接。

所述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的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钢筋挂件的埋入位置进行标记。

所述对所述钢筋挂件的埋入位置进行标记的步骤包括:(1)在所述保温层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一定距离处做最底层标记;(2)在仓体的顶部中心点固定一延伸至所述仓体底面的绳状测量装置;(3)以所述绳状测量装置在垂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保温层上投影,依次做竖直标记;和(4)以所述顶部中心点为固定点,所述顶部中心点至所述竖直标记为母线,绕所述绳状测量装置旋转,在所述保温层的内表面上的水平面上画底圆,在所述底圆上做水平标记。

所述钢筋挂件均匀分布。

所述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垂直间距为700-800mm,水平直线间距为500-700mm,最底层的所述钢筋挂件距离所述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200-400mm。

所述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垂直直线间距为750mm,水平直线间距为600mm,最底层的所述钢筋挂件距离所述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300mm。

所述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抽查所述保温层厚度和所述钢筋挂件的锚固力。

所述钢筋挂件包括钢筋本体和靠近所述保温层一侧同心固定设置的圆盘,所述圆盘与所述钢筋本体垂直。

所述构建保温层的步骤包括:

(a)检查所述仓体的清洁度和干燥程度,并进行适当处理;

(b)试喷聚氨酯;

(c)正式喷涂聚氨酯。

在步骤(b)中,所述试喷聚氨酯的步骤包括:

(b1)初步试喷聚氨酯,在塑料布上进行,包括:

(b11)设备安装及检查,安装聚氨酯喷送设备,检查喷枪和软管是否有泄露或阻塞,确保所述喷送设备正常运转;

(b12)检查聚氨酯配合比及泡沫体的质量,所述喷枪的枪头朝向地面,距离地面0.5m,若聚氨酯配合比不合理,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和

(b2)正式试喷聚氨酯,在所述仓体上进行,包括:在所述仓体表面喷涂6-8mm厚度的泡沫聚氨酯2-3m2,半小时后检测成型质量。

在步骤(b1)之后和步骤(b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1)在所述仓体上喷涂粘合剂,若所述粘合剂与所述仓体的颜色相近或相同,在所述粘合剂中添加黑色颜料,喷涂时吊车操作平台距离所述仓体1-1.5m,喷嘴距离仓体0.3-0.5m,自下而上逐圈进行均匀喷射,单圈喷射高度1-1.5m,喷枪距离所述仓体200-300mm,每圈喷涂互相搭接,搭接量为1/3喷涂宽度,竖向喷涂界面剂搭接不少于20-30cm,操作平台沿所述仓体内壁水平移动;和

(c2)采用局部切割取样的方法检测聚氨酯与所述粘合剂的粘结力,选用直径50mm的开孔器,旋转进发泡成型的聚氨酯内,形成直径50mm的圆型独立泡沫单元,将速干胶涂抹在测试板板面,所述测试板紧贴在所述泡沫单元上,压紧5分钟后,将弹簧秤挂在所述测试板拉环上进行拉力检测,拉力值应不低于0.20kg/㎝2

所述正式喷涂聚氨酯是由下而上分层分多次进行,每次喷射高度为0.8-1m,第一层聚氨酯喷射为厚度6-8mm,第二层聚氨酯喷射完成的厚度为16mm-20mm,达到设定厚度后安装所述钢筋挂件,并再次喷射聚氨酯达到厚度40-60mm,所述钢筋挂件在聚氨酯中的埋入深度为25-35mm。

所述正式喷涂聚氨酯使用吊车在安装的操作平台进行喷涂,喷涂时喷枪在上下1m范围内移动,枪口距离所述仓体内表面1.0-1.5m,所述喷枪上下挥动的喷射高度为2.0-2.5m,一次运动宽度约为0.2-0.3m,且运动速度均匀,后一圈压前一圈的1/4,喷射竖向第二行时,行与行间搭接200-300mm。

除喷射所述第一层聚氨酯外,每次喷涂前需在聚氨酯内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第一遍喷涂结束后,测量确定各预留洞口的位置并标示,随后将预留洞口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一层聚氨酯上并采用聚氨酯喷涂固定,根据聚氨酯发泡硬化时间,喷涂三次,以满足固定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构建保温层的步骤;所述构建保温层的步骤之后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网状钢筋与所述钢筋挂件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钢筋挂件固定钢筋,使钢筋网状结构与保温层之间贴合更紧密,一方面减少了钢筋网状结构和保温层之间填充的混凝土的用量,从而节约了材料,另一方面使也使球形仓受力结构更合理。

2.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所述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的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钢筋挂件的埋入位置进行标记;优选对所述钢筋挂件的埋入位置进行标记的步骤包括:(1)在所述保温层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一定距离处做最底层标记;(2)在仓体顶部中心点固定一延伸至所述仓体底面的绳状测量装置;(3)以所述绳状测量装置在垂直方向按照设定间距在所述保温层上投影,依次做竖直标记;和(4)以所述顶部中心点为固定点,所述顶部中心点至所述竖直标记为母线,绕所述绳状测量装置旋转,在所述保温层的内表面上画底圆,在所述底圆上做水平标记;所述钢筋挂件均匀分布。采用上述测量方法标记钢筋挂件的安装位置,测量准确,使钢筋挂件均匀分布,受力结构合理,球形仓的质量更好。

3.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所述构建保温层的步骤包括:(a)检查所述仓体的清洁度和干燥程度,并进行适当处理;(b)试喷聚氨酯;和(c)正式喷涂聚氨酯;优选所述试喷聚氨酯的步骤包括:(b1)初步试喷聚氨酯,在塑料布上进行,包括:(b11)设备安装及检查,安装聚氨酯喷送设备,检查喷枪和软管是否有泄露或阻塞,确保所述喷送设备正常运转;(b12)检查聚氨酯配合比及泡沫体的质量,所述喷枪的枪头朝向地面,距离地面0.5m进行喷射,一定时间后观察喷涂物,若聚氨酯配合比不合理,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和(b2)正式试喷聚氨酯,在所述仓体上进行,包括:在所述仓体表面喷涂6-8mm厚度的泡沫聚氨酯2-3m2,半小时后检测成型质量。初步试喷聚氨酯可熟悉聚氨酯乳化时间,避免乳化时间太短喷枪口容易堵塞和乳化时间太长而造成物料流失或滴落并影响发泡孔的均匀性的问题的发生。正式试喷聚氨酯时,在仓体上进行,可更加准确地掌握聚氨酯在仓体上喷涂后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适当调整。

4.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在步骤(b1)之后和步骤(b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c1)在所述仓体上喷涂粘合剂,若所述粘合剂与所述仓体的颜色相近或相同,在所述粘合剂中添加黑色颜料,喷涂时吊车操作平台距离所述仓体1-1.5m,喷嘴距离所述仓体0.3-0.5m,自下而上逐圈进行均匀喷射,单圈喷射高度1-1.5m,喷枪距离所述仓体200-300mm,每圈喷涂互相搭接,搭接量为1/3喷涂宽度,竖向喷涂界面剂搭接不少于20-30cm,操作平台沿所述仓体内壁水平移动;(c2)采用局部切割取样的方法检测聚氨酯与所述粘合剂的粘结力,选用直径50mm的开孔器,旋转进发泡成型的聚氨酯内,形成直径50mm的圆型独立泡沫单元,将速干胶涂抹在测试板板面,所述测试板紧贴在所述泡沫单元上,压紧5分钟后,将弹簧秤挂在所述测试板拉环上进行拉力检测,拉力值应不低于0.20kg/㎝2。在喷涂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前,喷涂粘合剂,可使聚氨酯与仓体更好的粘结,并采用局部切割取样的方法检测聚氨酯与粘合剂的粘结力,可提前掌握仓体整体的聚氨酯施工情况,以满足施工要求。在粘合剂中加入适量黑色颜料,喷涂时便于区分已喷涂面与未喷涂面,防止漏喷。

5.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所述正式喷涂聚氨酯是由下而上分层分多次进行,每次喷射高度为0.8-1m,第一层聚氨酯的喷射厚度为6-8mm,第二层聚氨酯的喷射完成的厚度为16mm-20mm,达到设定厚度后安装所述钢筋挂件,并再次喷射聚氨酯达到厚度40-60mm,所述钢筋挂件在聚氨酯中的埋入深度为25-35mm。由于一次将聚氨酯喷射至仓体时,尚未凝固的聚氨酯本身承重能力不强,存在仓体可能无法承受自身以外的重力而影响仓体外形的风险,因此聚氨酯优选由上而下分层分多次进行喷射,以满足聚氨酯的施工厚度需求,同时又不超过仓体的承重能力。

6.本发明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除喷射所述第一层聚氨酯外,每次喷涂前需在聚氨酯内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第一遍喷涂结束后,测量确定各预留洞口的位置并标示,随后将提前制作好的预留洞口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一层聚氨酯泡沫上并采用聚氨酯喷涂固定,根据聚氨酯发泡硬化时间,喷涂三次,以满足固定力。每次喷涂前在聚氨酯内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便于区分喷涂区域,防止漏喷少喷,第一遍喷涂结束后,测量确定各预留洞口的位置并标示,可方便后续设备的安装,满足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的部分详细流程图;

图3示出了对所述钢筋挂件的埋入位置进行标记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钢筋挂件的竖向垂直间距;

图5示出了钢筋挂件的水平直线间距;

图6示出了构建保温层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构建保温层的详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球形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构建保温层的步骤;所述构建保温层的步骤之后在所述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将网状钢筋与所述钢筋挂件固定连接。

详细地,如图2所示,在基础施工和准备工作的步骤、膜体铺设及安装的步骤和构建保温层的步骤之后,包括:在保温层内表面埋入若干钢筋挂件;将网状钢筋与钢筋挂件固定连接;和在所述网状钢筋的远离所述保温层的一侧喷涂混凝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球形仓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钢筋挂件固定钢筋,使钢筋网状结构与保温层之间贴合更紧密,一方面减少了钢筋网状结构和保温层之间填充的混凝土的用量,从而节约了材料,另一方面使也使球形仓受力结构更合理。

实施例2

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保温层内表面埋入钢筋挂件之前,先对钢筋挂件的埋入保温层的位置进行标记,钢筋挂件安装在标记位置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对钢筋挂件的埋入保温层的位置进行标记的步骤包括:(1)在保温层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一定距离处做最底层标记;(2)在仓体的顶部中心点固定一延伸至仓体底面的绳状测量装置;(3)以绳状测量装置在垂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在保温层上投影,依次做竖直标记;和(4)以仓体的顶部中心点为固定点,以顶部中心点至竖直标记为母线,绕绳状测量装置旋转,在保温层的内表面上的水平面上画底圆,在底圆上做水平标记;钢筋挂件均匀分布,为将来钢筋绑扎质量控制创造了条件。采用上述测量方法标记钢筋挂件的安装位置,测量准确,使钢筋挂件均匀分布,一方面方便施工测量和钢筋挂件的安装,另一方面也使受力结构合理,球形仓的质量更好。

钢筋挂件竖向垂直间距为700-800mm,水平直线间距为500-700mm,最底层的钢筋挂件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200-400mm。本实施例中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直线间距为750mm,水平直线间距为600mm,最底层钢筋挂件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300mm,如图4和图5所示,图4示出了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直线间距a,图5示出了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水平直线间距b。

实施例3

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在保温层内表面埋入钢筋挂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抽查保温层厚度和钢筋挂件的锚固力。本实施例中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直线间距为700mm,水平直线间距为500mm,最底层钢筋挂件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200mm。

现场抽查喷涂厚度,用钝尖探针(针尖为钝铁)检查涂层厚度,测点至少90%满足最小平面厚度要求。粘结力检查不少于15个点,检查方法与试喷时粘结力测试方法一致,检测值不小于0.15kg/m3

钢筋挂件锚固力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泡沫的整体厚度及钢筋挂件的拉拔力进行验收。用挂件的外漏部分铁丝捆绑弹簧秤的挂钩,人工拉拔检测钢筋挂件拉拔力,拉拔力测试值不得低于35kg,抽检数量不得少于30个,合格点率不少于90%;标签间距允许偏差±20mm。

在本实施例中,钢筋挂件包括钢筋本体和靠近保温层一侧同心固定设置的圆盘,圆盘与钢筋本体垂直。

其中,如图6所示,构建保温层的步骤包括:

(a)检查仓体的清洁度和干燥程度,并进行适当处理;

(b)试喷聚氨酯;和

(c)正式喷涂聚氨酯。

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在大面积喷涂前应先进行试喷,同一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型号每500平米为一批,不足500平米也计一批,取自同一施工工艺条件下喷涂在基材表面上的聚氨酯硬泡体打样板,一般为3块500×500毫米与实际施工相同厚度的试件,送相应检测机构进行密度、导热系数、压缩性能、尺寸稳定性、粘结强度、抗压强度、闭孔率、吸水率、抗渗性等检测。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步骤(b)中,试喷聚氨酯的步骤包括:

(b1)初步试喷聚氨酯,在塑料布上进行,包括

(b11)设备安装及检查,安装聚氨酯喷送设备,检查喷枪和软管是否有泄露或阻塞,确保喷送设备正常运转。

具体地,安装好聚氨酯配比喷送设备后,检查喷枪和软管是否有泄露或阻塞,确保喷送系统运转正常,如发生阻塞,使用三氯甲烷进行管道、枪头清洗。初步试喷的主要作用为熟悉聚氨酯乳化时间,乳化时间一定要适当控制,乳化时间太短,喷枪口容易堵塞,乳化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物料流失或滴落,并影响发泡孔的均匀性。

控制聚氨酯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一般在10-12s之间,可以用手测试,以不粘手为适时。时间短,待第二次喷涂时,表面已有固体,将产生间隔层,影响导热系数,降低保温效果。雾化控制,胶液在喷枪内通过压缩空气在混合雾器搅拌雾化,通常控制在0.4-0.6Mpa范围内。

(b12)检查配比及泡沫体的质量,喷枪的枪头朝向地面,距离地面0.5m进行喷射,一定时间后观察喷涂物,若聚氨酯配合比不合理,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具体地,2-3秒后泡沫体逐渐成形,3-5分钟后观察喷涂物的结构,表面应呈橘黄色,结构致密。若喷涂物太稀或太软,则是配比不合理,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b2)正式试喷聚氨酯:正式试喷在膜体内表面上进行,包括:在所述膜体表面喷涂6-8mm厚度的泡沫聚氨酯2-3m2,半小时后检测成型质量。此时,合格的聚氨酯表面应平整,纹理均匀,手摸有粗糙感,这种形态便于各层泡沫之间更好的粘结。正式试喷在膜体内表面上进行,主要是检查聚氨酯在膜体上的成型质量与膜体的粘结力。

实施例4

进一步,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钢筋挂件均匀分布的竖向直线间距为800mm,水平直线间距为700mm,最底层钢筋挂件距离基础环墙顶面的距离为400mm。

在步骤(b1)之后和步骤(b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1)在仓体上喷涂粘合剂,若所述粘合剂与所述仓体的颜色相近或相同,在所述粘合剂中添加黑色颜料,在喷涂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前,为使聚氨酯和气膜更好的结合,必须检查气膜内部表面的清洁和干燥(有灰尘及水珠等使用干毛巾进行擦拭),然后在满喷一遍粘结剂。粘合剂喷涂前用塑料布对地面、设备、材料表面的进行覆盖,以防止污染。喷涂时吊车操作平台距离气膜1-1.5m。喷嘴距离气膜0.3-0.5m。喷射要求:自下而上逐圈进行均匀喷射,单圈喷射高度1米至1.5米,喷枪距离气膜200mm-300mm。每圈喷涂互相搭接,搭接量为1/3喷涂宽度,竖向喷涂界面剂搭接不少于20-30cm;喷涂时,操作平台内1人喷涂、1人指挥吊车,操作平台沿膜体内壁水平移动。

(c2)采用局部切割取样的方法检测聚氨酯与粘合剂的粘结力,选用直径50mm的开孔器,旋转进发泡成型的聚氨酯内,形成直径50mm的圆型独立泡沫单元,将速干胶涂抹在测试板板面,测试板紧贴在泡沫单元上,压紧5分钟后,将弹簧秤挂在测试板拉环上进行拉力检测,拉力值应不低于0.20kg/㎝2

在喷涂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前,喷涂粘合剂,可使聚氨酯和气膜更好的结合,并采用局部切割取样的方法检测聚氨酯与粘合剂的粘结力,可提前掌握仓体整体的聚氨酯施工情况,以使施工满足要求。另外,若粘合剂与仓体的颜色相近或相同,在粘合剂中添加黑色颜料。在粘合剂中加入适量黑色颜料,喷涂时便于区分已喷涂面与未喷涂面,防止漏喷。例如,粘合剂原材料为乳白色液体,气膜也是白色,防止漏喷,在界面剂中加入适量黑色颜料,喷涂时便于区分已喷涂面与未喷涂面,掺量为能明显区分已喷涂面与未喷涂面即可。

在本实施中,所述正式喷涂聚氨酯是由下而上分层分多次进行,每次喷射高度为0.8-1m,第一层聚氨酯的喷射厚度为6-8mm,第二层聚氨酯的喷射完成的厚度为16mm-20mm,达到设定厚度后安装所述钢筋挂件,并再次喷射聚氨酯达到厚度40-60mm,所述钢筋挂件在聚氨酯中的埋入深度为25-35mm。

本实施例中,进行大面积喷涂发泡聚氨酯保温层时应保证气膜干燥,喷涂应由下而上(优选)分层进行喷射,分2-3次进行喷射,每次喷射高度0.8-1米。第一层喷射厚度6-8mm,第二层喷射完成的总最小厚度要求16mm,且不得超过20mm,达不到时应继续喷涂。达到厚度要求后按照措施钢筋间距位置安装钢筋挂件,安装完毕后再次喷射聚氨酯达到设计厚度(50mm),检查挂件在聚氨酯保温层中的埋置深度为30mm,达不到时需再喷涂聚氨酯,直至满足锚固力需要厚度。由于一次将聚氨酯喷射至仓体时,尚未凝固的聚氨酯本身承重能力不强,存在仓体可能无法承受其重力而坍塌的风险,因此聚氨酯优选由上而下分层进行,以满足施聚氨酯的工厚度需求,同时又不超过仓体的承重能力。

其中,正式喷涂聚氨酯的喷涂工艺如下:使用吊车在安装好的操作平台进行喷涂,喷涂时喷枪在上下1m左右范围内移动,枪口距离仓体内表面1.0-1.5m,喷枪上下挥动喷射高度为2.0-2.5m,一次运动宽度为0.2-0.3m,运动速度要均匀,后一圈压前一圈的1/4,喷射竖向第二行时,行与行间须搭接200-300mm。

进一步地,除第一层喷射聚氨酯外,每次喷涂前需在聚氨酯内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第一遍喷涂结束后,测量确定各预留洞口的位置并标示,随后将预留洞口模具固定于第一层聚氨酯泡沫上,并采用聚氨酯喷涂固定,根据聚氨酯发泡硬化时间,喷涂三次,以满足固定力。每次喷涂前在聚氨酯内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便于区分喷涂区域,防止漏喷少喷,第一遍喷涂结束后,测量确定各预留洞口的位置并标示,可方便后续设备的安装,满足工作需要。

此外,因喷涂是由下而上施工,故每一遍喷涂完成后,均需要将喷涂成型的泡沫表面的落物、粉尘颗粒清理干净。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