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物,具体的说是涉及
一种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物,即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建筑物,在工厂生产加工建筑主要构件,运送到工地现场,拼装成高品质的商务楼、住房等建筑物。装配式建筑物的建筑周期短、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建造成本低,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改善漏水、保温性能不佳等弊病。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建筑物通常仅能实现单面墙板的装配,即预制较小单元的墙板,在吊装到位后再组装成墙体。这种方式虽然也可称为装配式建筑,但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装配。由于基本单元较小,装配过程仍然比较复杂,建造速度、建造成本、能源消耗等并未实现显著变化。
现有的墙板自重大、结构整体性差,装配不方便,影响了施工效率;同时存在着装配后墙体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自重小,装配效率高,装配后墙体表面平整的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包括窗间板。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窗间板包括矩形的窗间板板面;
窗间板板面上靠近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的位置一体连接有窗间板板肋;
窗间板板肋沿窗间板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改进:
每条窗间板板肋具有竖直面及斜面;
每条窗间板板肋的竖直面与窗间板板面长度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改进:
两个窗间板板肋的斜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改进:
窗间板板肋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改进:
所述窗间板板面内设有加强钢筋及预埋件。
进一步改进:
所述墙板还包括过梁板。
进一步改进:
过梁板包括过梁板板面,过梁板板面上靠近其竖向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过梁板板肋;
过梁板板面上靠近其横向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过梁板板肋。
进一步改进:
第一过梁板板肋沿过梁板板面的竖向方向设置;
第二过梁板板肋沿过梁板板面的横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改进:
第一过梁板板肋具有竖直面及斜面,每条第一过梁板板肋的竖直面与过梁板板面竖向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改进:
两个第一过梁板板肋的斜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改进:
第一过梁板板肋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改进:
第二过梁板板肋具有平面及斜面,每条第二过梁板板肋的平面与过梁板板面横向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改进:
两个第二过梁板板肋的斜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改进:
第二过梁板板肋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自重小,
装配效率高,装配后墙体表面平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墙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窗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剖视图;
附图4为过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B-B剖视图。
图中:1-窗间板;2-过梁板;3-窗户;4-连接件;101-窗间板板面;102-窗间板板肋;103-加强钢筋;201-过梁板板面;202-第一过梁板板肋;203-第二过梁板板肋;203-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包括窗间板1,窗间板1包括矩形的窗间板板面101,窗间板板面101上靠近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的位置一体连接有窗间板板肋102,窗间板板肋102沿窗间板板面101的长度方向设置。
每条窗间板板肋102具有竖直面及斜面,每条窗间板板肋102的竖直面与窗间板板面101长度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两个窗间板板肋102的斜面相对设置。
窗间板板肋10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窗间板板面101内预制加强钢筋103及预埋连接件。
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墙板还包括过梁板2,过梁板2包括过梁板板面201,过梁板板面201上靠近其竖向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过梁板板肋202;过梁板板面201上靠近其横向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过梁板板肋203。
过梁板板面201内预设有加强钢筋及预埋连接件。
第一过梁板板肋202沿过梁板板面201的竖向方向设置;第二过梁板板肋203沿过梁板板面201的横向方向设置。
第一过梁板板肋202具有竖直面及斜面,每条第一过梁板板肋202的竖直面与过梁板板面201竖直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两个第一过梁板板肋202的斜面相对设置。
第一过梁板板肋20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第二过梁板板肋203具有平面及斜面,每条第二过梁板板肋203的平面与过梁板板面201横向方向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两个第二过梁板板肋203的斜面相对设置。
第二过梁板板肋203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
如图1所示,装配时,每块过梁板2上连接四块窗间板1,过梁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块窗间板1,位于同一侧的两块窗间板1上下并排设置,过梁板2与窗间板1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可以选择哈芬预埋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