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703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



背景技术:

模板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和技术,而背楞是模板必备的加固部件。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模板受到较大的混凝土侧压力而变形,对此,常采用“双钢管背楞”加“对拉杆件”的加固体系来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引起的弯矩,以保证模板承载力安全及混凝土成型质量。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模板也经历了木模板、钢模板、边框模板和钢框木模板等变迁,但相应的模板背楞的做法没有变化,都是采用双钢管背楞,如图1和图2所示,在模板21背面设置双钢管背楞22,每组双钢管背楞22由两根钢管组成,对拉杆件23夹持在两根钢管之间,在双钢管背楞22的外侧设置蝴蝶卡24,通过蝴蝶卡24将双钢管背楞22压紧在模板21上,构成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首先这种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结构复杂,双钢管的定位及蝴蝶卡的制作操作起来都相当麻烦,不利于加快施工效率。尤其对于边框模板及钢框木模板等模板,模板自身强度较大,能够承受部分弯矩,对于背楞的抗弯要求也相应降低了,因此,仍然采用传统的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轻量化和节能化的设计要求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适用于边框模板和钢框木模板等新型模板的加固体系。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包括背楞本体,所述背楞本体进一步包括交替设置的封闭段和开放段,所述开放段上形成有贯穿所述背楞本体两侧的贯穿口。

所述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开放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封闭段的长度。

所述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贯穿口的位置对应于模板加固用对拉杆件的位置。

所述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背楞本体为矩形金属管,所述矩形金属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贯穿口贯穿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

所述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贯穿口呈矩形。

所述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背楞本体为圆形金属管,所述贯穿口贯穿于所述圆形金属管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交替设置的封闭段和开放段构成模板加固背楞的背楞本体,代替传统的双钢管背楞,背楞本体的开放段上开设有对应于模板加固用对拉杆件的贯穿口,在使用时,直接将多根本实用新型的背楞本体贴靠在模板背面,使背楞本体的开放段对应于模板上的对拉孔,将对拉杆件穿设在开放段的贯穿口和模板的对拉孔内,再用紧固件拧紧,将背楞本体压紧在模板上,完成模板加固,相比于传统的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借助模板自身的抗弯能力,简化背楞体系的结构,减轻背楞体系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包括背楞本体11,背楞本体11进一步包括交替设置的封闭段111和开放段112,开放段112上形成有贯穿背楞本体11两侧的贯穿口113。其中,开放段11的长度大于封闭段111的长度,封闭段111为原本背楞本体11的封闭部分,开放段112通过开设贯穿口113的形式形成开放部分,减轻了背楞本体11的重量,节省了制作材料。贯穿口113的位置对应于模板加固用对拉杆件的位置,使开放段112具有供对拉杆件穿设的作用,不必另外设计夹持结构来夹持对拉杆件,或者在背楞本体11上另外开设对拉孔来穿设对拉杆件,使模板加固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采用交替设置的封闭段111和开放段112构成模板加固背楞的背楞本体11,代替传统的双钢管背楞,背楞本体11的开放段112上开设有对应于模板加固用对拉杆件的贯穿口113,贯穿口113的口径远大于对拉杆件的杆径,不必担心对准问题。

在使用时,配合图3和图4所示,首先在待加固位置的模板13上开设供穿设对拉杆件的对拉孔(图中未显示对拉孔);接着,直接将多根本实用新型的背楞本体11贴靠在模板13背面,使背楞本体11的开放段112对应于模板13上开设的对拉孔;然后,将对拉杆件12穿设在开放段112的贯穿口113和模板13的对拉孔内,再用紧固件(图中未显示紧固件)拧紧,该紧固件可为螺栓,通过在对拉杆件上设置螺纹段来与螺栓紧固,将背楞本体11压紧在模板13上,完成模板加固施工,相比于传统的双钢管背楞的模板加固体系,本实用新型简化的模板加固背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借助模板自身的抗弯能力,简化背楞体系的结构,减轻背楞体系的重量,尤其适用于边框模板和钢框木模板等模板体系,有利于实现模板加固背楞的轻量化和节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背楞本体11为矩形金属管,如矩形钢管,该矩形金属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贯穿口113贯穿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形成开放段112,开放段112处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仍然为封闭连接,以保证背楞本体11的整体性,确保背楞本体11的抗弯强度,贯穿口112呈矩形。

背楞本体也可以为圆形金属管,如圆形钢管、铝合金圆管等,贯穿口贯穿于圆形金属管的两侧,形成开放段,开放段位置的未开设贯穿口的部分仍然为封闭连接,以保证背楞本体的整体性,确保背楞本体的抗弯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