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810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车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车库。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收置结构,多为地下车库活地上车棚,其都存在相对占地面积大、自行车停放数量相对较少的问题,尤其是地下车库,考虑到设置、开掘等成本,往往会造的很大。目前的自行车收置结构,空间利用率、相对占地面积、结构简洁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停、取车操作便捷的双层车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相对小,存取车过程中各结构调配方式合理的双层车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车库,包括立柱座、可上下移动的上车架座板及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下方且可水平移动的下车架座板,立柱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上车架座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带动下车架座板水平移动的第二电机,上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上沟槽,上车架座板上设有前轮限位架,下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下沟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车架座板的移动方向与自行车进入下沟槽的方向垂直,上沟槽长度方向平行于下沟槽长度方向,下车架座板上设有滑动件,下车架座板下方设有与滑动件适配的导轨,导轨与地面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包括基块、顶滚轮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侧滚轮,导轨截面为矩形,两个侧滚轮分处于导轨的相对两侧,基块与下车架座板固定,基块上设有横转轴及两个与侧滚轮一一对应的竖转轴,侧滚轮与对应竖转轴转动连接,顶滚轮与横转轴转动连接,侧滚轮的轮面接触导轨侧面,顶滚轮的轮面接触导轨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下车架座板底部设有移动轮机构,移动轮机构包括与下车架座板底部固定的轮架、设置在轮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转动连接的移动导向轮,轮轴轴线平行于下沟槽长度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丝杆、与转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及用于带动转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转动丝杆竖直布置,滑块与立柱座滑动配合,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及用于带动主动链轮转动的第一电机,链条首尾闭合,且链条绕过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链条上设有链连接块,链连接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包括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同步带及用于带动主动同步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同步带与主动同步轮配合接触,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配合接触,同步带上设有带连接块,带连接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限位架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前轮导夹板及用于连接两块前轮导夹板的前轮挡板,两块前轮导夹板之间形成前轮防倾槽,前轮防倾槽下端与上沟槽连通,前轮导夹板处在上车架座板靠近立柱座的一侧,前轮挡板处在立柱座与任一前轮导夹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上车架座板上设有两个与一辆自行车轮的两个车轮一一对应的自沉结构,所述自沉结构包括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上的沉降孔、设置在沉降孔内且可上下移动的沉降板、用于限位沉降板的下限位块、若干设置在沉降板上并用于接触地面的定位杆及设置在沉降板下方的主动缸,主动缸内设有与主动缸滑动密封配合的主动活塞,主动活塞上设有用于被沉降板下压的触发活塞杆,在一个自沉结构中:触发活塞杆下端连接主动活塞,主动活塞将主动缸内分隔成主动腔及与外界连通的主动辅腔,主动腔处在主动辅腔下方;

所述上车架座板上方设有两块用于夹住自行车轮的夹紧板及两个与夹紧板一一对应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包括夹紧缸、与夹紧缸滑动密封配合的夹紧活塞及设置在夹紧活塞上的定位活塞杆,在互相对应的夹紧板与夹紧结构中:定位活塞杆水平布置,定位活塞杆一端连接夹紧活塞,定位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夹紧板,夹紧活塞将夹紧缸内分隔成夹紧腔及与外界连通的夹紧辅腔,夹紧辅腔处在夹紧腔与夹紧板之间,夹紧腔内设有夹紧回复弹簧,夹紧回复弹簧一端连接夹紧活塞,夹紧回复弹簧另一端连接夹紧缸;

上车架座板上设有主气管,主气管一端为进气端,主气管另一端为出气端,各夹紧腔均通过气管连通至主气管的出气端,各主动腔均通过气管连通至主气管的进气端。

作为优选,所述上车架座板远离立柱座的一侧设有导向斜台,导向斜台顶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最高处与上沟槽槽底连接导向斜台顶部设有导向槽,导向斜台的长度方向与自行车推入上沟槽的方向一致,导向槽贯通导向斜台的长度方向,导向槽与上沟槽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洁,停、取车操作便捷;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相对小,存取车过程中各结构调配方式合理;具备机械式夹紧机构,无需电动式的夹紧装置,且夹紧和释放操作自动实现,存车、取车时不用额外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滑动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移动轮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前轮限位架处的一个截面图。

图中:立柱座1、上车架座板21、上沟槽21a、下车架座板22、滑动件23、顶滚轮23a、侧滚轮23b、移动轮机构24、轮架24a、轮轴24b、移动导向轮24c、导轨25、前轮限位架3、前轮导夹板31、前轮挡板32、自沉结构4、沉降孔4a、沉降板41、下限位块42、定位杆43、主动缸44、主动腔44a、主动辅腔44b、主动活塞441、触发活塞杆442、夹紧结构5、夹紧板5a、夹紧缸51、夹紧腔51a、夹紧辅腔51b、夹紧活塞511、定位活塞杆512、夹紧回复弹簧52、导向斜台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双层车库,包括立柱座1、可上下移动的上车架座板21及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下方且可水平移动的下车架座板22,立柱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上车架座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带动下车架座板水平移动的第二电机,上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上沟槽21a,上车架座板上设有前轮限位架3,下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下沟槽。第二电机可通过皮带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各种常规传动结构来带动下车架座板平移,这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丝杆、与转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及用于带动转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转动丝杆竖直布置,滑块与立柱座滑动配合,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实施例2:如图3至图4中所示,一种双层车库,包括立柱座1、可上下移动的上车架座板21及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下方且可水平移动的下车架座板22,立柱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上车架座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带动下车架座板水平移动的第二电机,上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上沟槽21a,上车架座板上设有前轮限位架3,下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下沟槽。第二电机可通过皮带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各种常规传动结构来带动下车架座板平移,这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丝杆、与转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及用于带动转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转动丝杆竖直布置,滑块与立柱座滑动配合,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实施例3:如图5至图6中所示,一种双层车库,包括立柱座1、可上下移动的上车架座板21及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下方且可水平移动的下车架座板22,立柱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上车架座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带动下车架座板水平移动的第二电机,上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上沟槽21a,上车架座板上设有前轮限位架3,下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下沟槽。第二电机可通过皮带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各种常规传动结构来带动下车架座板平移,这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丝杆、与转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及用于带动转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转动丝杆竖直布置,滑块与立柱座滑动配合,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实施例4:如图7至图11中所示,一种双层车库,包括立柱座1、可上下移动的上车架座板21及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下方且可水平移动的下车架座板22,立柱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上车架座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带动下车架座板水平移动的第二电机,上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上沟槽21a,上车架座板上设有前轮限位架3,下车架座板顶部设有下沟槽。所述下车架座板的移动方向与自行车进入下沟槽的方向垂直,上沟槽长度方向平行于下沟槽长度方向,下车架座板上设有滑动件23,下车架座板下方设有与滑动件适配的导轨25,导轨与地面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丝杆、与转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及用于带动转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转动丝杆竖直布置,滑块与立柱座滑动配合,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滑块与上车架座板连接。

所述滑动件包括基块、顶滚轮23a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侧滚轮23b,导轨截面为矩形,两个侧滚轮分处于导轨的相对两侧,基块与下车架座板固定,基块上设有横转轴及两个与侧滚轮一一对应的竖转轴,侧滚轮与对应竖转轴转动连接,顶滚轮与横转轴转动连接,侧滚轮的轮面接触导轨侧面,顶滚轮的轮面接触导轨顶面。

所述下车架座板底部设有移动轮机构24,移动轮机构包括与下车架座板底部固定的轮架24a、设置在轮架上的轮轴24b及与轮轴转动连接的移动导向轮24c,轮轴轴线平行于下沟槽长度方向。

所述前轮限位架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前轮导夹板31及用于连接两块前轮导夹板的前轮挡板32,两块前轮导夹板之间形成前轮防倾槽,前轮防倾槽下端与上沟槽连通,前轮导夹板处在上车架座板靠近立柱座的一侧,前轮挡板处在立柱座与任一前轮导夹板之间。

所述上车架座板上设有两个与一辆自行车轮的两个车轮一一对应的自沉结构4,所述自沉结构包括设置在上车架座板上的沉降孔4a、设置在沉降孔内且可上下移动的沉降板41、用于限位沉降板的下限位块42、若干设置在沉降板上并用于接触地面的定位杆43及设置在沉降板下方的主动缸44,主动缸内设有与主动缸滑动密封配合的主动活塞441,主动活塞上设有用于被沉降板下压的触发活塞杆442,在一个自沉结构中:触发活塞杆下端连接主动活塞,主动活塞将主动缸内分隔成主动腔44a及与外界连通的主动辅腔44b,主动腔处在主动辅腔下方;

所述上车架座板上方设有两块用于夹住自行车轮的夹紧板5a及两个与夹紧板一一对应的夹紧结构5,夹紧结构包括夹紧缸51、与夹紧缸滑动密封配合的夹紧活塞511及设置在夹紧活塞上的定位活塞杆512,在互相对应的夹紧板与夹紧结构中:定位活塞杆水平布置,定位活塞杆一端连接夹紧活塞,定位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夹紧板,夹紧活塞将夹紧缸内分隔成夹紧腔51a及与外界连通的夹紧辅腔51b,夹紧辅腔处在夹紧腔与夹紧板之间,夹紧腔内设有夹紧回复弹簧52,夹紧回复弹簧一端连接夹紧活塞,夹紧回复弹簧另一端连接夹紧缸;

上车架座板上设有主气管,主气管一端为进气端,主气管另一端为出气端,各夹紧腔均通过气管连通至主气管的出气端,各主动腔均通过气管连通至主气管的进气端。

所述上车架座板远离立柱座的一侧设有导向斜台,导向斜台顶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最高处与上沟槽槽底连接导向斜台顶部设有导向槽,导向斜台的长度方向与自行车推入上沟槽的方向一致,导向槽贯通导向斜台的长度方向,导向槽与上沟槽连通。

平时,上车架座板处在下车架座板正上方。需要停自行车时,若想要停放至下车架座板上,则直接将自行车推至下车架座板上(车轮进入下沟槽)即可。若想要停放至上车架座板上,则下车架座板平移少量距离进行避让,上车架座板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下移,定位杆触地后,上车架座板继续相对沉降板下移,直至沉降板顶面与沟槽槽底齐平,然后可将自行车推至上车架座板上(车轮进入上沟槽),待前轮接触到前轮挡板后,前后轮分别处在两个沉降板上方,上车架座板开始带着自行车上移,由于自行车重力的存在,压着沉降板、过渡板、主动活塞触、发活塞杆相对主动缸下移,从而将主动腔内的气体压向夹紧腔,从而推动夹紧活塞、定位活塞杆、夹紧板移动,两块夹紧板将前轮夹住,从而可实现对自行车的锁定,如此一来,上升后的自行车会自动被牢牢固定住,可有效避免因风吹、震动等因素所导致的自行车晃动、掉落,充分保障了收置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车架座板上升到位后,下车架座板可以横移复位,横移复位后留出的空间可以过人、直接用于停车等,且下车架座板复位至上车架座板下方后,可以避免人直接处在上车架座板下方,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而需要取车时,若想要取出下车架座板上的自行车,则直接将自行车推出即可,若想要取出上车架座板上的行车,则下车架座板平移少量距离进行避让,上车架座板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下移,定位杆触地后,上车架座板继续相对沉降板下移,直至沉降板顶面与沟槽槽底齐平或高于沟槽槽底,此时由于夹紧回复弹簧的作用,一部分夹紧腔内气体流回主动腔,夹紧活塞带着定位活塞杆移动,两个夹紧板自动松开,因此上车架座板下移到位后,无需任何额外操作,可直接推出自行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