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464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钢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刚模体1,两刚模体1通过若干个对拉螺栓2相连。在施工相邻的两个框架柱时,需先拆开两刚模体1,然后再将两刚模体1置于两框架柱之间,最后紧固对拉螺栓2从而固定两刚模体1,当待施工的两个框架柱距离很近时,两刚模体1置于框架柱之间后,不便于施工人员穿接对拉螺栓2,若不将两刚模体1固定,则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涨模的现象。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限位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相铰接,两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另一端相铰接,限位杆沿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固定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腰型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铰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施工距离相近的两根框架柱时,只需将双面钢模置于两框架柱之间,然后撑开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即可,本实用新型即可以有效的连接双面钢模中的两个刚模体,又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施工框架柱过程中,双面钢发生涨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双面钢模的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钢模中的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块30、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以及限位杆33,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分别与两个连接块30相铰接,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相铰接。限位杆33沿第二支撑杆32的长度方向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2的上端,且限位杆33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3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块30包括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302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01上。

在第一连接部301上腰型孔,第二连接部302上设有铰接孔。

在施工距离相近的两根框架柱时,用汽车吊吊住双面钢模中的刚模体1,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在钢模体1重力的作用下成倒V字型。通过汽车吊将两钢模体1放置于两所述框架柱之间,然后撑开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使其呈水平状撑开。在浇筑两所述框架柱的过程中,两框架柱由于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产生膨胀变形而使得两钢模体1紧紧抵触在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上,从而有效的防止浇注混凝土时发生涨模的现象。

在将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水平撑开的过程中,限位杆33能够有效的防止连接构件向下转动而变成正V字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