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单面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4847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纵向单面折叠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单面折叠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活动房,也叫集装箱房,集装箱房屋,集装箱住宅,是指主要以集装箱为基础材料稍经改造而成为有窗有门的房子。此类集装箱房常见于建筑工地作为工人的宿舍使用,也有人当作出租房屋使用,坚固耐用,搭建安装方便。因此,集装箱房也被称为住人集装箱。 与活动板房相比,活动箱房具有更强的防风、防水、防震功能,并以其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快捷性和可移动性等特点大大地改善了建筑工程人员野外居住和工作条件。近年来在市场上迅速发展,也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场、养殖场、小商店、旅游、救灾等领域。

现有折叠箱房为四面都有墙体,只适合单体使用,不能进行纵向连通,组装成大面积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向单面折叠箱。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包括顶板组件、底架、前门板、侧墙组件和后连通框,所述顶板组件、底架、前门板、侧墙组件和后连通框围城一个纵向单面开口的空腔,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架,顶架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架和底架上均设有折叠锁铰,所述侧墙组件通过折叠锁铰固定在底架与顶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顶架顶部的四角边缘处均设有吊头,顶板与顶架之间设有酚醛夹芯吊顶。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侧墙组件包括通过折叠合页连接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第一侧墙的顶部通过折叠锁铰与顶架固定连接,第二侧墙的底部通过折叠锁铰与底架固定连接,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上均设有夹芯板。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的侧部均固定有第一箱体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后连通框设置在底架的后端面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结构新颖,整体能够拆装和折叠,同时纵向设置一个后连通框,形成纵向单面开口的空腔,进而能够将两个单面开口的折叠箱进行纵向连通,组合成大面积空间,满足做办公室、会议室等大面积场所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纵向单面折叠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纵向单面折叠箱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底架;2、前门板;3、后连通框;4、顶架;5、顶板;6、折叠锁铰;7、吊头;8、酚醛夹芯吊顶;9、折叠合页;10、第一侧墙;11、第二侧墙;12、夹芯板;13、第一箱体固定板;14、U形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纵向单面折叠箱,包括顶板组件、底架1、前门板2、侧墙组件和后连通框3,所述顶板组件、底架1、前门板2、侧墙组件和后连通框3围城一个纵向单面开口的空腔,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架4,顶架4的顶部设有顶板5,顶架4和底架1上均设有折叠锁铰6,所述侧墙组件通过折叠锁铰6固定在底架1与顶架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顶架4顶部的四角边缘处均设有吊头7,顶板5与顶架4之间设有酚醛夹芯吊顶8。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侧墙组件包括通过折叠合页9连接的第一侧墙10和第二侧墙11,第一侧墙10的顶部通过折叠锁铰6与顶架4固定连接,第二侧墙11的底部通过折叠锁铰6与底架1固定连接,第一侧墙10和第二侧墙11上均设有夹芯板12。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第一侧墙10和第二侧墙11的侧部均固定有第一箱体固定板13。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所述后连通框3设置在底架1的后端面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单面折叠箱结构新颖,整体能够拆装和折叠,同时纵向设置一个后连通框,形成纵向单面开口的空腔,进而能够将两个单面开口的折叠箱进行纵向连通,组合成大面积空间,满足做办公室、会议室等大面积场所的需求。具体组装时:将两个单面折叠箱的后连通框进行连通(如图2所示),在连通接触处固定U形水槽14,U形水槽14连接两个箱体的立柱和横梁,起到防水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