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散热锯片,属于锯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刚石锯片是一种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耐火材料、石材,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加工,金刚石锯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体与刀头,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而刀头则是在使用过程中起切割的部分,刀头会在使用中而不断地消耗掉,而基体则不会,刀头之所以能起切割的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金刚石,金刚石作为目前最硬的物质,它在刀头中摩擦切割被加工对象。而金刚石颗粒则由金属包裹在刀头内部,传统金刚石锯片在制造过程中,金刚石浓度不易掌握,影响锯片锋利性和锯切效率,而且制造难度大,生产效率低,锯片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热,容易损毁锯片,由于锯片是大量应用产品,较高的锯片生产成本使企业利润难以保证,设备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散热锯片。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散热锯片,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中心设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基体一侧设有若干轮式凸起,所述轮式凸起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轮式凸起一侧设有圆环,且所述轮式凸起设于所述圆环内腔,所述圆环一侧设有不规则V型凹槽,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内设有焊粉溶剂,所述焊粉溶剂一侧设有金刚石,所述金刚石通过所述焊粉溶剂固定连接所述基体,所述圆环、轮式凸起、第一凹槽与不规则V型凹槽一侧均喷涂有烤漆,所述基体另一侧设有导流槽,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一侧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所述基体材质为优质带钢。
优选的,所述基体中F+P、S+F+P组织晶粒度为6.5-8级,脱碳层≤0.1mm,带状组织为0级。
优选的,所述基体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所述轮式凸起、第一凹槽、不规则V型凹槽与金刚石。
优选的,所述金刚石均匀分布于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一次加工多个锯片,增加生产效率,而且所述金刚石浓度分布均匀,锯片锋利性和锯切效率高,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设备结构简单,锯片使用寿命长,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锯片锯片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锯片锯片主视图。
图中标号:1、基体;2、圆形贯穿孔;3、轮式凸起;4、第一凹槽;5、圆环;6、不规则V型凹槽;7、焊粉溶剂;8、金刚石;9、烤漆;10、导流槽;11、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散热锯片,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中心设有圆形贯穿孔2,用以固定锯片,所述基体1一侧设有若干轮式凸起3,所述轮式凸起3之间设有第一凹槽4,通过所述轮式凸起3起到良好支撑锯片作用,而且利用所述第一凹槽4可以很好地节省原材料,所述轮式凸起3一侧设有圆环5,且所述轮式凸起3设于所述圆环5内腔,所述圆环5一侧设有不规则V型凹槽6,为所述金刚石8的固定提供空间,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6内设有焊粉溶剂7,主要是自身熔化使所述金刚石8粘接牢固,所述焊粉溶剂7一侧设有金刚石8,所述金刚石8通过所述焊粉溶剂7固定连接所述基体1,所述圆环5、轮式凸起3、第一凹槽4与不规则V型凹槽6一侧均喷涂有烤漆9,可以起到防腐蚀作用,所述基体另一侧设有导流槽10,可以在工作时导入液体散热,并方便液体流转,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6一侧设有散热槽11。
所述基体1材质为优质带钢,坚固耐磨,所述基体1中F+P、S+F+P组织晶粒度为6.5-8级,脱碳层≤0.1mm,带状组织为0级,使得所述基体1不仅硬度优良,而且抗压能力大,所述基体1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所述轮式凸起3、第一凹槽4、不规则V型凹槽6与金刚石8,锯片双面均可工作,所述金刚石8均匀分布于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6内,增加其浓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所述基体1表面利用激光或者铣刀铣出不同形状的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6,将所述金刚石8放置于所述不规则V型凹槽6内,并加入所述焊粉溶剂7均匀覆盖住所述金刚石8,使用感应加热机加热至所述焊粉溶剂7完全融化,将所述金刚石8固定住,而且可以一次烧结几十片锯片,然后对锯片进行特定压力加压后喷涂所述烤漆9,使锯片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锯片工作时散热好,而且制造成本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