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胚用上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84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瓷胚用上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陶瓷生产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瓷胚用上粉装置。



背景技术:

功能陶瓷一般是指在电、磁、声、光、热等方面具备的优异性能的陶瓷材料,在能源开发、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红外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功能陶瓷的加工一般是由陶瓷基片经不同工序叠加不同层结构后形成目标产品,陶瓷基片在经不同冲子冲片形成客户要求形状后,需要进行上粉工序,一般的上粉装置是在空白桌面上直接操作,上粉过程中撒粉或翻动都会引起较大的粉尘污染和粉尘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瓷胚用上粉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瓷胚用上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瓷胚用上粉装置,该装置包括:置放腔、设置在置放腔顶部的盖体、抽吸泵,置放腔顶部设置有“回”型轨道,盖体底部和“回”型轨道相匹配,置放腔包括:设置在置放腔前侧面的伸手通道、依次设置在置放腔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的多孔板层和细密纤维层,抽吸泵通过抽吸管与置放腔后侧面连接,所述伸手通道包括:与置放腔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皮袖、设置在皮袖端部的松紧袖口。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放腔设置在架台上,盖体外部套接有提手。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型轨道内侧底部设置有硅胶垫层,盖体底部与硅胶垫层相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放腔后侧面设置有与抽吸管匹配的连接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瓷胚用上粉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上粉过程中撒粉或翻动都不会引起粉尘污染和粉尘浪费,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1.“回”型轨道,12.伸手通道,13.多孔板层,14.细密纤维层,2.盖体,3.抽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瓷胚用上粉装置,该装置包括:置放腔、设置在置放腔顶部的盖体2、抽吸泵3,置放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型轨道11,盖体2底部和“回”型轨道11相匹配,置放腔包括:设置在置放腔前侧面的伸手通道12、 依次设置在置放腔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的多孔板层13和细密纤维层14,多孔板层13和细密纤维层14平行设置,多孔板层13和细密纤维层14的间距和细密纤维层14和置放腔后侧面距离相等,细密纤维层14和置放腔后侧面距离是细密纤维层14和置放腔前侧面距离的8倍,抽吸泵3通过抽吸管与置放腔后侧面连接,所述伸手通道12包括:与置放腔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皮袖、设置在皮袖端部的松紧袖口。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放腔设置在架台上,盖体2外部套接有提手;“回”型轨道11内侧底部设置有硅胶垫层,盖体2底部与硅胶垫层相接;所述置放腔后侧面设置有与抽吸管匹配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为方便操作,所述置放腔壳体、盖体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开启盖体2将瓷胚放入置放腔中,撒上粉体,关闭盖体2,开启抽吸泵3,通过伸手通道12使双手伸入置放腔中,将瓷胚多面翻滚,使瓷胚上粉均匀,完毕后,关闭抽吸泵3,开启盖体2将瓷胚取出,长时间实用多次后,可取出多孔板层13和细密纤维层14之间沉积的粉体二次利用,实现粉体多次利用和避免资源浪费,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