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重型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薄壁轻钢建筑是指轻钢龙骨为结构件建造的新型住宅,轻型板材作为外墙面材,并在墙体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与传统住宅相比,薄壁轻钢建筑具有坚固耐久、抗震抗风、保暖防潮、建造迅速、易于改造、便于拆除、环保等诸多优点,代表未来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轻钢龙骨隔墙上设置门框,现有技术的做法是直接将石膏板材和轻钢龙骨剪断后加装门框,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如果门框过重,轻钢龙骨隔墙的结构强度不足以支撑门框的安装和使用需求,导致轻钢龙骨隔墙变形。轻钢龙骨隔墙的使用寿命乃至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支撑重型门且墙体不会变形的门框节点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若干C形轻钢龙骨以及设置在若干C形轻钢龙骨两侧的石膏板,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由一对对扣设置的C形轻钢龙骨构成的承重体,所述承重体的一侧设置有方木,所述方木与承重体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方木通过自攻螺丝与设置在墙体一侧的门框座连接,相邻两C形轻钢龙骨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00mm。
优选的,所述每一C形轻钢龙骨分别与两侧的石膏板通过自攻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C形轻钢龙骨为QC75型龙骨。
优选的,所述承重体与相邻C形轻钢龙骨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0mm。
优选的,所述石膏板为单层纸面石膏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通过设置承重体和方木来加强整体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承受门的重量在50kg以下的情况。承重体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保证轻钢龙骨墙体不会变形。方木起到连接作用,使得对扣设置的C形轻钢龙骨之间的连接、石膏板与承重体之间的连接以及门框座与承重体之间的连接的牢固度得到保证。
每一C形轻钢龙骨分别与两侧的石膏板通过自攻螺丝连接。自攻螺丝连接的稳定性好、牢固并且不会对石膏板以及C形轻钢龙骨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影响饰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形轻钢龙骨;2、石膏板;3、承重体;4、方木、5、门框座;6、自攻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若干C形轻钢龙骨1以及设置在若干C形轻钢龙骨1两侧的石膏板2,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由一对对扣设置的C形轻钢龙骨1构成的承重体3,所述承重体3的一侧设置有方木4,所述方木4与承重体3通过自攻螺丝6固定连接,所述方木4通过自攻螺丝6与设置在墙体一侧的门框座5连接,相邻两C形轻钢龙骨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00mm。
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的门框节点结构通过设置承重体3和方木4来加强整体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承受门的重量在50kg以下的情况。承重体3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保证轻钢龙骨墙体不会变形。方木4起到连接作用,使得对扣设置的C形轻钢龙骨1之间的连接、石膏板2与承重体3之间的连接以及门框座5与承重体3之间的连接的牢固度得到保证。
改进的,每一C形轻钢龙骨1分别与两侧的石膏板2通过自攻螺丝8连接。自攻螺丝6连接的稳定性好、牢固并且不会对石膏板2以及C形轻钢龙骨1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影响饰面作业。
优选的, C形轻钢龙骨1为QC75型龙骨。
优选的,承重体3与相邻C形轻钢龙骨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0mm。保证门与墙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石膏板2为单层纸面石膏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