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是四周为砌体墙的电梯井组合式整体提升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降本增效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最主要的生存发展理念之一。传统的电梯井落地式操作架,搭设安装拆卸操作繁琐费时;钢管扣件等周边材料使用量大,材料浪费严重,搭设高度较高安全系数低。而目前常用的电梯井整体提升操作架有两种。一种为三角操作架,此种施工方法适用范围小,只适用于四面主要为剪力墙的电梯井,并且剪力墙预埋件较多、施工较为繁琐,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71057.9,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结构。另一种为钢平台操作架,此种施工方法需在周边梁上预留洞口,后期洞口修补工作量大且对梁的结构整体性安全性有一定影响,提升时支腿抽插较为困难,施工不便,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381539.6,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结构。
另外,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80856.2,采用吊环加受力杆的结构,该结构所用的重力均由四个吊环承担,安全系数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井组合式整体提升操作平台,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该平台包括框架、面板、支腿、操作架,所述框架包括一个辅撑、一对等长的横撑和一对等长的竖撑,所述横撑和所述竖撑焊接成一个矩形框,所述辅撑焊接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并与所述竖撑平行;所述面板焊接在所述框架上面;所述支腿有四个,所述横撑为一中空件,所述支腿可插入所述横撑中;所述操作架设置于面板上,由若干钢管通过管件连接搭建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撑为一方形钢管,所述方形钢管由两个等长的槽钢对焊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竖撑由工字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面板由花纹钢板制成,花纹钢板的厚度为4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四个吊环,用于平台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腿上设置有防侧滑件,位于支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灵活、方便、施工速度快、整体稳定好、可重复利用,减少了钢管扣件等周材的使用,节约了项目成本,提高了项目施工效率和进度,增加了公司效益的同时对加快城市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状态图;
图中1、框架;2、面板;3、支腿;4、操作架;5、电梯井壁;6、吊环;11、横撑;12、竖撑;13、辅撑;31、防侧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梯井组合式整体提升操作平台,如附图1所示,该平台包括框架1、面板2、支腿3、操作架4,如附图2所示,所述框架1包括一个辅撑13、一对等长的横撑11和一对等长的竖撑12,所述横撑11和所述竖撑12焊接成一个矩形框,所述辅撑13焊接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并与所述竖撑12平行;所述面板2焊接在所述框架1上面;所述支腿3有四个,所述横撑11为一中空件,所述支腿3可插入所述横撑11中;所述操作架4设置于面板2上,由若干钢管通过管件连接搭建而成。
所述横撑11为一方形钢管,所述方形钢管由两个等长的槽钢对焊而成。所述竖撑12由工字钢制作而成。所述面板2由花纹钢板制成,花纹钢板的厚度为4mm。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四个吊环6,用于平台的升降。所述支腿3上设置有防侧滑件31,位于支腿3的下表面。
实施例一
一种电梯井组合式整体提升操作平台,所述竖撑12由2根I16工字钢制成,所述横撑11由两对16槽钢制成,所述辅撑13由1根14槽钢,所述面板2由4mm花纹钢板制成,所述支腿3有4根,采用900mm长I14工字钢,所述支腿3与井道内壁处下端采用L100*8,长100mm角铁焊接牢固,防止悬挑主梁侧滑。所述操作架4采用Φ48mm×3.0mm钢管。
首先,根据电梯井尺寸确定平台大小,平台距井壁为100mm。将4根16槽钢分两组进行对焊,形成160mm*128mm矩形孔便于I14工字钢支腿3插入。然后将2根I16工字钢分别在16槽钢两端焊接形成矩形框。在平台框架1中间焊接一根与I16工字钢平行的14槽钢作为辅撑13,增强平台承受来自上部架体荷载的能力。16槽钢对焊的焊缝处距平台边500mm范围内用钢板满焊固定。面板2采用4mm厚花纹钢板与平台框架1满焊牢固。将制作好的钢平台表面清理干净,刷红丹防锈漆两道。
平台的安装使用,使用时,确保周边梁板砼强度达到一定的强度。借助塔吊将钢平台整体吊运(通过吊环6四点起吊)至电梯井施工部位并离地500mm,然后穿入I14工字钢支腿3后平稳落下,确保I14工字钢支腿3稳固的搁置在周边梁板上。在钢平台上搭设操作架4,架体采用Φ48mm×3.0mm钢管搭设。搭设高度为1.5层,架体立杆间距及步距根据实际井道尺寸及平台尺寸设计而定且须满足架体受力稳定计算。操作平台的提升,电梯井提升为逐层提升,均处于施工层下面一层;电梯井道施工操作架4提升时应先将平台上部操作架4整体移除,然后用塔吊将平台吊住往上提升,在提升至离地面500mm高度时,人工拔出I14工字钢支腿3;用塔吊将钢平台继续缓慢往上提升,待平台提升至上一层层面高500mm时,人工扶正趋于稳定后穿入I14工字钢支腿3。塔吊吊住钢平台缓慢下落,直至I14工字钢支腿3平稳搁置在两边梁板上时拆吊装钢丝绳。把上部操作架4吊运至平台上进行固定。组织验收,合格后允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