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51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类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复杂造型的膜结构应运而生。有的膜结构是由一个整体的大网架作为支撑,有的是由多组相同单元的膜结构组成的群膜结构,这类膜结构在施工时,比较复杂。根据膜支撑结构的组成型式不同,施工方式也不同。目前,针对群膜结构的施工方式,主要有高空散拼、分组提升高空对接法等,这些方法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及利弊。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包括若干个群膜结构,每个所述的群膜结构包括基台、若干个立柱和倒伞形的伞形骨架,所述基台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基台上,所述伞形骨架固定在立杆的上端,所述伞形骨架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薄膜,相邻两个伞形骨架的上端边缘侧镶嵌在一起,所述伞形骨架包括钢套筒、正六边形的框架和六个呈弧形的弧杆,所述钢套筒的下部分别通过六个弧杆均与框架的六个角边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套筒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立杆的顶部,所述钢套筒的上端分别通过六根支杆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六个角边上。

优选地,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倒链。

优选地,所述薄膜采用耐高温耐腐蚀耐水的人工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立杆的高度为10-2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拔杆提升,不仅利用自身立柱作为拔杆支撑,节约材料,而且可以解决其他工序穿插施工的矛盾,能够减少占用施工场地,可缩短工期,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形骨架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倒伞形群膜结构拔杆整体提升施工结构,包括若干个群膜结构1,每个所述的群膜结构1包括基台2、立柱3和倒伞形的伞形骨架4,所述基台2固定在地面11上,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在基台2上,所述伞形骨架4固定在立杆3的上端,所述伞形骨架4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薄膜10,相邻两个伞形骨架4的上端边缘侧镶嵌在一起,所述伞形骨架4包括钢套筒5、正六边形的框架7和六个呈弧形的弧杆6,所述钢套筒5的下部分别通过六个弧杆6均与框架7的六个角边固定连接,立杆的顶端设置有倒链。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筒5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立杆3的顶部,所述钢套管5的上部分别通过六根支杆9固定连接在框架7的六个角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10采用耐高温耐腐蚀耐水的人工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立杆3的高度为10-20m。

在钢立柱底部先固定(焊接或铰接)膜支撑单元,然后利用立柱顶部的倒链,整体提升膜支撑单元到设计标高,达到“倒伞型”设计效果,施工简单,不需要大型机械。仅借助小型吊车,吊装膜结构单元,与立柱固定,施工效率高,采用传统的简单工具(拔杆、倒链等),易于控制提升的同步性。提升设备安装方便、设置灵活,能在地面标高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实施网架的提升,基本不占用施工场地,其他工序等可以穿插施工,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且操作简单、工效高,技术经济效果明显,立柱上安装钢套筒进行整体提升,支杆和是首先固定在钢套筒顶部的,提升时将倒链固定在立杆顶端,将钢套筒连同支杆一起提升到立杆顶部,然后将钢套筒与立杆之间用焊接固定起来,提升完成,避免了钢结构整体受力体系转换,确保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拔杆提升,不仅利用自身立柱作为拔杆支撑,节约材料,而且可以解决其他工序穿插施工的矛盾,能够减少占用施工场地,可缩短工期,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