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围栏桩。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普遍采用混凝土以及普通角铁作为围栏桩,并根据围栏网铁丝的具体要求钻孔挂网。混凝土围栏桩质量大,埋桩、运输不方便;普通角铁根据围栏网铁丝的具体要求,钻孔挂网,存在操作复杂,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120257661.4公开有一种组合式围栏桩,包括桩基、桩体,所述围栏桩横截面为三棱柱状结构,两侧桩基与一侧桩体呈120度均布,所述桩体上端开有一豁口,豁口的正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开孔。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本身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根据现有的桩体结构,在两个围栏桩相配合使用的时候,两个桩体之间中心点是相互错开的,这样一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两个桩体的受力是不均匀的,极易出现故障,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牢固地支撑围栏网,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围栏网承载强度的组合式围栏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围栏桩,包括:Y型右桩体和与所述右桩体配合使用的Y型左桩体,所述右桩体由:竖直设置的右桩基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右桩基远离左桩体一端的两右侧桩组成,所述左桩体由:竖直设置的左桩基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左桩基远离右桩体一端的两左侧桩组成,所述左桩基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右桩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桩基恰好能够进入所述配接槽内,两所述右侧桩靠近右桩基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开口朝向左桩体的容置槽,当右桩基恰好进入配接槽内时,所述配接槽两槽边恰好能够分别进入与其同侧的容置槽内。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如下:
其一是:改进了左桩体和右桩体之间的配接关系,即:所述右桩体由:竖直设置的右桩基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右桩基远离左桩体一端的两右侧桩组成,所述左桩体由:竖直设置的左桩基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左桩基远离右桩体一端的两左侧桩组成,所述左桩基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右桩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桩基恰好能够进入所述配接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左桩体”和“右桩体”是依据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定义的。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桩体和所述右桩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所述左桩基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右桩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桩基恰好能够进入所述配接槽内。基于此设计,左桩体和右桩体之间中心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故能够有效地保证二者之间受力均匀,大大地减少了使用过程中二者之间相互脱离的概率。
其二是:优化了右桩体的结构,即:两所述右侧桩靠近右桩基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开口朝向左桩体的容置槽,当右桩基恰好进入配接槽内时,所述配接槽两槽边恰好能够分别进入与其同侧的容置槽内。
基于上述设计,能够增大右侧桩与左桩基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集中在右侧桩之上的压强,从而能够增大右侧桩的实际使用寿命。
为了能够保证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将围栏网挂接在左桩体和右桩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左桩基和右桩基的上端分别对应地设有开口朝上的豁口。
优选地,所述豁口为U型。
为了减少集中在左侧桩之上的压强,从而能够增大左侧桩的实际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两所述左侧桩靠近左桩基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加强台。
优选地,所述加强台的高度是所述左桩基高度的1/3。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了左桩体和右桩体之间的配接关系,使得左桩体和右桩体之间中心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故能够有效地保证二者之间受力均匀,大大地减少了使用过程中二者之间相互脱离的概率;还通过优化了右桩体的结构,能够增大右侧桩与左桩基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集中在右侧桩之上的压强,从而能够增大右侧桩的实际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左桩基和右桩基的上端分别对应地设有开口朝上的豁口,能够保证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将围栏网挂接在左桩体和右桩体上;还通过在两所述左侧桩靠近左桩基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加强台,能够减少集中在左侧桩之上的压强,从而能够增大左侧桩的实际使用寿命,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牢固地支撑围栏网,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围栏网承载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右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加强台);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加强台);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加强台和豁口);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右桩体的结构示意图(豁口);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加强台和豁口)。
图中:1、右桩体;2、左桩体;3、右桩基;4、右侧桩;5、左桩基;6、左侧桩;7、配接槽;8、容置槽;9、豁口;10、加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组合式围栏桩,包括:Y型右桩体1和与所述右桩体1配合使用的Y型左桩体2,所述右桩体1由:竖直设置的右桩基3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右桩基3远离左桩体2一端的两右侧桩4组成,所述左桩体2由:竖直设置的左桩基5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左桩基5远离右桩体1一端的两左侧桩6组成,所述左桩基5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右桩基3的配接槽7且所述右桩基3恰好能够进入所述配接槽7内,两所述右侧桩4靠近右桩基3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开口朝向左桩体的容置槽8,当右桩基3恰好进入配接槽7内时,所述配接槽7两槽边恰好能够分别进入与其同侧的容置槽8内。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桩基5和右桩基3的上端分别对应地设有开口朝上的豁口9。请参阅图6,图7和图8。
本实施例中,所述豁口9为U型。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左侧桩6靠近左桩基5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加强台10。请参阅图4和图5。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台10的高度是所述左桩基5高度的1/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