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187阅读:5293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特别涉及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材代了钢筋混凝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296393U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工字钢形状的立柱、工字钢形状的横梁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部的连接部,所述横梁具有顶面部和底面部之间的筋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顶面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筋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截面为U形的钢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端部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两者的弯折端部分别架设所述横梁的顶面部和底面部。

上述实用新型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上述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支撑横梁,从而避免因为横梁自身的重力作用使立柱受到向下的拉力从而导致立柱在与横梁的连接处发生形变的问题。而通过在横梁的筋部下方设置第二底面部和第二筋部,并在第二底面部所对应的立柱上设置第四连接部,使第二底面部与第四连接部相抵触,从而进一步降低横梁自身的重力作用使立柱受到向下的拉力。上述实用新型虽然减弱了横梁作用于立柱向下的拉力,但是,当横梁受到作用于横梁的水平作用力时,横梁与立柱之间仅仅通过呈板状的第三连接部相连接,第三连接部容易受力弯折而使利用该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坍塌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连接部不容易在水平方向受力而发生弯折的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立柱上设置用于连接横梁四周的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分别设置若干与连接部呈夹角设置的加强筋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的四个面上均固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平行的水平板和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垂直的竖直板,两块所述竖直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水平板之间,两块所述竖直板和两块所述水平板之间均预留有用于正好安装横梁的间隙,所述竖直板与所示水平板和所述立柱之间分别设有若干呈夹角设置的加强筋,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螺栓孔,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水平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螺栓孔相对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柱的四周设置水平板和竖直板,并每个水平板和竖直板与立柱之间均设置加强筋,将横梁插接入水平板和竖直板预留的间隙,并使用螺栓和螺母将立柱和横梁固定连接。使得横梁在与立柱的连接节点上,横梁都能受到加强筋对其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横梁受到水平作用力或竖直作用力时,使得横梁和立柱的连接节点发生形变,使得立柱发生塑形形变的问题。进而增加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被重复利用,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在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所成的的夹角为30°至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筋在水平板和竖直板上的夹角设置成30°至45°可以使得加强筋中的最长的直角边用来支撑横梁,从而可以对横梁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避免横梁受到的支撑力较小而带动立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节点发生形变而导致本实用新型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在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的数量为2至3个,所述加强板在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的数量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平板和竖直板上设置多个加强筋可以提升水平板和竖直板对横梁的支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和耐用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在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的间距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筋以相等间距设置在水平板和竖直板上,使得立柱和横梁的连接节点上所受到的作用力能够被平均分散到各个加强筋上,从而使得加强筋上的作用力相等,避免了任意加强筋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损坏的问题,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和耐用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均采用竖直的板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板和竖直板采用竖直的板状结构,并且与立柱固定连接,该板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省与立柱之间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与所述竖直板均与所述立柱采用一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板和竖直板与立柱之间采用一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水平板和竖直板与立柱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立柱和横梁之间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均采用L形的板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板和竖直板采用L形的板状结构从而提升了水平板和竖直板自身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水平板和竖直板对于横梁的支撑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与所述竖直板均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水平板和竖直板分别与立柱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水平板和竖直板在立柱上的安装和更换。而且单个水平板或竖直板更加容易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用于连接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立柱对应连接孔处固设有螺杆,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直接固定设置在立柱上,并可直接将水平板和竖直板套接在螺杆上后使用螺母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了水平板和竖直板在立柱上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搭建时的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所述立柱采用一体连接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与立柱采用一体连接的结构可以提升立柱和横梁之间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支柱的四周设置水平板和竖直板,并每个水平板和竖直板与立柱之间均设置加强筋,将横梁插接入水平板和竖直板预留的间隙,并使用螺栓和螺母将立柱和横梁固定连接。使得横梁在与立柱的连接节点上,横梁都能受到加强筋对其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横梁受到水平作用力或竖直作用力时,使得横梁和立柱的连接节点发生形变,使得立柱发生塑形形变的问题。进而增加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被重复利用,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连接部;31、水平板;32、竖直板;4、加强筋;5、螺栓孔;6、通孔;7、连接孔;8、螺杆;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横梁2采用H形结构。立柱1的四个面上均固设有用于连接横梁2的连接部3。

连接部3包括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平行的水平板31和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垂直的竖直板32。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均采用竖直的板状结构。且水平板31与竖直板32均采用与立柱1一体成型的结构。两块竖直板32设置在两块水平板31之间,两块竖直板32和两块水平板31之间均预留有用于正好安装横梁2的间隙。

竖直板32与水平板31和立柱1之间分别设有2至3个加强筋4,优选为2个,加强筋4在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上的间距均相等。且加强筋4在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上所成的夹角为30°至45°,优选的为30度。

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连接的螺栓孔5,竖直板32和水平板31上均设有与螺栓孔5相对应的通孔6。横梁2与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之间均通过螺栓和螺母9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横梁2采用H形结构。立柱1的四个面上均固设有用于连接横梁2的连接部3。

连接部3包括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平行的水平板31和两块均与地面相互垂直的竖直板32。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均采用L形的板状结构。两块竖直板32设置在两块水平板31之间,两块竖直板32和两块水平板31之间均预留有用于正好安装横梁2的间隙。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用于连接立柱1的一侧设有连接孔7,立柱1对应连接孔7处一体设置有螺杆8,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通过螺母9与螺杆8螺纹连接。

竖直板32与水平板31分别设有2至3个加强筋4,优选为2个,加强筋4在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上的间距均相等。且加强筋4在水平板31的自由端和竖直板32的自由端上所成的夹角为30°至45°,优选的为30度。

横梁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连接螺栓孔5,竖直板32和水平板31上均设有与螺栓孔5相对应的通孔6。横梁2与水平板31和竖直板32之间均通过螺栓和螺母9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