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房屋是指以钢作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用钢结构建造的房屋重量仅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1/2左右,可有效满足房屋大开间的需要,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房屋提高4%左右。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符合产业化要求。现有钢结构房屋的墙体多采用砖配合水泥砂浆砌筑而成,该种钢结构房屋墙体的抗震以及抗撞能力差,在高等级地震以及外力撞击下,极易导致墙体整片或大部分倒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及物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抗震、抗撞能力强,安全性高的钢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钢构柱,位于钢构柱之间、由砖块砌筑而成的墙体,以及砌筑于墙体内的窗体;所述墙体上具有水平连接缝及竖向连接缝;所述墙体的部分或全部水平连接缝内按一定形式设置有水平向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直径小于墙体上水平连接缝的厚度,所述钢筋朝向钢构柱的一端与钢构柱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朝向窗体的一端弯折并进入墙体的竖向连接缝。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由扁钢替代,且扁钢的厚度小于墙体上水平连接缝的厚度。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与钢构柱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的端部设置带孔的连接部,通过螺栓与钢构柱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钢构柱采用工字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体内设置水平向的钢筋,加强墙体的连接强度,钢筋可使墙体具有更强的抗倒塌能力,可确保墙体在高等级地震以及高强度撞击下不会发生大面积倒塌,最大程度确保钢结构房屋内的人员及物品安全,极大的提高钢结构房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2所示钢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钢构柱1,位于钢构柱1之间、由砖块3砌筑而成的墙体2,以及砌筑于墙体2内的窗体4;所述墙体2上具有水平连接缝及竖向连接缝;所述墙体2的部分水平连接缝内按一定形式设置有水平向的钢筋5,所述钢筋5的直径小于墙体2上水平连接缝的厚度,所述钢筋5朝向钢构柱1的一端与钢构柱1固定连接,所述钢筋5朝向窗体4的一端弯折并进入墙体2的竖向连接缝。
其中,所述钢筋5与钢构柱1优选采用焊接连接。显然也可以在钢筋5的端部设置带孔的连接部,通过螺栓与钢构柱1连接,此时在钢构柱1上设置相应的连接孔。所述钢构柱1优选采用工字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所述钢筋5也可以由扁钢替代,且扁钢的厚度小于墙体2上水平连接缝的厚度。
当然,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墙体的连接强度,也可以在每条水平连接缝均设置钢筋或扁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体内设置水平向的钢筋,加强墙体的连接强度,钢筋可使墙体具有更强的抗倒塌能力,可确保墙体在高等级地震以及高强度撞击下不会发生大面积倒塌,最大程度确保钢结构房屋内的人员及物品安全,极大的提高钢结构房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