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防止工作夹片崩脱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在制作过程中因为一般设计张拉力很大,一般都是700KN以上,加上张拉时张拉千斤顶与撑脚间的平稳度,以及钢绞线、工作锚环、工作夹片等的质量都能影响张拉过程中工作夹片崩脱。对预应力梁板纲绞线进行张拉的时候,因为梁板两端的设计张拉力较大(780KN)。在张拉的中、后期,张拉千斤顶施加在钢铰线上力越来越大,由此反作用在端部工作夹片上的力也累积得越来越大,当其累积到设计张拉力时,就可能会瞬间崩脱伤害到附近正在工作的人员及存放的设备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实际张拉过程中,仅存在工作锚环一种措施可以预防工作夹片崩落实属过于单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防止工作夹片崩脱装置,本装置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整个实施过程简单方便、操作性强,并且相对工作锚环防护法可以多一道防护,提高张拉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防止工作夹片崩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块工作锚环、一个张拉千斤顶和一块圆盘形磁铁,所述工作锚环、张拉千斤顶和磁铁上都开设有与钢绞线数量位置相匹配的圆孔,并且按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工作锚环、张拉千斤顶、工作锚环、磁铁的顺序紧密套在钢绞线上,位于左边的工作锚环抵住撑脚;每根钢绞线上都设有工作夹片,工作夹片位于右边的工作锚环的圆孔内,并且抵住张拉千斤顶的右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其主要设计为一块带孔(四孔或五孔)磁铁,让钢铰线穿过,而紧贴住工作夹片,当有夹片崩出的情况时,因为其初始动量基本为零而使危险基本上消除。本方法主要起到继工作锚环后第二道防护的作用。(1)本处理方法所用工具材料成本低廉,安全性高。(2)整个实施过程简单方便,操作性强。(3)相对工作锚环防护法可以多一道防护,提高张拉安全系数。(4)避免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出现小体积夹片高速度冲击人、设备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锚环、2-张拉千斤顶、3-磁铁、 4-钢绞线、5-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防止工作夹片崩脱装置,它包括两块工作锚环1、一个张拉千斤顶2和一块圆盘形磁铁3,所述工作锚环1、张拉千斤顶2和磁铁3上都开设有与钢绞线4数量位置相匹配的圆孔,并且按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工作锚环1、张拉千斤顶2、工作锚环1、磁铁3的顺序紧密套在钢绞线4上,位于左边的工作锚环1抵住撑脚5;每根钢绞线4上都设有工作夹片,工作夹片位于右边的工作锚环1的圆孔内,并且抵住张拉千斤顶2的右端面。
本装置的安装方法及原理:在安置完成工作锚环1之后,将厚度为2cm的磁铁3穿过钢绞线4后紧贴住工作锚环1,当第一道防护措施工作锚环1失效时,该磁铁3立即进行工作状态,将工作夹片的初始速度逼近为零,近而动量为零,从而继工作锚环之后,为整个梁板张拉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系数。
本装置主要应用在桥梁梁板进行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力施工工艺中。
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