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73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墙板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墙板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民对家居实用性、方便性及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墙板产品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种是直接通过蚊钉或打胶的形式和墙体连接固定;第二种是两个单体的固定件,采用十字相扣的形式与墙体进行连接,一个和墙板连接,一个和墙体连接。

但是,市面上现有产品通过打蚊钉和墙体固定或者通过打胶与墙体固定存在以下缺点:安装后无法二次拆卸调整,对墙板有损坏,而胶体容易挥发出不环保的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而市面上使用单体挂件,两个挂件十字相扣固定连接的缺点是定位比较麻烦,尤其是水平方向的定位比较麻烦,安装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墙板安装组件,采用墙面固定件将墙板固定在墙面上,解决了传统安装方式固定件体积大、安装麻烦、定位不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平行于地面方向墙板安装不平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板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第一墙面固定件、第二墙面固定件和自攻螺丝,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分别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墙面上,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分别与地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远离地面,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靠近地面,

所述墙板通过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固定在墙面上,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分别进一步包括:长条状U型槽、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U型槽两端的卡扣,所述长条状U型槽的底座上至少包括两个通孔,所述自攻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U型槽的底座沿着水平方向固定在所述墙面上,使得卡扣与水平方向垂直,

所述墙板,进一步包括:墙板本体和安装在墙板本体背面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采用横向平推的方式将所述墙板与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固定,使得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靠近地面的卡扣扣入所述墙板背面的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远离地面的卡扣扣入所述墙板背面的第二卡槽中。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采用PP聚丙烯材质制成。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分别进一步包括可拆卸的锁止结构,

所述锁止结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的侧面扣合在所述卡扣上或从所述卡扣上取下。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墙板的宽度。

优选地,其中:

将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固定到所述墙面上后,所述卡扣与所述墙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3.5mm。

优选地,其中:

所述卡扣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墙板本体背面卡槽的宽度。

优选地,其中:

所述卡扣的宽度为2mm。

优选地,其中:

所述卡扣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墙板本体背面卡槽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墙板安装组件,达到了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中,首先将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墙面固定件水平平行地固定在墙面上,再通过横向平推的方式将墙板背面的卡槽与墙面固定件上的卡扣进行配合,从而将墙板固定在墙面上。采用此种方式安装墙板,无需打胶处理,可以达到安装的环保要求,而且安装简单、滑动顺畅、可反复拆解,使得平行于地面方向墙板的安装更加平整。

2)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中,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墙面固定件采用PP聚丙烯材质制成,此种材质环保质轻,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墙面不平整时,墙面固定件能够有一定的伸缩调节量,对墙板的应力也有一定的柔性调整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由于墙体不平造成的墙板应力变形。

3)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采用横向长条的墙面固定件来固定墙板,有效的保证了墙板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均匀,而且方便拆卸,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板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墙面固定件安装在墙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本实用新型中墙面固定件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墙板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为墙板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墙板30、第一墙面固定件10、第二墙面固定件20和自攻螺丝40,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通过自攻螺丝40固定在墙面50上,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与地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远离地面,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靠近地面,参见图2,

所述墙板30通过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固定在墙面50上,

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进一步包括:长条状U型槽12、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U型槽12两端的卡扣11,参见图3,所述长条状U型槽12的底座上至少包括两个通孔,所述自攻螺丝40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U型槽的底座沿着水平方向固定在所述墙面50上,使得卡扣11与水平方向垂直,

所述墙板30,进一步包括:墙板30本体和安装在墙板30本体背面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参见图4,

采用横向平推的方式将所述墙板30与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固定,使得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10靠近地面的卡扣11扣入所述墙板30背面的第一卡槽31中,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20远离地面的卡扣11扣入所述墙板30背面的第二卡槽32中。

本申请的上述墙板安装组件,将横向通根的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平行地固定在墙面上,固定在墙面上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与地面平行,而且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的卡扣11分别与地面垂直,这样就能采用横向平推卡槽的方式将墙板30进行横向平推,使墙板30背面的卡槽31分别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相应的卡扣11进行配合,进而使得墙板30通过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间接的固定在了墙面上。采用此种方式安装墙板30,无需打胶处理,可以达到安装的环保要求,而且安装简单、滑动顺畅、可反复拆解,使得平行于地面方向墙板30的安装更加平整,而且采用横向长条的墙面固定件来固定墙板30,有效的保证了墙板30和墙面50之间的缝隙均匀,而且方便拆卸,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采用PP聚丙烯材质制成。此种材质环保质轻,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墙面不平整时,墙面固定件能够有一定的伸缩调节量,对墙板30的应力也有一定的柔性调整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由于墙体不平造成的墙板30应力变形。

本申请中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进一步包括可拆卸的锁止结构。该锁止结构用于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侧面扣合在卡扣上或从卡扣上取下。将本申请中的墙板30采用横向平推卡槽的方式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卡合后,将锁止结构扣合在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卡扣11的侧面,能够有效防止墙板30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时从墙面固定件上滑动脱落的现象发生。当需要拆下墙板30时,只需要将卡扣11侧面的锁止结构取下,平推墙板30,即可将墙板30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取下,非常方便实用。

本申请中的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长度相同,为了加工方便,第一墙面固定件10的各种规格尺寸均可设计得与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规格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墙板30安装后整体更加美观,优选将第一墙面固定件10的长度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长度设计得不大于墙板30的宽度,这样安装墙板30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侧面将不会露在墙板30外面,从而使得整体更加美观。

本申请中,将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固定到所述墙面上后,卡扣11与墙面之间的距离d1设计为2.5mm-3.5mm,优选为3mm。如此设计,不会使得墙板30与墙面之间的距离过宽,也有利于安装墙板30后的整体美观。

本申请中将卡扣11的宽度设计得小于等于墙板30背面卡槽31的宽度,并将卡扣11的长度设计得大于等于墙板30本体背面卡槽31的深度,在采用平推卡槽的方式将墙板30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固定的过程中,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的卡扣11能够顺利进入墙板30本体背面的卡槽31中,使得墙板30的滑动更加顺畅,安装更加快捷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卡扣11的宽度d2可设为2mm。

本申请通过新型的环保PP聚丙烯材质,耐磨性和滑动性很强,采用横向平推卡槽的原理,让墙板30和墙体之间有了卡位固定。同时,横向通根墙面固定件的安装,有效的保证了墙板30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均匀,拆卸方便,同时,软质的安装固定块,能有效的调节由于墙体不平造成的墙板30应力变形。

本申请中自攻螺丝40的型号可选为4*12,墙板30的厚度为18mm,立铣加工墙板30的卡槽31结构。

本申请解决了传统安装方式不环保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式固定件体积大,安装麻烦,定位不准的问题,解决了平行于地面方向墙板30安装不平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安装件及胶体散发气味的环保方面的问题。

实施例3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实施例。

该实施例对本申请墙板安装组件的安装和拆卸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墙板安装组件的安装方式如下:

第一步:将第一墙面固定件10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远离地面的墙面上,将第二墙面固定件20通过自攻螺丝40固定在靠近地面的墙面上,并使得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分别与地面平行,参见图2。

第二步:采用横向平推卡槽的方式,将墙板30本体背面卡槽31分别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的卡扣11进行配合,使得第一墙面固定件10上的下卡扣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的上卡扣分别扣入墙板30本体背面的卡槽31中,直至将墙板30安装到合适位置。

第三步:将锁止结构分别扣在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卡扣11两端的侧面上。

如此,则完成了本申请墙板安装组件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本申请墙板安装组件的拆卸方式如下:

第一步:将锁止结构分别从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上卡扣11两端的侧面上取下。

第二步:平推墙板30,将墙板30滑动到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的边缘,直至脱离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将墙板30取下。

第三步:松开自攻螺丝40,将第一墙面固定件10和第二墙面固定件20从墙面上取下。

如此,则能够轻松地将本申请的墙板安装组件进行拆卸。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中,首先将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墙面固定件水平平行地固定在墙面上,再通过横向平推的方式将墙板背面的卡槽与墙面固定件上的卡扣进行配合,从而将墙板固定在墙面上。采用此种方式安装墙板,无需打胶处理,可以达到安装的环保要求,而且安装简单、滑动顺畅、可反复拆解,使得平行于地面方向墙板的安装更加平整。

2)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中,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墙面固定件采用PP聚丙烯材质制成,此种材质环保质轻,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墙面不平整时,墙面固定件能够有一定的伸缩调节量,对墙板的应力也有一定的柔性调整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由于墙体不平造成的墙板应力变形。

3)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安装组件,采用横向长条的墙面固定件来固定墙板,有效的保证了墙板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均匀,而且方便拆卸,实用性更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