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人们为了获得古建筑的观赏和使用效果,不断地建造仿古建筑,但是由于建造仿古建筑的成本高、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更由于建造仿古建筑所需的优质大规格木材、优质砖瓦等原材料的价格高昂及日益短缺,使得建造仿古建筑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在仿古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人们已逐渐采用金属构件代替原先的木材来制作立柱、横梁等一些主要的建筑构架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仿古建筑的建造成本,同时金属构件的材质高强度特性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强度。但是,考虑到金属材质的横梁与立柱两者的连接固定方式无法借鉴原先木材质的横梁与立柱两者的榫卯连接方式,而现有技术中金属材质的横梁与立柱两者进行连接固定时,其两者的连接固定处又通常会外露至仿古建筑的表面,严重影响仿古建筑整体的美观性。
因此,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上述现有的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做进一步的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强度高,且内藏式设计的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材质的横梁及立柱,所述横梁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立柱的一侧端部设有法兰盘部分,该法兰盘部分位于横梁的凹槽内,且两者通过依次贯穿该法兰盘部分及横梁的螺栓紧固件相固定,且法兰盘部分的内侧法兰盘面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其外侧法兰盘面则低于凹槽口沿面,在所述法兰盘部分的外侧覆盖有封盖,该封盖与上述凹槽的槽侧壁相固定,且其外表面与上述凹槽的凹槽口沿面相齐平。
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考虑其横梁与立柱两者连接固定用的螺栓紧固件会内藏至横梁上的凹槽内,且通过封盖进行遮挡。因此,其应用在仿古建筑上,在保证仿古建筑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又不会影响仿古建筑的整体观赏性。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封盖与凹槽的槽侧壁相固定的具体结构是指:所述凹槽的槽侧壁上设有环形扩槽,所述封盖的内表面上设有环槽,该环槽临近封盖的周缘面,且在其周缘面上设有卡扣至上述环形扩槽内的扣脚。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封盖的外表面心中形状设计可根据仿古建筑整体的设计风格相一致。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封盖上临近周缘位置设有环槽,因此其周缘上的扣脚能够利用自身材质的形变作用来进行收缩扩张,使得封盖在横梁的凹槽内能够非常容易的进行拆装。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其在仿古建筑上使用后不但能够降低仿古建筑的建造成本,还能够提升仿古建筑的结构抗震强度,同时考虑到上述连接结构是内藏式的结构设计,使其不会对仿古建筑的整体观赏性造成任何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封盖扣接至凹槽内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封盖与凹槽相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横梁1、立柱2、凹槽3、法兰盘部分4、螺栓紧固件5、凹槽口沿面6、封盖7、环形扩槽8、环槽9、扣脚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材质的横梁1及立柱2,所述横梁1的表面设有凹槽3,所述立柱2的一侧端部设有法兰盘部分4,该法兰盘部分4位于横梁1的凹槽3内,且两者通过依次贯穿该法兰盘部分4及横梁1的螺栓紧固件5相固定,且法兰盘部分4的内侧法兰盘面与凹槽3的槽底面相贴合,其外侧法兰盘面则低于凹槽口沿面6,在所述法兰盘部分4的外侧覆盖有封盖7,该封盖7与上述凹槽3的槽侧壁相固定,且其外表面与上述凹槽3的凹槽口沿面6相齐平。
上述封盖7与凹槽3的槽侧壁相固定的具体结构是指:所述凹槽3的槽侧壁上设有环形扩槽8,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封盖7的内表面上设有环槽9,该环槽9临近封盖7的周缘面,且在其周缘面上设有卡扣至上述环形扩槽8内的扣脚10。
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仿古建筑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考虑其横梁1与立柱2两者连接固定用的螺栓紧固件5会内藏至横梁1上的凹槽3内,且通过封盖7进行遮挡。因此,其应用在仿古建筑上,在保证仿古建筑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又不会影响仿古建筑的整体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