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都要修建大量的高层建筑,如大坝、桥梁、高楼等,工程建筑中经常需要用到支撑架来辅助施工。现在常用的支撑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占地面积大、牢固性不够,无法满足现在施工的要求。传统的支撑体系及操作平台通常全部采用扣件来联接杆件,操作复杂,由于扣件的质量及人为不可预见的因素,经常出现局部杆件滑移甚至于坍塌,安全性及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现有的支撑架拆迁危险性大,再组装利用不方便,其构件太长,运输不便,组装慢,其搭架效率低占用了大量的建筑工地施工时间,拖延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快速、安全可靠的装配式建筑支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单元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架单元包括两根左右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下端固定安装着空心结构的底脚,所述底脚的内部与立柱上端相配合,所述立柱之间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活动斜杆连接,且活动斜杆相交处通过活动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斜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立柱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两根立柱相对的侧面上下固定安装着固定耳,且其中位于同一侧面的固定耳开设有螺纹孔,而另一侧面上的固定耳与加强筋的一端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所述位于左侧立柱的左侧面、位于右侧立柱的右侧面及两个立柱的背面上都上下固定安装着螺纹连接柱;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卡口与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套筒为自转结构;所述支撑架单元通过螺纹连接柱与套筒之间的配合,也就是通过连接杆的连接组成整体的建筑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单元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活动斜杆形成可折叠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连接柱为外螺纹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性较高、实用性较强,可通过连接杆方便快捷的拼接出由多个支撑架单元组装成建筑支撑架,代替了传统的采用扣件联接杆件构成的,复杂支撑体系及操作平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支撑架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搭架效率高、拆卸速度快的显著优点,同时节省了大量建筑预施工时的准备时间,加快了建筑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构建建筑支撑架快速、安全,可广泛推广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桥梁施工等建筑工地。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活动斜杆形成可折叠结构,方便运输,便于施工队将建筑支撑架拆解搬运到另一个建筑施工地重新搭建可多次周转使用建筑支撑架,节省了施工队的成本损耗;当需要使用时,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的稳固了建筑支撑架的组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单元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单元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后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后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单元、11立柱、12安装槽、13底脚、14活动斜杆、15活动转轴、16转轴、17固定耳、18螺纹孔、19加强筋、2连接杆、21卡口、3螺纹连接柱、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5,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单元1和连接杆2,所述支撑架单元1包括两根左右平行设置的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12,下端固定安装着空心结构的底脚13,所述底脚13的内部与立柱上端相配合,所述立柱11之间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活动斜杆14连接,且活动斜杆14相交处通过活动转轴15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斜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16与立柱11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两根立柱11相对的侧面上下固定安装着固定耳17,且其中位于同一侧面的固定耳17开设有螺纹孔18,而另一侧面上的固定耳17与加强筋19的一端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上设有与螺纹孔18相配合的螺栓,所述位于左侧立柱11的左侧面、位于右侧立柱11的右侧面及两个立柱11的背面上都上下固定安装着螺纹连接柱3;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卡口21与套筒4活动连接,所述套筒4为自转结构;所述支撑架单元1通过螺纹连接柱3与套筒4之间的配合,也就是通过连接杆2的连接组成整体的建筑支撑架。
通过连接杆2方便快捷的拼接出由多个支撑架单元组装成建筑支撑架,代替了传统的采用扣件联接杆件构成的,复杂支撑体系及操作平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支撑架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搭架效率高、拆卸速度快的显著优点,同时节省了大量建筑预施工时的准备时间,加快了建筑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构建建筑支撑架快速、安全,可广泛推广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桥梁施工等建筑工地;同时可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活动斜杆14形成可折叠结构,方便运输,便于施工队将建筑支撑架拆解搬运到另一个建筑施工地重新搭建可多次周转使用建筑支撑架,节省了施工队的成本损耗;当需要使用时,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加强筋19的设置,进一步的稳固了建筑支撑架的组装结构。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